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袁世凱的孫媳婦,卻參與曼哈頓計劃,被譽為東方核物理女王

導言:吳健雄,這樣的一個名字,很難聯想起一位身穿旗袍的精緻女科學家。可就是這樣的一位吳健雄,是參與美國曼哈頓計劃唯一的女科學家,更是主持曼哈頓計劃最核心的難題——核反應連續性問題。李政道和楊振寧因為“宇稱不守恆”理論而獲得諾貝爾獎,正是吳健雄的實驗驗證了該理論的正確性,從而使華人科學家第一次登上了諾貝爾的頒獎臺。同時,他的丈夫袁家騮,更是袁世凱的孫子,作為袁世凱的孫媳婦,吳健雄成為了世界上最頂尖的物理學家。

吳健雄1912年出生於江蘇省蘇州,按理來說,江南女子在人們的心中應該是那個說著吳儂軟語的柔弱女子的形象,可就在這樣的人間蘇杭土地之下,滋養培育了這位睿智,優雅和博學的“東方核物理女王”。


她,是袁世凱的孫媳婦,卻參與曼哈頓計劃,被譽為東方核物理女王


“積健為雄”—開明父親的殷殷期待

吳健雄的父親吳仲裔,據吳健雄後來回憶所說,是對她影響最大的兩個人之一(另一人為胡適)。吳仲裔思想開明,積極倡導男女平等,所以身為女兒的吳健雄並沒有自己是女兒身而被區別對待,從小與兄弟一起在學堂學習。

吳仲裔更是在當地創辦了明德女子職業補習學校,鼓勵當地將女孩子送來學習。在這個叫做瀏河鎮的小地方,陸續走出了超過50個去上海蘇州等地方學習的女孩子。


她,是袁世凱的孫媳婦,卻參與曼哈頓計劃,被譽為東方核物理女王

吳健雄家人合照(右二)


要知道,那是個依然奉行男尊女卑,女子無才便是德的時代,西方式的教育體制在中國還沒有正式建立起來,絕大部分女性根本得不到受教育的機會,只能呆在自己閨房裡等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上門安排。吳仲裔的開明和教育給自己的女兒吳健雄的性格里刻上了不輸男子的獨立和堅韌。他給了吳健雄一個自己能夠掌握的人生。


她,是袁世凱的孫媳婦,卻參與曼哈頓計劃,被譽為東方核物理女王


巧遇胡適,成就半世紀師生情緣

1923年吳健雄以第九名的成績從近萬考生中脫穎而出,就讀蘇州第二女子師範學校。六年後,她以最優成績畢業,隨後被保送到國立中央大學(現南京大學)學習數學。


她,是袁世凱的孫媳婦,卻參與曼哈頓計劃,被譽為東方核物理女王


吳健雄就讀的是師範專業,按照當時的規定,在大學入學前需要先教書服務一年,才能順利升學。但是當時規定執行的並不是那麼嚴格,在這一年裡,吳健雄因為機緣巧合並沒有教成書而是進入了上海的中國公學繼續學習了一年。也正是這份機緣巧合,胡適得以進入吳健雄的人生並對其產生了重大的影響。胡適也曾在公開場合說過吳健雄是他最得意、最自豪的門生。

她,是袁世凱的孫媳婦,卻參與曼哈頓計劃,被譽為東方核物理女王

吳健雄與胡適合照

在中國公學,吳健雄因為資質優異,天資聰穎而名聲大噪,而當時胡適並不認識吳健雄,只知道有這麼一號人物。而在有一次考試中,坐在前排的吳健雄僅僅用兩個小時第一個完成了考試(考試時間為3小時),胡適閱完卷第一時間將卷子送到教務室,對著正巧也在現場的另外兩位名師楊鴻烈和馬君武說,從來都沒有看到哪位學生把清朝三百年的思想史理解的如此透徹,決定給吳健雄滿分。楊鴻烈對胡適說他們班上也有一位好學生,歷史學也考了滿分。馬君武站不住了,說他們班上尤為好學生歷史學也考了一百分。

三位大家都很驚奇,說在中國公學何時多了這麼多的好學生?3人便各自將這個學生的名字寫了下來,拿出來一看,三人寫的都是一個名字——吳健雄。聰慧如斯,結合後來吳健雄所獲得的巨大成就,也難怪胡適如此自豪自己教過這樣一名學生。

1936年,胡適去美國參加哈佛大學的校慶,與吳健雄進行了交談,第二天胡適就特意給吳健雄寫了一封信:

凡治學問, 功力之外,還需要天才。 龜兔之喻,是勉勵中人以下之語,也是警 惕天才之語,有兔子的天才,加上烏龜的 功力,定可無敵於一世,僅有功力,可無大 過,而未必有大成功。

同時建議吳健雄多讀文史的書,多讀其他科學,能胸襟闊大,見解高明。吳健雄認真讀了很多遍這封信,還沒寫好回信,就收到了胡適的第二份來信,內容竟是更正第一封信裡的筆誤。當時吳健雄才24歲,是第一年留學美國,胡適嚴謹治學的態度給了吳健雄深刻的影響,此後她也將胡適教誨作為治學和人生指南,終身付諸於實踐。


她,是袁世凱的孫媳婦,卻參與曼哈頓計劃,被譽為東方核物理女王


多年之後,胡適有感:

無心 插柳,尚可成蔭;有意栽花,當然要發。 我 一生到處播撒種子,即使絕大多數撒在石 頭上了,其中有粒撒在膏腴的土地上,長出 了一個吳健雄,我可以百分的快慰了

平凡的決定,重要的決定

雖然吳健雄的文學,社會學和歷史學都是學的極好,獲得滿分,但是她真正的心之所向依然是在自然科學上。1930年,吳健雄進入國立中央大學,並在1934年畢業後到浙江大學當了一年多的助教。隨後開始在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工作,也就在這個時候,她遇到了一位剛從密歇根回來的光譜學教授顧靜徽,顧教授對吳健雄的天資驚為天人,遂極力鼓勵她去國外深造,同時幫她辦理了相關手續。


她,是袁世凱的孫媳婦,卻參與曼哈頓計劃,被譽為東方核物理女王

國立中央大學(現南京大學)


1936年,在獲得了她叔叔的資助後,吳健雄從上海出發,乘船走水路前往美國舊金山,然後再乘火車去密歇根州的安阿伯。但是在離開舊金山之前,吳健雄去伯克利大學拜訪朋友,也就是這一次不經意的拜訪,改變了吳健雄的整個人生軌跡。

關係一個人一生的重要事情,往往在某日某時平 凡地發生。平凡得使人當時並不能意識到它的重要性但事後回想起來,就會發現若沒有那一天那一時刻可能自己的一生就會完全不一樣 。

——李政道,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吳健雄和宇稱不守恆實驗》

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參觀的時候,吳健雄遇到了一位叫做Victor Young的學生,在交流中,他得知了吳健雄想學習物理,所以他就告訴吳健雄,加州大學伯克利的物理系非常好,就在學校背後的山上,叫做“輻射實驗室”(Radiation Lab)。吳健雄就和幾位同學一起去輻射實驗室進行了參觀。在參觀了迴旋加速器實驗室後,著名的物理學家,迴旋加速器的發明人勞倫斯對吳健雄說:

“ 你對物理有興趣,現在核物理剛剛開始發展,是很有前途的,而光譜學是一個比較古老的學科,沒有什麼前途。所以,你應該留在伯克利 。”


她,是袁世凱的孫媳婦,卻參與曼哈頓計劃,被譽為東方核物理女王


勞倫斯這位物理大家的勸說和實際行動(立馬叫來系主任為其辦理入學手續)使吳健雄放棄了密歇根大學的光譜學而選擇留在了伯克利攻讀核物理學。為什麼說這一天吳健雄的這個決定改變了她的整個人生軌跡?因為這一天一同參觀的幾個學生中,有一個人叫做袁家騮。

矜矜業業,終學術有成

1938年,吳健雄正式涉及原子核物理實驗,在當時還是一個基本全新的領域。之後有塞格瑞指導吳健雄進行鈾原子核分裂產物的研究,其中一項研究成果為美國製造原子彈的曼哈頓計劃提供了重要的理論指導,有著巨大的貢獻。1940年,吳健雄以優異成績通過論文答辯,獲得博士學位,學位論文更是發表在物理學界的權威期刊《物理評論》上。


她,是袁世凱的孫媳婦,卻參與曼哈頓計劃,被譽為東方核物理女王

1938年吳健雄在伯克利讀書時在老師塞格瑞家的留影


即便是當時的奧本海默這種級別的大科學家,也因為吳健雄在原子核分裂和放射性同位素方面的傑出研究成果而將她奉為權威專家,吳健雄也成為了伯克利的傳奇人物,美國當地的報紙開始對她進行大版面的專題報導,在國內也有著“中國的居里夫人”這樣的稱呼。

獲得物理學博士學位之後,吳健雄先是在史密斯學院(Smith College)女校執教兩年,之後開始在普林斯頓大學進行更深一步的研究。隨後在1944年,吳健雄進入哥倫比亞大學並從事教學和研究工作,與在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座教授的泡利(就是那個泡利不相容原理的泡利)有著深厚的交情。


她,是袁世凱的孫媳婦,卻參與曼哈頓計劃,被譽為東方核物理女王

吳健雄於著名科學家泡利的合影


美國原子彈的製造,是一個改變人類歷史進程計劃,稱之為“曼哈頓計劃”,而吳健雄是參與曼哈頓計劃的唯一的外國女科學家,並且負責其中的核心部分-核爆炸的連續性問題。她能參與這項計劃除了她在相關領域已經做出了傑出的貢獻之外,還源於曼哈頓計劃的總負責人奧本海默對吳健雄的極其欣賞,事實證明,吳健雄沒有辜負奧本海默的期望,吳健雄成功解決了核反應連續性這個頂尖難題,並且是一次性完美解決。在她這個課題之後,該領域已經沒有後續研究人員,因為吳健雄已經完成了該領域的所有工作。


她,是袁世凱的孫媳婦,卻參與曼哈頓計劃,被譽為東方核物理女王


她,是袁世凱的孫媳婦,卻參與曼哈頓計劃,被譽為東方核物理女王


1948年,吳健雄第一次和李政道見面,李政道是1946年到的美國,48年的時候他還是費米的理論物理的博士研究生。當時吳健雄正在糾正以前β衰變實驗中的錯誤,她提出的“訓練電子”的看法讓李政道覺得非常新奇,很新鮮。當吳健雄從一個實驗物理學家的角度否定了科諾平斯基-烏倫貝克理論並且肯定了費米的理論時,李政道完全接受了她的結論。自此,吳健雄和李政道建立起了長達半個世紀的親密工作和私人關係。

1957年,吳健雄成功進行了宇稱不守恆的驗證實驗,將楊振寧,李政道提出的理論從設想變成了真理。吳健雄沒有獲得諾貝爾獎,但是幾乎拿了其他所有頂尖的物理學獎。同時成為了美國物理學會歷史上第一位女性會長。1975年,美國總統福特在白宮授予吳健雄美國最高科學家榮譽——國家科學勳章。


她,是袁世凱的孫媳婦,卻參與曼哈頓計劃,被譽為東方核物理女王

1975年,美國總統福特在白宮授予吳健雄美國最高科學家榮譽——國家科學勳章。


甘為綠葉,諾獎巔峰留史話

沒有人能否定吳健雄為楊振寧和李政道的諾貝爾獎所作出的貢獻。這個實驗在1956年進行,意在證明原本物理學界一直篤定的宇稱守恆不正確。

1956年早春,李政道找到吳健雄,先向她解釋了τ-θ之謎以及在引起弱衰變中的宇稱守恆與否的影響。吳健雄在李政道的理論中反覆思考,提出了採用對鈷60極化以此來驗證宇稱守恆與否的實驗方案,認為這對於研究β衰變的實驗物理學家來說,是一個黃金機會。隨後吳健雄取消了原本和丈夫袁家騮去日內瓦參加高能物理國際會議及隨後遠東旅行訪學的計劃,推掉了伊麗莎白王后號遊船的票,她向丈夫解釋這是一個立刻要去進行的實驗,要趕在物理學界的其他人意識到重要性之前首先去做。丈夫袁家騮表示完全理解,同意一個人離開。由此可以看出,吳健雄是一個事業心非常強的女人,同時擁有極強的決斷力,這些都是為她的成功提供了良好的先決條件。


她,是袁世凱的孫媳婦,卻參與曼哈頓計劃,被譽為東方核物理女王

吳健雄和她的實驗合作者


1956年5月底,吳健雄開始準備這個實驗,在9月份已經進行了相當充分的準備工作。在當年的聖誕節前夕,吳健雄打電話給李政道,說自己的實驗中觀察到了可重複性的宇稱不守恆,這種不對稱性不僅可以重複,而且不對稱的程度還非常大。

我記得清楚極了,那是聖誕節前夜。我在半夜裡接到健雄打來的電話,她說實驗結果證明宇稱不守恆 的參數很大。我說好極了這同我和楊振寧的兩分量理論完全吻合。我問她:“你在哪裡打電話?” 她說是在火車站打的。我心裡一楞 ,便對她說這太危險了,因為紐約的火車站半夜裡是非常不安全的。那時在下大雪,飛機不通,她立刻改坐火車回來。一下火車 ,她就在火車站裡給我打電話.因為她覺得結果非常重要這種精神是令人欽佩的 。——李政道回憶

1956年李政道和楊振寧在理論上建議了宇稱不守恆,但是實驗上的驗證和發現都是吳健雄做的。正式吳健雄在飄雪的深夜帶回紐約的實驗結果,驗證了李政道和楊振寧這兩位華裔科學家的理論,幫助他們摘得了諾貝爾獎的王冠,也是第一次華人科學家能夠獲得這個榮耀。


她,是袁世凱的孫媳婦,卻參與曼哈頓計劃,被譽為東方核物理女王

李政道和楊振寧


志同道合,終成圓滿夫妻

吳健雄的丈夫袁家騮在妻子“物理女皇”的名頭下似乎就不太耀眼,但是首先要說明的是,袁家騮,不僅僅是袁世凱次子袁克文的兒子,並且同樣是一名大名鼎鼎的物理學家。

袁家騮(Luke Chia-Liu Yuan,1912~2003),華裔美國物理學家,袁世凱次子袁克文之子。由於成就卓著,他曾兩獲美國科技大獎。1912年4月5日出生於河南安陽,祖籍周口項城。1932年畢業於燕京大學物理學系,1934年獲該校碩士學位。1936年赴美入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研究院研讀,1940年獲該校博士學位。1942年起在美國無線電公司研究所工作,任普林斯頓大學物理研究員,任布魯克黑文國立實驗室物理研究員、高級物理研究員,1973年,回國省親,停留53天。此後,夫婦多次回國訪問講學,曾受到周恩來、鄧小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1979年退休。退休後仍擔任該實驗室顧問。1986年9月,袁家騮回項城袁寨故里省親,受到家鄉人民的熱烈歡迎。2003年在北京逝世。1972年曾獲美國古根海姆獎金 。1979年受聘為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學術委員會委員 ,1981年受聘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名譽教授,1983年受聘為臺灣同步輻射研究中心董事會主席,1984年受聘為南開大學名譽教授,1986年接受南京大學名譽博士學位。

其研究領域涉及高能物理、高能加速器和粒子探測系統、宇宙線、無線電定向探測、調頻雷達系統等。他第一個證明了地球上空中子不是來自太空,而是初級宇宙線在大氣中產生的次級粒子。

1949年在布魯克黑文國立實驗室負責設計並建造了國際上第一個特殊高頻系統(要求頻率在1秒內增加13倍),1953年這臺當時全世界能量最高的質子加速器運轉成功。他是最早將電子學運用於高能粒子探測的一批物理學家之一,還是早期運用閃爍計數器描跡儀和用自動化方法收集數據較有成效的研究人員 。編著有 《物質的本性:高能物理學的目的》和《實驗物理學方法·原子核物理》等

袁家騮出身顯赫,但為人極好,謙虛陳懇,廣交好友。他與妻子吳健雄的相識,還是頗有戲劇性,前面說過,Victor Young帶著吳健雄,袁家騮等同學一起參觀了伯克利的輻射實驗室。當時袁家騮也才來美國不久,就充當了吳健雄參觀物理系的嚮導,隨後吳健雄決定留在伯克利學習,兩人遂成了同窗,兩人同班一起上課,交往非常密切。

吳健雄才貌非常出眾,並且常年身著旗袍,在一大批學生中因為其獨特的氣質鶴立雞群,吸引了非常多追求者的愛慕。吳健雄在眾多的追求者中對袁家騮芳心默許,情有獨鍾。吳健雄曾經寫信對朋友說到:

“在三個月共同生活中,我對他了解得更為透徹。

他在沉重工作中顯現的奉獻和愛,贏得我的尊敬和仰慕。

我們狂熱地相愛著。”

二人於1942年5月底走進婚姻殿堂。由諾貝爾獎得主物理學家密立肯為其主持婚禮。有一個小插曲就是,當時為他們婚禮擔當攝影師的小夥子,叫做錢學森。


她,是袁世凱的孫媳婦,卻參與曼哈頓計劃,被譽為東方核物理女王


婚後二人相親相愛,各自恪守二人在婚姻中職責,袁家騮甚至練就了一身十八般武藝,不僅飯菜做得好,帶孩子,洗衣服這些家庭婦男的技能也是一個沒落下。他儘可能的讓太太能夠全身心的投入到研究中心去,乃至於袁家騮的朋友調侃袁家騮是一貫以太太為榮。


她,是袁世凱的孫媳婦,卻參與曼哈頓計劃,被譽為東方核物理女王

袁家騮,吳健雄一家


吳健雄於1997年2月在美國紐約去世,袁家騮於2002年去世,二人均為享有國際聲譽的科學家。也是華人科學家最知名的一對夫妻。真乃神仙眷侶。

葉落歸根,當青史留名

1997年2月16日,吳健雄在美國紐約去世,享年85歲。當時無論是中國還是美國的科學界皆是一場大震動,兩國媒體都以大量的篇幅作了報導。吳健雄的骨灰安放在她的故鄉也就是江蘇蘇州瀏河鎮。


她,是袁世凱的孫媳婦,卻參與曼哈頓計劃,被譽為東方核物理女王


吳健雄一生,雖痴迷物理,但仍心繫祖國。晚年回國後捐助多所學校建立了教學樓和圖書館,設立了“吳健雄獎學金”。母校南京大學為其物理系也單獨創立了吳健雄圖書館,東南大學創建了吳健雄實驗室和吳健雄學院。

葉落歸根,當青史留名。

結語:這樣一位將一生過得如此精緻和精彩的江南女性,究竟有著多強大的內心?比起她在學術上獲得巨大成就,她在道德和人格上,在對待自己人生的態度上,她的力量,堅韌不拔,更加值得我們去紀念和緬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