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证明:18个月的孩子就有同理心了,父母早点培养,孩子早懂事

小志今年6岁,有一天下午,妈妈突然肚子有点不舒服,所以躺在床上休息。告诉小志自己不舒服,让小志一个人在家看电视。由于爸爸有事去外地出差了,没有人陪小志玩游戏。

所以在小志看了2个小时的电视后,在家里大吵大闹,要去公园玩。妈妈怎么劝小志,小志都不听,非得现在就要去公园。没有办法,妈妈最后只好忍着疼痛,把小志带公园去玩。


研究证明:18个月的孩子就有同理心了,父母早点培养,孩子早懂事


通过这件事情可以看出,小志妈妈简单地认为孩子还小不懂事,于是忍着疼痛带小志去公园。其实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因为小志明知道妈妈生病,还不听话,非要吵着出去玩,这就是典型“缺乏同理心”的表现。

如果父母在孩子幼年时期不引导和培养孩子的“同理心”,那么孩子长大后,可能会不懂事,甚至会严重影响人际关系。


研究证明:18个月的孩子就有同理心了,父母早点培养,孩子早懂事


什么是同理心?父母培养孩子的同理心,有哪些作用呢?

所谓同理心就是站在对方立场设身处地思考的一种方式,简而言之,就是在人际关系中,能够站在别人的立场和角度上思考和处理问题,并且能够体会他人的感受和思想。

那么培养孩子的同理心有哪些作用呢?

首先,有同理心的孩子有爱心

我曾经看到过一个故事,有一个孩子把鱼弄上岸后。由于好奇,所以就不停地用手指捏鱼的身体。导致鱼痛苦不堪地扭动着自己的身体。

这时候另外一个孩子说:“放掉这条鱼吧,你这么捏它,它会很疼的,你应该把它放回水里去。”

这个孩子不肯,所以两个人就发生了争执。那个捏鱼的孩子觉得只是一条鱼而已。死了又能怎么样?反正是食物。而那个阻止的孩子看着鱼难受的样子,自己也很难受。

通过这个小故事就告诉我们,具有同理心的孩子非常有爱心,看到鱼痛苦的样子,自己也感同身受,与鱼产生了共情。


研究证明:18个月的孩子就有同理心了,父母早点培养,孩子早懂事


其次,有同理心的孩子更懂事

我有一次感冒了,发高烧。我侄女才5岁,却很懂事,给我端热水喝,还给我擦脸。那时候我虽然迷迷糊糊,但是也感觉地出来。

我姐姐从小就培养侄女的同理心,导致侄女非常体贴、懂事。比如在周末,侄女为了让爸爸妈妈睡早觉,经常自己下楼去买早餐。


最后,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比如有一天,我把侄女接回家经过小区门口时,一个小女孩蹲在地上哭,旁边一个大人也没有。这时我侄女松开我的手,跑到小女孩的面前,问小女孩为什么要哭?

后来小女孩告诉侄女,是因为自己的宠物狗不见了。于是侄女安慰她,并陪她一起找狗。后来终于把狗找到了,从此她们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

所以同理心可以帮助孩子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并赋予我们生活的意义

扩大我们的心灵视野使我们用全新的角度来看待世界与自己的生活。我们每个人生存在这个世界上是不可能独自一个人生活的,是需要朋友的。


就如同17世纪诗人约翰·多伦曾经说过:“人不是孤岛形影单只,每个人都是大陆上的一分子。是人体的一部分。”


研究证明:18个月的孩子就有同理心了,父母早点培养,孩子早懂事


关于同理心的实验研究,培养孩子的同理心从几岁开始?


对此问题不同的心理学家得出的结论不一样。1948年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做了一场"三山实验",他按不同年龄的孩子站在立体的山脉模型前。要这些孩子描述模型里的小人儿在不同位置看见了山是什么样子的?


4岁以下的孩子在描述时总是从自己的视角出发,完全没有考虑到小人儿的视角。4岁以上的孩子已经能够从小人儿的视角来描述景物。


皮亚杰认为儿童在6岁后才能发展较好的同理心,但是心理学家高普尼克和他的学生做过一个实验,却发现18个月的孩子已经有了明确的同理心。


研究证明:18个月的孩子就有同理心了,父母早点培养,孩子早懂事


这个实验就是让一个大学生在孩子面前故意装出很喜欢吃西兰花的样子,然后这个成年人伸手向孩子要东西吃,这时候孩子面前有两盘食物,一盘是孩子不喜欢吃的西兰花,另外一盘是孩子喜欢吃的小鱼饼干结。

结果15个月的孩子把自己喜欢吃的小鱼饼干给对方,因为他们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判断他人的喜好,而18个月的孩子则给对方西兰花,因为他们知道对方喜欢的和自己喜欢吃的东西不一样。


因此心理学家得出结论:18个月的孩子已经具备站在他人角度考虑他人需求的能力,所以培养孩子的同理心可以在一岁半左右就可以开始训练了。


研究证明:18个月的孩子就有同理心了,父母早点培养,孩子早懂事


如何培养孩子的同理心?

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善良,自信。懂事勇敢,能够在学校结交很多的朋友。甚至步入社会后,能够有自己的铁闺蜜或者好哥们,能够被大多数人所喜欢。然而只有真正具有同理心的孩子才能做到这些,那我们如何培养孩子的同理心呢?


1.理解并聆听孩子的感受


比如在巜妈妈是超人3》中,霍思燕和嗯哼的互动,嗯哼不小心被玩具的零件扎了脚底,然后号啕大哭,并且把扎他的零件愤怒的乱扔出去。

这时霍思燕首先给嗯哼一个拥抱,并表达自己理解嗯哼为什么觉得疼?这就是先对孩子表达理解和接受。


研究证明:18个月的孩子就有同理心了,父母早点培养,孩子早懂事


接着霍思燕对嗯哼吹吹脚掌,让嗯哼感受到妈妈的关心和安慰。接下来霍思燕自己去踩一下这个零件,告诉儿子踩上去真的很疼,然后教育儿子不要乱扔零件。

嗯哼看见妈妈的脚踩在上面,由于他刚刚已经感受过这个痛苦,所以他马上就能联想到妈妈的脚也会很痛的,便立马让妈妈把脚拿开,不要踩在零件上面,看这就是标准同理心的培养。


研究证明:18个月的孩子就有同理心了,父母早点培养,孩子早懂事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学会理解并聆听孩子的感受,如果孩子在与父母的交流中他内心深处的声音总是被父母仔细聆听到,他自然就会学会聆听和体会别人的感受,无形之中就培养了同理心。


2.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


巜朱子家训》中有这样一句话:"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意思就是跟那些做小生意的人打交道,不要占别人的便宜。在当今社会,仍然有很多人为了生计冒着严冬酷暑的天气,起早摸黑摆摊做小本生意,特别辛苦。


如果父母想培养孩子的同理心,比如这样对孩子说:“这位爷爷在严冬下摆摊卖红薯肯定特别不容易,我们去买一个红薯吧,可以帮助爷爷减轻负担。”孩子这时候就会懂得换位思考,对家境不如自己的陌生爷爷产生同理心。

换位思考是恻隐之心的认知前提,而恻隐之心又是仁爱的基础,所以要经常引导孩子换位思考。


研究证明:18个月的孩子就有同理心了,父母早点培养,孩子早懂事


3.父母可以适当地向孩子示弱。

在《丰富心态养孩子》一书中,作者说过:“让孩子有机会去尝试、去失败,并在失败中学习、提升。父母则弱化自我,以便孩子成长得越来越强。因为父母越弱,孩子便强。当父母做减法,孩子才能不断做加法。


有些父母经常责怪自己的孩子不懂事,却往往不懂得孩子为什么变成这样,那是因为父母太强了,什么家务活都没有要孩子参与过,孩子肯定缺乏同理心。要知道一个具有同理心的孩子,必然是一个体贴、懂事的孩子。

所以父母可以在干家务的时候,适当地向孩子示弱,对孩子说自己身体有点不舒服。让孩子学会做家务。当孩子体会到做家务的辛苦后,就会理解父母,变得懂事听话,具有同理心。


研究证明:18个月的孩子就有同理心了,父母早点培养,孩子早懂事

总之,父母要想孩子更懂事、更受人欢迎的话,就要从小培养孩子的同理心,让孩子成为一个乐于助人,具有高情商的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