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真正高明的人,從不跟這3種人“爭高低”,福氣會越來越旺

人活在世上,難免要競爭,老話說的好,人爭一口氣,但是到了如今的社會卻有點變了味道了。

從競爭到爭強好勝,從小孩子到老人家的相互攀比,這恰恰成為了一個人沒有見識的表現。

雖然,我們並不能說,“好爭'是不好的,但是因為我們人生在世要奮鬥,”爭"如果對了,便是你往上爬的動力,假如是用錯了,只會讓你的前途走的越來越歪。

相反,我們會發現,那些“不爭”的人,卻是最明智的。

古往今來,那些成功的高人,真正高明的人呢,從來不會跟人“爭高低”,特別是不會跟下面這3種人,福氣會越來越旺。

老子:真正高明的人,從不跟這3種人“爭高低”,福氣會越來越旺


第一:不跟無謂之人爭氣

很多人會覺得有的時候生悶氣很難受,自己心中咽不下這口氣,於是乎,選擇了與一些無謂之人爭閒氣。其實這個沒有必要,我們未來的路還有很長,何必拿自己的一生來與這些無所謂的人爭閒氣呢!

一些不大不小的事,過去就讓他過去吧,未來還很長。聰明的人都會把眼光放得更長遠,需要的是明天,規劃的是後天,而不是糾結今天。

老子:真正高明的人,從不跟這3種人“爭高低”,福氣會越來越旺

第二:不跟偽君子爭名聲

偽君子最在乎的就是自己的名聲,他們表面上可能看著很善良,但是內心卻是十分陰暗的,但是他們又不想讓別人知道自己的陰暗,便會用各種手段來掩蓋自己的陰暗,維護自己的名聲。

所以,別跟偽君子來爭名聲,否則最後的結果只會變成——背後歐捅你一刀!

老子:真正高明的人,從不跟這3種人“爭高低”,福氣會越來越旺

第三:不跟小人爭利

小人比偽君子更可怕,小人之所以是小人,是因為他們“見利忘義”、無利不起早。最典型的一個特點便是兩面三刀,最擅長背後陷害人。

很多人的外表雖然看不出來是小人,但是內心卻是很小人!它們喜歡用陰毒的方法來對付你,最愛在背後嚼舌根捅刀子,人前人後兩副面孔,這才是最可怕的。

所以對付這種小人,就是寧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

老子:真正高明的人,從不跟這3種人“爭高低”,福氣會越來越旺

小人,根本就不值得人花費時間在他的身上,即便是想要擊退它消滅它。

因為這種人的心理過分的陰暗,所以面對他們,最好的處理方法就是置之不理,一笑而過!在這種人身上花費時間,是最不值得的。

如果我們跟這種人一起爭的話,很容易就會被他們弄得兩敗俱傷。

人生來就具備競爭力,而能成大事的人,都可以將競爭力把控在自己手上,不爭,便是最好的爭

這其實也就是暗合了老子提出的“不爭”的思想。

老子:真正高明的人,從不跟這3種人“爭高低”,福氣會越來越旺

《道德經》第二十二章說: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老子在《道德經》中裡面總是說“不爭”、“無為”、“柔弱”,並不是啥也不爭,什麼時候都不爭,他講求的是相機而動,走位精準,要牢牢的把握時機,找到時機的時候,在動手!

老子:真正高明的人,從不跟這3種人“爭高低”,福氣會越來越旺


《道德經》第二十二章中:

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

老子說,“不自見,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告誡後人不要自以為是。要時刻保持虛心,不要爭論是非。

曾國藩在剛創立湘軍的時候,就經常打敗仗,損兵折將,一直遭受同僚的譏笑和批評。還為此,跳河過2次,而後父母雙雙離世,曾國藩可以說是跌到人生低谷了。

老子:真正高明的人,從不跟這3種人“爭高低”,福氣會越來越旺

他在家守孝,閉門不出,心情鬱悶,就連左宗棠都罵他,你以你爸去世放棄太平天國的責任

但是曾國藩就在此期間研讀《道德經》,他悟出了“以柔克剛”的處世哲學。他帶著老莊的哲學出山,將人際關係徹底的捋清楚,就此一舉攻下了南京,直接奠定了他的人生巔峰。

老子:真正高明的人,從不跟這3種人“爭高低”,福氣會越來越旺

白巖松曾說,一生中影響他的有四本書,而其中的《道德經》他自己稱之為生命之書。

德國哲學家、啟蒙運動學家康德認為:“斯賓諾莎的泛神論和親近然的思想與中國的老子思想有關”。

老子:真正高明的人,從不跟這3種人“爭高低”,福氣會越來越旺

老子的《道德經》,完全出於對自己感官和直覺的深度體驗,因此被稱之為是中國古代超級智慧,偉大的東方哲學,中國至今的智慧思想都無法超越

子思想的內核就在於全書從頭到尾貫徹一個思想,他用了短短的59個字,便輕鬆勝過黑格爾的全部哲學思想。

5000字,81條,就把《道德經》就弄成了除《聖經》外翻譯語種最多、發行量最大的書籍。

它是一種勘破宇宙的大智慧,跳出了人本位的思考!圍繞著“道”在轉,同時老子並沒有忽略人的主觀能動性。

老子:真正高明的人,從不跟這3種人“爭高低”,福氣會越來越旺

司馬遷就曾言:“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

紀曉嵐也對《道德經》讚不絕口:“綜羅百代,廣博精微。”

就連魯迅先生也曾說,不讀《道德經》一書,不知中國文化,不知人生真諦。

不同的人讀《道德經》,也會有不同的理解,這就充分體現了我們中華民族的語言文化的博大精深。

它的哲學性,指導性非常的高,西方哲學家研究的終極問題,你都能在《道德經》裡面找到,並且作出了中國式的解答,凝聚著中國智慧,實力不容小覷。


老子:真正高明的人,從不跟這3種人“爭高低”,福氣會越來越旺


學習道德經,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重新梳理自己的思維方式提升自己人生的領導力,曾國藩就是一個受益者。

任何一個認真對待生活的人都應該讀一讀道德經,“一以貫之”,每一個人都應該做自己的領導者。

老子:真正高明的人,從不跟這3種人“爭高低”,福氣會越來越旺

因為道德經全書字字珠璣,因此非常深奧,讀不懂的人,覺得晦澀,讀起來更是一臉懵逼。

但就是因為這種深奧性,很多人對道德經這本書又愛又恨,因此,我推薦大家可以嘗試讀一下全注全譯版本的《道德經》

老子:真正高明的人,從不跟這3種人“爭高低”,福氣會越來越旺

原文,註解等等,一應俱全,這樣可以幫助我們更加方便快捷的掌握書裡面的精髓。

同時,道德經還是一篇非常經典的韻文,它的字字句句之間全是語言美的高度濃縮,堪比藝術品

因此,在道德經中尋找大智慧的同時,千萬別忘了還可以帶著孩子一起讀一讀,一起感受國學文化的魅力,通過念道德經,還能讓孩子體會道德經中的語言美感,孩子能瞭解到什麼是句子的重音所在等等,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孩子對國學的興趣


老子:真正高明的人,從不跟這3種人“爭高低”,福氣會越來越旺

馬雲有一次看《道德經》時突然很興奮地說:“哎呀!這哪是我在讀老子,明明是老子在讀我,而且他讀到了我內心的最深處。

有人說,《道德經》是老子寫給後世的書。

不管是買給自己還是孩子,只要靜下心來看完,相信都會對你們的人生產生積極的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