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市開啟“熊市”倒計時,或重演15年曆史,誰是幕後主謀!

一個故事告訴你,到底有多少嚴重虧損的散戶在為中國股市買單!

中國股市開啟“熊市”倒計時,或重演15年曆史,誰是幕後主謀!

散戶虧錢的根本原因,你是否也在其中?

股民希望一夜暴富,希望賺快錢,賺大錢,越窮越著急。

我 們都知道價值投資的股神巴菲特年化收益率是20%多一點,說實話,放在國內,這點收益率誰看的上啊?10萬本金,一年賺20%,這個資金長期不能動,10 年之後資金也只能增長到60多萬,算上通貨膨脹,物價飛速上漲,特別是房價暴漲,你說這巴菲特收益率用10年的時間,把十萬變成了60萬,這個60萬也不 算是富人吧?所以大家都看不上巴菲特,大家都希望一夜暴富。大家都有時間成本在那裡,對於窮人來說沒有那耐心,等不起。

短線股神效應。

我 們經常會聽說這個市場裡,XX通過短線在很短時間內實現了財富自由,我們就會很輕易地以這樣的股神為榜樣,90%以上的散戶認為,通過自己學習和摸索,加 上自己的聰明才智,自己就能成為短線股神,相信自己能一夜暴富,所以從來都是學習怎麼賺快錢,這樣就造成短線投機心理。

散戶拿不住賺錢的股票。

因 為想賺快錢,想一夜暴富,所以今天買,明天賣,頻繁交易。本金越小越是想操作短線,本金越小,越是希望追漲殺跌。因為他認為,只有高頻的交易,參與火爆的 題材熱點,才能讓小資金快速變大。散戶想賺快錢,拿不住股票,而富人反而拿得住,富人希望穩健投資,有價值投資的思維。

不認輸

沒有想好"萬一輸了怎麼辦?"就開始做交易。當事情變壞時驚慌失措而沒有對策。為什麼這麼難做到?因為承認自己錯了,有違人性。所以很多股民從來不會止損,死捂股票,結果越套越深!

成熟的交易者已經學會克服這一點。因為有準備的錯誤,是交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只要當麻煩一出現就切斷聯繫,才是對自己最好的保護,看作給自己再一次機會,而不是一忍再忍期望事情出現神奇轉機。

聽消息炒股

有太多的股民炒股是在靠打聽消息或者是在網上找信息,你看到這條消息的同時別的散戶也看到了,大家都衝進去買的結果就是機構正好賣給大家,所以往往買完就吃套,尚不去追究消息本身是誰放出來的。這就是傳說中的利好兌現是利空!

騙自己

很多市場參與者都會犯一個常識性錯誤:在一個時間框架買,在另一個時間框架賣。買與賣的依據來自不同週期的判斷。

比如說,短線"交易"做成長線"投資"。往往只是給自己"下臺階"的無奈之舉,推遲了成為失敗者的最終感覺,用一個謊言來掩蓋已經出現的失敗。

這種人是天生"韭菜"。每一次犯這種錯誤,都會麻痺自己,一旦習慣形成,就很難打破。特別是偶然幾次能夠裝死復活,使得這種錯誤成為習慣,取代止損。

只有時間框架一定的前提下,買賣才有意義,可證偽。畢竟這是用錢做交易,而不是狡辯。一而再,再而三不斷給自己寬限,最終會失去防衛能力,而成為悲慘的、不能翻身的失敗者。

僥倖心理:

有的股民買入股票被套後,不及時止損,幻想著還能重新漲上去,結果,.淺套變深套。小虧變大虧。入市之初要設好止損點,不論是做長線還是短線都要設好止損點,只是你的時間長短設的止損點可能會不同,這樣可以避免小虧變大 虧。

阿Q心理

有 的股民本想作短線,被套後不果斷止損,反而自我安慰,短線變成長線。認為總有一天會漲上去,是典型的阿Q精神勝利法,結果越套越深。-一樣死多頭的想法, 跌10%不拋就可以跌20%,跌20%後面可能還會跌30%,所以一旦跌破止損位按紀律止損,如果發現做錯還是有機會再買回來,在弱勢的時候拿著股票就是 拿著風險。

賭徒心理

有的股民喜歡全倉買入,全倉賣出,剛剛賣出,馬上殺入,看似瀟灑過癮,可惜錢越炒越少。一雖然股市如賭場,而且經常不斷學習你會有進步,但是過份投機,完全不看基本面也是會久賭必輸

人生如夢,股市無情

市場就如戰場一樣殘酷,我們做交易的目的都很清楚,是讓我們現有的資金達到增值保值的目的,這種情況下我們去看待市場都是有一定的目的性,也就會存在主動交易。

我們渴望自由,但生活中卻又有諸多限制。人類天生就對秩序有一種追求,尤其是受過一定教育的人更是如此,他們中規中矩的做一些正確的事情。我們也會認為所有的問題都會有答案,而事實上很多問題並沒有答案,如果硬是要求解的,無論怎麼做都是錯誤的。所以我們看到變化無常的股票市場時,總是渴望找到某種規律或一個框架來給予解釋。就像芒格說的,對於拿著錘子的人來講,全世界都是釘子。

最近跟粉絲互動我發現,每個交易都比較自信,他們自己對股票的看法是堅定不可動搖的,大多數又是為了買股票而買股票。總之在這個市場,你想買股票或者要買入股票的時候,你都是一個主動者,買股票的主動權永遠掌握在投資者手中。

在股市的漲跌起落中,我們成了汪洋裡的一葉孤舟,我們會驚慌失措,都成了驚弓之鳥。在驚濤駭浪中如果我們的情緒(EQ)壓倒了智慧(IQ),當情緒控制理智時,我們所做的決定,是情緒的決定,不是理智的決定。

就像有些朋友跟我說,我認為這隻股已經跌了這麼多應該要反彈了。就是這麼一個想法就進行了操作,結果股價繼續下跌,最後只能無奈割肉離場。還有的朋友反映自己是“接盤俠”,問及買入理由時,並沒有客觀的依據,看來這個市場只憑“感覺”是走不長遠的。


對於現在的這種結構性行情,大家紛紛表示很難把握!熱點轉換快!錢難賺!針對這類問題,l老劉說股論道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做震盪市的利器——波段操作。高拋低吸,說起來容易,可是真要操作起來其實是很需要技巧的。其實在股市裡,股票投資絕大部分都可以稱為波段操作。這是因為在中國目前很少有人將上市公司分紅作為投資收益的目的,絕大多數人是利用股票波動的差價來獲利。

中國股市開啟“熊市”倒計時,或重演15年曆史,誰是幕後主謀!

1.選股技巧。適合波段操作的股票,都會在築底完成的時候放量,這個時候說明有主力資金的參與,而且主力已經基本完成了建倉。為什麼要選這種股票,因為必須要有足夠的波動率來讓你做波段,一潭死水的底部票雖然便宜,卻沒有做波段的空間。

2.買入技巧。買入的最佳位置就是波谷,在技術層面上,波谷一般出現在布林線的下軌線,一些重要均線的支撐線,密集區的邊緣線,箱底位置等。

3.賣出技巧。賣出技巧跟買入技巧正好相反,賣出的最佳位置就是波峰,就是波動過程中的最大漲幅區域。波峰出現的重要技術層面就是波谷出現的相反面。

4.持股技巧,波段操作的持股區域其實很長,也就是波谷波峰的其他區域。在大盤上看,市場總是處於波段運行中並且都是按照一定的運行規律,在市場上漲的頂部抓住賣出的機會,在市場很不好的時候,股價最低的時候買入,連連續續的進行幾次都會有良好的收益。

波段操作時三種情況下可以考慮及時賣出:

1、大盤或個股上衝速率過快時,要及時獲利了結。

2、見利好出貨,即“見光死”。

3、根據技術指標選擇賣出時機。

股民如何跳出趨避的心理陷阱?

個人在面對損失時,有風險偏好的傾向,對於收益則有風險趨避的傾向。表現在股票投資中,投資者往往會賣出獲利的股票,而繼續持有虧損的股票。如何跳出“趨避”的心理陷阱?首先,我們必須確認自己是處在“趨避”過程的哪一階段。如果問題是出於貪婪(假設我們聽到某個“內線”消息而迫不及待的想要躍進),就要為自己留點喘息的空間,讓恐懼感有浮現的餘地。

1、恐懼感

當我們做決定時,突然覺得恐懼,那一定是處在恐懼感的頂端,這時會看不見利多因素。克服方法:首先,找出自己的情緒和潛在的心理陷阱——“恐懼感”。然後,儘量思考有利的一面:“該股下檔風險有限,而可能上揚。它在市場上潛力很大,有特定的生存根基……”如果恐懼感經常使我們無法行動,那麼就把決策過程和最佳的行動分開。也許,你可以在夜裡考慮整個情況,到了早上,該做的就是打電話買進。

2、貪婪

如果你買入新的高科技股,剛開始覺得它的前途一片光明,並推測股價會漲到多高。如果因此而覺得興奮,那麼你處在“趨避”心理中“想要接近”的這一端。但這種情勢可能隨時逆轉,因為負面因素尚未出現。這時,我們必須採用剋制“貪婪”的步驟。

克服方法:首先認清我們的情緒和潛在的心理陷阱——“貪婪”,然後,強迫自己思考與感覺相反的因素:生產尚未改良、管理制度尚未健全、沒有盈餘,可能會出現新的競爭者。貪婪是個相當難以克服的陷阱,當我們進退兩難或面臨抉擇時,應該想辦法留給自己一點時間。如果和我們進行交易的人不給我們這個機會,記住不要和這個人有任何瓜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