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子扶起 人頭落地”一場爾虞我詐的官民鬥爭

《天下糧倉》 看過的朋友都知道在31集的時候 放過這麼一個片段,話說有這麼一天,身居刑部侍郎的劉統勳奉命去檢查救濟百姓的粥廠,劉統勳在檢查粥廠的時候發現粥非常稀,便讓人拿兩根筷子插在粥的桶裡。由於桶裡基本沒米,所以筷子便浮了起來。而負責發放糧食的管糧管看到這一現象,便匆匆的告白了母親。

心知自己必死無疑。果不其然,不管是何原因自己最終還是人頭落了地。

“筷子扶起 人頭落地”一場爾虞我詐的官民鬥爭

管糧管是真的貪了賑濟糧嗎?

其實在管糧管死後,部侍郎劉統勳便去查明糧食去那裡了,終於查明,原來漕運總督潘世貴盜運了這一空的糧倉,而管糧管沈石是因為倉庫沒有米才不得已在每一個鍋裡只放入一點米。那麼管糧管沈石為何不選擇洗涮冤屈,而選擇認栽。

主要是因為當時的大清律,“筷子扶起 人頭落地”不管原因如何,管理糧食的幾個人都應當當場斬首示眾。是為了起到殺雞儆猴的意思,因為當時乾隆元年雖說是盛世,但依舊有很多貪官,為了避免這些貪官的滋生,才用了這一嚴厲的刑罰。

都說乾隆是盛世,為何有何坤這一大貪 反而何坤倒了,大清就不行了

在大清律法中關於筷子浮起人頭落地的規定,並無處可知是否真有這一規定。但是在大清律法記載中確實對粥的標準有了明確的要求:粥必須稠到筷子插上不倒,以布裹粥不滲。否則,就要嚴厲追究相關官員的責任。

“筷子扶起 人頭落地”一場爾虞我詐的官民鬥爭

乾隆年間大旱,和坤被委任賑災卻在糧食中偷偷摻了沙子,很多人認為和坤做的非常好

封建王朝最重要的就是糧食,但是天災人禍,在落後的社會是無力抗拒的。乾隆時期的一場大旱讓所有的百姓深陷水深火熱之中,甚至出現了易子而食這一場面,持續時間還長。

乾隆爺命和珅清點各地糧倉的存量,準備開倉放糧,接濟百姓,問題是全國上下這麼多人需要賑濟糧,各地的糧倉根本不夠呀,而且自己也沒辦法從中貪到什麼,這算這樣也難不倒和坤。和坤在調查之後,發現在各處施粥棚裡面,不僅有衣衫襤褸的災民,還有一些穿著整齊的人。

認為這些糧食不會幫到真正需要的災民手中,反而會流入一些假災民包裡。便心生一計,讓手下在米中偷偷摻沙子,而這一舉動肯定會被乾隆爺發現,而乾隆爺不但沒有生氣反而認為和坤乾的好。

“筷子扶起 人頭落地”一場爾虞我詐的官民鬥爭

原來是因為,在米中偷偷摻沙子後,災民餓的急了,並不會在意裡面的是否有沙子,畢竟餓的受不了了。但那些不缺糧食的人肯定沒辦法吃下。就這樣,和坤不但可以名正言順的貪一部分糧食,而且還受到了乾隆爺的喜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