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文帝城府極深,用高明的政治手腕,以靜制動化解諸侯謀反

漢文帝劉恆是漢高祖劉邦的第四子,公元前180年,呂后去世後,忠於劉邦的丞相陳平和太尉周勃相中了寬厚仁慈、名聲較好的代王劉恆。可殊不知劉恆是一個極具手腕的高明政治家,他心思縝密,城府極深。

漢文帝城府極深,用高明的政治手腕,以靜制動化解諸侯謀反

軍權是最大的權,文帝深諳此道,所以在他進入未央宮的當天夜裡,就命令宋昌為衛將軍,鎮撫南、北二軍;命張武為郎中令,巡察保衛宮中。之後,漢文帝採取恩威並施的兩手策略分化瓦解周勃等擁立重臣。

西漢王朝在漢文帝的治理下國泰民安,不過諸侯王勢大的問題一直是文帝所擔憂的,漢文帝對待諸侯王問題採取的是用時間來消化矛盾。這一點,漢景帝就不理解,像著名的吳楚七國之亂,究其禍根是漢景帝做太子時就埋下的。

當時各地諸侯王每年都要到西漢中央政府朝拜,吳王劉濞派兒子到長安見漢文帝。劉濞的太子劉賢入京,陪伴太子劉啟喝酒下六博棋。劉賢為人輕佻、剽悍,平時又很驕橫,他在與劉啟對弈時,為棋路相爭,態度蠻橫無禮。劉啟也是暴脾氣,他勃然大怒拿起棋盤打劉賢,不料失手把他打死了。

漢文帝城府極深,用高明的政治手腕,以靜制動化解諸侯謀反

這件事轟動朝野,漢文帝就派人將其遺體送回吳國去埋葬。吳王劉濞因此怨恨劉啟,禮數上開始不周,不盡臣子應盡的義務,經常託病不去長安朝見,只是派使者去。後來,劉濞更是暗中準備,開始謀劃造反。

漢文帝自然知道其中緣故,吳國物產豐富,這種情況下造反,對西漢政府是非常麻煩的。那麼漢文帝是如何應對的?一次吳王劉濞派使者來朝見,漢文帝就親自接見,他問使者吳王不來朝見究竟是什麼情況。使者也直接挑明瞭,吳王不來朝見的原因,就是因為兒子死,對政府有怨氣。

漢文帝於是捨棄前嫌,開始與修復吳王劉濞的關係,並且安撫他。漢文帝釋放了那些被抓的吳國使者,讓他們回吳國去,並賜予吳王倚幾與手杖,使他直至老死都可以不來朝見天子。矛盾化解了,劉濞開始鬆懈,他的謀反計劃也暫時取消了。

漢文帝城府極深,用高明的政治手腕,以靜制動化解諸侯謀反

可是漢景帝卻一反常規,激化矛盾,結果惹來了七國之亂,令自己束手無策。不過,劉濞不敢將矛頭直接指向漢景帝,他打著“清君側,誅晁錯”的旗號。情急之下,漢景帝就腰斬了自己的恩師晁錯,想要讓叛軍師出無名,可根本於事無補。叛軍的氣焰更加囂張了。

其實仔細分析,漢文帝的安撫政策才是最為高明的。西漢諸侯王強大,許多有識之士的共知,賈誼就是其中突出的代表,他提出解決的辦法就是“眾建諸侯王而少其力”,即分割諸侯王國的勢力,從而達到中央集權的目的,其中為首的就是劉濞。

文帝十分欣賞賈誼的《治安策》,然而,當時他正用心於穩定政局,不能採取如此過激的方法,他只有耐心等待合適的時機。其實漢文帝不可小看,他採取的正是以靜制動的策略。

漢文帝城府極深,用高明的政治手腕,以靜制動化解諸侯謀反

漢文帝為何要安撫劉濞?實際上是另有所謀,他是歷史上為數不多城府極深的皇帝。漢文帝首先考慮的是劉濞的年齡,他造反的時候是六十二歲,可以推算,劉濞比漢文帝年長十三歲,可以算作老人了。雖然存在謀反的可能,漢文帝是心知肚明的,但是造反也需要理由。漢文帝的安撫政策,就是不給劉濞理由。

如果劉濞處於壯年,那麼這個安撫策略很難長久,不過吳太子被砸死的時候,恰恰劉濞已經五十多歲了,就沒有那種冒險的機會了,所以漢文帝是抓住了年齡的要害,希望通過時間來將其造反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漢文帝城府極深,用高明的政治手腕,以靜制動化解諸侯謀反

智者不動,往往背後有更深的原因。漢文帝心思縝密,城府極深,遠不是賈誼、晁錯所知的。不僅如此,漢文帝還考慮問題十分周全 ,萬一安撫政策不管用怎麼辦?其實他也早有準備,此人就是周亞夫。文帝病重彌留之際,囑咐太子劉啟也就是後來的景帝說:“以後關鍵時刻可以用周亞夫,他是可以放心使用的將軍。”果不其然,周亞夫用三個月就平定了聲勢浩大的七國之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