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戰爭清廷賠了日本2億兩,後來此人輕輕鬆鬆就騙回1.45億兩

1894年(光緒二十年)甲午戰爭爆發,這場戰爭最終以中國戰敗、北洋水師全軍覆沒告終。

隨後清朝政府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條約裡有一條就是清政府要“賠款”兩億兩白銀給日本政府,然而這筆賠款直到清政府滅亡也沒還完。1912年2月清朝最後一任皇帝溥儀宣告退位,“賠款”由民國政府接受。

甲午戰爭清廷賠了日本2億兩,後來此人輕輕鬆鬆就騙回1.45億兩

段祺瑞,民國時期北洋風雲人物,皖系軍閥首領。一向被認為是“親日派”。1916年段祺瑞再次上臺,當時的中國內憂外患、財政匱乏,為改善瀕臨破產的財政狀況和擴充自己的勢力,段祺瑞從1917年開始,打著“經濟開發”和“參加歐戰的名義不斷和日本借款。

段祺瑞政府通過西原龜三向日本借了一系列款項,其中最大的八次借款總額達1.45億日元,這筆外債就叫“西原借款”。

甲午戰爭清廷賠了日本2億兩,後來此人輕輕鬆鬆就騙回1.45億兩

這筆鉅款對於中國而言猶如雪中送炭,當時日元的購買力極高,這1.45億日元相當於甲午戰爭賠款的一半,甲午戰爭的前一年,1893年日本的財政預算收入才僅僅8804萬日元。

當時中國維持金融信用、行政開支、教育經費、編練參戰軍、收復外蒙等等主要靠西原借款。

甲午戰爭清廷賠了日本2億兩,後來此人輕輕鬆鬆就騙回1.45億兩

當時為了借這筆錢的事,大總統馮國璋還專門找了段祺瑞,明確表示對歸還貸款心裡沒底。段祺瑞面不改色,扔出一句:我就沒打算還!把馮國璋整的呆若木雞。

甲午戰爭清廷賠了日本2億兩,後來此人輕輕鬆鬆就騙回1.45億兩

最終這筆賬拖到了七七事變。七七事變爆發後,中日徹底撕破臉,這筆爛賬最終不了了之,不過為取得這筆款項,段祺瑞把東北的修築鐵路,砍伐森林和採礦等一系列中國主權,出賣給日本,為日本後來全面侵佔東北埋下隱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