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期最強大的晉國為什麼會在歷史長河中煙消雲散


春秋時期最強大的晉國為什麼會在歷史長河中煙消雲散

晉國巔峰時期的勢力圖


周朝分封各個諸侯國,晉國的國號最初為唐,唐叔虞之子燮即位後改為晉。作為春秋五霸之一最強大的晉國,曾經獨霸了春秋霸主一百五十多年。然而由於晉國一直保留的公族制度,從春秋初期開始,晉國的公室內亂就沒有消停過,一次次的公室內亂不斷削弱著王室力量,極大的動搖了王室的統治基礎。晉獻公繼位後,將公族勢力剷除,晉國這才從此走向穩定。然而自晉文公繼位後,晉國的政治體制轉變為了六公卿制,即國家由上軍帥、下軍帥、上軍佐、中軍佐、下軍佐等六卿負責治理國家,這為晉國最後的分裂埋下了禍根。

春秋時期最強大的晉國為什麼會在歷史長河中煙消雲散

晉國後期公卿勢力範圍圖

公元前579年,晉景公誅殺趙氏宗族。趙氏衰落後,欒氏、中行氏為打壓政敵,於公元前572年,發動政變,弒晉厲公,誅殺郤氏,晉悼公即位,此時魏、韓、智、範、中行、趙六宗族位列晉國六卿,把持國政。然而到了公元前497年,六家宗族因為土地爆發衝突,其中的範、中行兩家因為攻擊晉國國君,被國君夥同魏、韓、智、趙等四家宗族趕出晉國。由此時起,晉國六卿僅剩四家智、韓、趙、魏。範,中行兩家的土地被四家瓜分,晉國國君在也沒有實力能驅趕任何一位公卿,只能成為晉國政治的旁觀者。

春秋時期最強大的晉國為什麼會在歷史長河中煙消雲散

三家分晉

公元前457年,晉出公即位,想借助齊魯兩國的兵力,祛除四家公卿,然而消息被四家公卿提前得知,先下手進攻晉出公,出公逃亡他國,在逃亡的路上憂懼而死,自此歷任後代國君都成為四家的傀儡。公元前453年,智氏因為實力最大,囂張跋扈對魏、韓、趙三家頤指氣使,被三家聯合起來滅掉並且瓜分掉了智氏土地,三家代晉局面形成,晉國已經名存實亡。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正式冊封韓、趙、魏三家為諸侯,晉國隨之煙消雲散湮滅在歷史長河之中,春秋時代結束,戰國時代隨之而來開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