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剪利用趙王寵臣郭開,巧用反間除掉對手李牧,一舉攻滅趙國

王剪利用趙王寵臣郭開,巧用反間除掉對手李牧,一舉攻滅趙國此時的趙王是趙孝成王的孫子趙王遷。

自打他爺爺那一輩起,就染上了猜忌的毛病。

李牧謀勇兼資,甚得軍心,王翦久攻趙國不下,損失慘重。

這塊硬骨頭不好啃。

再堅固的堡壘往往是從內部攻破的。

強攻不行就智取。

王翦利用趙王遷猜忌多疑的性格,寵臣郭開貪利忘義的卑劣,開始了他的反間之計。

他派使者攜重金潛入邯鄲收買郭開,要他向趙王遷進言,召回李牧。

李牧權高位重,功勳卓著,郭開早就對他妒忌不已,如李牧抗秦功成,自已勢必會屈其之下。

郭開見錢眼開,就開始在前線浴血奮戰的李牧的背後捅刀子。

他知道趙王遷最擔心的是什麼,一是怕將握重兵裡通外國,二怕功高震主,這都直接威脅他的王位,都是要他命根子的事。

郭開這一頓鼓搗,趙王遷對李牧的信任產生了嚴重的動搖。

他命宗室趙蔥和另一將領顏聚去前線取代李牧和副帥司馬尚的指揮權。

李牧是趙國數世老臣,職兼將相,一身系趙國社稷安危,他並不是貪戀個人權位名利,而是秦國強敵當前,臨陣易帥會導致軍心渙散,給秦軍以可乘之機。

苟利國家生死已,豈因禍福避趨之?

為了腳下的這一片熱土,為了身後千千萬萬的黎民百姓,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李牧斷然拒絕了趙王遷的亂命。

這正中了郭開的下懷,他不失時機的又對趙王遷拱了一把邪火:"李牧挾兵自重,抗命不遵,其心不可問,如不除之,臣恐社稷不亡秦國之手也難逃李牧所篡!"

這一句戳到了趙王遷的痛點,當即要郭開設計除掉李牧。

郭開毀人是把好手,他連哄帶騙將李牧誘至為他精心佈置的圈套,然後捕而殺之。

趙國的最後一根棟樑轟然倒地,這棟大廈的傾覆也只不過是時間問題。

王剪利用趙王寵臣郭開,巧用反間除掉對手李牧,一舉攻滅趙國李牧死,司馬尚被廢,取而代之的趙蔥和顏聚根本就不是王翦的對手,秦軍在沒有李牧的戰場上狼奔豕突,橫掃千軍,如入無入之境,李牧死後僅三個月,公元前228年,由於缺乏有效的指揮,趙軍在秦軍的接連猛攻下全線崩潰,趙蔥死於亂軍之中,顏聚隻身敗歸邯鄲,王翦乘勢猛攻邯鄲。

王剪利用趙王寵臣郭開,巧用反間除掉對手李牧,一舉攻滅趙國 內外良將,外無援兵,邯鄲一鼓而破,趙王遷和顏聚束手待擒。

只有趙王遷的哥哥公子嘉逃往代地(今河北蔚縣)收集殘兵苟延殘喘。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邯鄲被攻陷六年後,即公元前222年,秦將王賁滅代,俘公子嘉。

至此,建國250餘年,曾經叱詫風雲雄霸中原的戰國七雄之一的趙國正式宣告滅亡……。

王剪利用趙王寵臣郭開,巧用反間除掉對手李牧,一舉攻滅趙國而那個靠出賣李牧,出賣趙王遷,出賣趙國的郭開在趙亡後被秦國按功行賞封為上卿。就在他回邯鄲取行李興沖沖的往秦國的上任途中被"賊盜"(很有可能是李牧的舊部和遭受亡國之痛的趙遺命)所殺,最終落得個可恥的下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