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證明:18個月的孩子就有同理心了,父母早點培養,孩子早懂事

小志今年6歲,有一天下午,媽媽突然肚子有點不舒服,所以躺在床上休息。告訴小志自己不舒服,讓小志一個人在家看電視。由於爸爸有事去外地出差了,沒有人陪小志玩遊戲。

所以在小志看了2個小時的電視後,在家裡大吵大鬧,要去公園玩。媽媽怎麼勸小志,小志都不聽,非得現在就要去公園。沒有辦法,媽媽最後只好忍著疼痛,把小志帶公園去玩。


研究證明:18個月的孩子就有同理心了,父母早點培養,孩子早懂事


通過這件事情可以看出,小志媽媽簡單地認為孩子還小不懂事,於是忍著疼痛帶小志去公園。其實這種做法是不可取的。因為小志明知道媽媽生病,還不聽話,非要吵著出去玩,這就是典型“缺乏同理心”的表現。

如果父母在孩子幼年時期不引導和培養孩子的“同理心”,那麼孩子長大後,可能會不懂事,甚至會嚴重影響人際關係。


研究證明:18個月的孩子就有同理心了,父母早點培養,孩子早懂事


什麼是同理心?父母培養孩子的同理心,有哪些作用呢?

所謂同理心就是站在對方立場設身處地思考的一種方式,簡而言之,就是在人際關係中,能夠站在別人的立場和角度上思考和處理問題,並且能夠體會他人的感受和思想。

那麼培養孩子的同理心有哪些作用呢?

首先,有同理心的孩子有愛心

我曾經看到過一個故事,有一個孩子把魚弄上岸後。由於好奇,所以就不停地用手指捏魚的身體。導致魚痛苦不堪地扭動著自己的身體。

這時候另外一個孩子說:“放掉這條魚吧,你這麼捏它,它會很疼的,你應該把它放回水裡去。”

這個孩子不肯,所以兩個人就發生了爭執。那個捏魚的孩子覺得只是一條魚而已。死了又能怎麼樣?反正是食物。而那個阻止的孩子看著魚難受的樣子,自己也很難受。

通過這個小故事就告訴我們,具有同理心的孩子非常有愛心,看到魚痛苦的樣子,自己也感同身受,與魚產生了共情。


研究證明:18個月的孩子就有同理心了,父母早點培養,孩子早懂事


其次,有同理心的孩子更懂事

我有一次感冒了,發高燒。我侄女才5歲,卻很懂事,給我端熱水喝,還給我擦臉。那時候我雖然迷迷糊糊,但是也感覺地出來。

我姐姐從小就培養侄女的同理心,導致侄女非常體貼、懂事。比如在週末,侄女為了讓爸爸媽媽睡早覺,經常自己下樓去買早餐。


最後,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比如有一天,我把侄女接回家經過小區門口時,一個小女孩蹲在地上哭,旁邊一個大人也沒有。這時我侄女鬆開我的手,跑到小女孩的面前,問小女孩為什麼要哭?

後來小女孩告訴侄女,是因為自己的寵物狗不見了。於是侄女安慰她,並陪她一起找狗。後來終於把狗找到了,從此她們成了無話不說的好朋友。

所以同理心可以幫助孩子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並賦予我們生活的意義

擴大我們的心靈視野使我們用全新的角度來看待世界與自己的生活。我們每個人生存在這個世界上是不可能獨自一個人生活的,是需要朋友的。


就如同17世紀詩人約翰·多倫曾經說過:“人不是孤島形影單隻,每個人都是大陸上的一分子。是人體的一部分。”


研究證明:18個月的孩子就有同理心了,父母早點培養,孩子早懂事


關於同理心的實驗研究,培養孩子的同理心從幾歲開始?


對此問題不同的心理學家得出的結論不一樣。1948年瑞士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做了一場"三山實驗",他按不同年齡的孩子站在立體的山脈模型前。要這些孩子描述模型裡的小人兒在不同位置看見了山是什麼樣子的?


4歲以下的孩子在描述時總是從自己的視角出發,完全沒有考慮到小人兒的視角。4歲以上的孩子已經能夠從小人兒的視角來描述景物。


皮亞傑認為兒童在6歲後才能發展較好的同理心,但是心理學家高普尼克和他的學生做過一個實驗,卻發現18個月的孩子已經有了明確的同理心。


研究證明:18個月的孩子就有同理心了,父母早點培養,孩子早懂事


這個實驗就是讓一個大學生在孩子面前故意裝出很喜歡吃西蘭花的樣子,然後這個成年人伸手向孩子要東西吃,這時候孩子面前有兩盤食物,一盤是孩子不喜歡吃的西蘭花,另外一盤是孩子喜歡吃的小魚餅乾結。

結果15個月的孩子把自己喜歡吃的小魚餅乾給對方,因為他們根據自己的喜好來判斷他人的喜好,而18個月的孩子則給對方西蘭花,因為他們知道對方喜歡的和自己喜歡吃的東西不一樣。


因此心理學家得出結論:18個月的孩子已經具備站在他人角度考慮他人需求的能力,所以培養孩子的同理心可以在一歲半左右就可以開始訓練了。


研究證明:18個月的孩子就有同理心了,父母早點培養,孩子早懂事


如何培養孩子的同理心?

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善良,自信。懂事勇敢,能夠在學校結交很多的朋友。甚至步入社會後,能夠有自己的鐵閨蜜或者好哥們,能夠被大多數人所喜歡。然而只有真正具有同理心的孩子才能做到這些,那我們如何培養孩子的同理心呢?


1.理解並聆聽孩子的感受


比如在巜媽媽是超人3》中,霍思燕和嗯哼的互動,嗯哼不小心被玩具的零件紮了腳底,然後號啕大哭,並且把扎他的零件憤怒的亂扔出去。

這時霍思燕首先給嗯哼一個擁抱,並表達自己理解嗯哼為什麼覺得疼?這就是先對孩子表達理解和接受。


研究證明:18個月的孩子就有同理心了,父母早點培養,孩子早懂事


接著霍思燕對嗯哼吹吹腳掌,讓嗯哼感受到媽媽的關心和安慰。接下來霍思燕自己去踩一下這個零件,告訴兒子踩上去真的很疼,然後教育兒子不要亂扔零件。

嗯哼看見媽媽的腳踩在上面,由於他剛剛已經感受過這個痛苦,所以他馬上就能聯想到媽媽的腳也會很痛的,便立馬讓媽媽把腳拿開,不要踩在零件上面,看這就是標準同理心的培養。


研究證明:18個月的孩子就有同理心了,父母早點培養,孩子早懂事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學會理解並聆聽孩子的感受,如果孩子在與父母的交流中他內心深處的聲音總是被父母仔細聆聽到,他自然就會學會聆聽和體會別人的感受,無形之中就培養了同理心。


2.讓孩子學會換位思考


巜朱子家訓》中有這樣一句話:"與肩挑貿易,毋佔便宜。"意思就是跟那些做小生意的人打交道,不要佔別人的便宜。在當今社會,仍然有很多人為了生計冒著嚴冬酷暑的天氣,起早摸黑擺攤做小本生意,特別辛苦。


如果父母想培養孩子的同理心,比如這樣對孩子說:“這位爺爺在嚴冬下襬攤賣紅薯肯定特別不容易,我們去買一個紅薯吧,可以幫助爺爺減輕負擔。”孩子這時候就會懂得換位思考,對家境不如自己的陌生爺爺產生同理心。

換位思考是惻隱之心的認知前提,而惻隱之心又是仁愛的基礎,所以要經常引導孩子換位思考。


研究證明:18個月的孩子就有同理心了,父母早點培養,孩子早懂事


3.父母可以適當地向孩子示弱。

在《豐富心態養孩子》一書中,作者說過:“讓孩子有機會去嘗試、去失敗,並在失敗中學習、提升。父母則弱化自我,以便孩子成長得越來越強。因為父母越弱,孩子便強。當父母做減法,孩子才能不斷做加法。


有些父母經常責怪自己的孩子不懂事,卻往往不懂得孩子為什麼變成這樣,那是因為父母太強了,什麼家務活都沒有要孩子參與過,孩子肯定缺乏同理心。要知道一個具有同理心的孩子,必然是一個體貼、懂事的孩子。

所以父母可以在幹家務的時候,適當地向孩子示弱,對孩子說自己身體有點不舒服。讓孩子學會做家務。當孩子體會到做家務的辛苦後,就會理解父母,變得懂事聽話,具有同理心。


研究證明:18個月的孩子就有同理心了,父母早點培養,孩子早懂事

總之,父母要想孩子更懂事、更受人歡迎的話,就要從小培養孩子的同理心,讓孩子成為一個樂於助人,具有高情商的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