焚香聽雨,方知春意

焚香聽雨,方知春意

| 焚 香 伴 雨 聽 |

春雨可貴,貴在有閒情來賞玩。鴻儒與白丁,同處一片天,共聽一場雨,然而得趣迥異。“造物今知不負汝,北窗夜雨默焚香”,天工神力,雲雨相贈,閒情逸致之人,豈忍辜負!

焚香听雨,方知春意
焚香听雨,方知春意

古人行九雅:“焚香、品茗、聽雨、賞雪、候月、酌酒、蒔花、尋幽、撫琴”,幾許天賜,幾般人為,唯有應景而作,方得幽雅真趣。聽雨焚香,正宜此時!

焚香听雨,方知春意
焚香听雨,方知春意焚香听雨,方知春意

雨時焚香,其韻幽遠。高濂《論香》中曰:“蘊籍者,坐雨閉關,午睡初足,就案學書,啜茗味淡,一爐初爇,香靄馥馥撩人,更宜醉筵醒客”。陸游更言:“欲知白日飛昇法,盡在焚香聽雨中”。有了好雨相助,焚香逸事,也變得意境尤深了。

焚香听雨,方知春意

你以為雨天給焚香帶來的僅僅是氛圍?那就太小看古人品味的水準了!

陰雨和潤的氣候環境,對於香味的提升也大有裨益。雨天空氣乾淨溼度大,此條件下的香氣變得柔潤而不燥,香味的層次也愈加豐富,其細膩靈動的美感更易被顯現。這可是古人長期實踐出的結果。

焚香听雨,方知春意

對於品香者而言,下雨天也更能感受到香中豐富的韻味和氣息。陰雨時分,百事輟罷,閒留齋中,心寧氣和。此時的聽覺、嗅覺也愈覺敏銳,耳收雨聲,鼻納香氳,閒淡中生出百味。這,豈不正是“心清則明”的道理嗎!

焚香听雨,方知春意

觀復山水間香插

這是一款專為線香而設計的香插,

整體構造為文人最為鍾情的青山綠水樣式,

山與水交相輝映,

正是那“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的意境。

擇一款你鍾愛的線香、香爐,於品茶、飯後點一支,

線香燃燒後的嫋嫋白煙在山間升騰而起,

緩緩飄向綠水間,

像極了古人泛舟湖上、將世俗通通拋於身後的那幅畫面,

每每觀之,總有一種正穿越其間的痛快感。

這款香插使用簡便,將線香點著後插於孔中即可。

薰香結束後簡單沖洗晾乾,前後不超過一分鐘。

將薰香、聞香這一雅事簡化到極致,

更適合現代人快節奏的生活。

觀復山水間香插

宣銅爐款式多樣,

有仿青銅器的鼎式、鬲式、簋式,

也有仿宋瓷的蚰耳式等,還有缽盂式,海棠式等。

觀復貓屋 仿明灑金鏤空壽字紋方提爐

觀復貓屋 仿明灑金圓葵花竹提爐

宣德銅爐中,

還有一種迷你爐,

叫“小宣銅彝爐”。

這種迷你爐大的口徑不逾八釐米,

小的甚至不足三釐米,

形制多樣,

小巧可喜。

焚香听雨,方知春意
焚香听雨,方知春意

觀復貓屋 仿明灑金鏤空壽字紋方提爐

觀復貓屋 仿明灑金圓葵花竹提爐

觀復仿明銅爐

觀復貓屋裡還有兩款仿明銅爐,

則是被藏友們公認的“精”與“典”皆有的佳作。

仿明灑金三足沖天耳爐

仿明灑金三思竹節爐

它們外形古典而富有韻味,

銅質十分精良,

顏色烏黑瑩潤,

光可鑑人。

仿明鬲式爐

爐身如眼見般飽滿,

工藝精益求精,

把玩在手裡,

圓潤親膚,

撫之若嬰兒肌膚。

仿明灑金三思竹節爐

無論從整體,

還是從口沿、雙耳、折肩、以及三足等局部看,

它的造型都給人以流暢圓潤,

生動自然的美感。

仿明灑金三足沖天耳爐

他們既與文獻中記載的宣德爐的特點相符,

也與明代宮廷用銅和明代宣德時期的整體藝術和審美意趣一致。

這樣的仿明宣德爐,

是值得好好珍藏的。

焚香听雨,方知春意

如果喜歡以上銅爐和香插

可直接點擊文中圖片進入購買頁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