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相關第學習(第14天)

補虛藥

補陽藥

1.菟絲子:辛甘平 肝脾腎經 平補陰陽,固腎縮尿,養肝明目,溫脾止瀉,安胎

2.沙苑子:甘溫 肝腎經 補而兼澀

益智仁 辛溫 歸腎脾經 暖腎固精縮尿,溫脾止瀉攝唾

補血藥

甘溫質潤 多心肝經 ,養血,治療心血虛、肝血虛。

3.當歸 甘辛溫 肝心脾經 補血調經 活血止痛 潤腸通便

4.熟地 甘微溫 肝腎經 補血養陰 填精益髓

5.白芍 苦酸微寒 肝脾經 養血調經 斂陰止汗 柔肝止痛 平抑肝陽

6.何首烏 苦甘澀 微溫 心肝腎經 制用:補肝腎 益精血 烏鬚髮 強筋骨 化濁降脂 生用 解毒消癰 截瘧 潤腸通便

7.北沙參 甘微苦微寒 養心清肺 益胃生津

8.百合 甘微寒 歸肺心胃經 滋陰潤肺 清心安神 養胃陰 清胃熱

9.玉竹 甘寒肺胃經 養陰潤燥 生津止渴

10.麥冬 甘微苦微寒 肺胃心經 養陰潤肺 益胃生津 清心除煩 潤腸通便

11.天冬 甘苦寒 肺腎經 養陰潤燥 清肺生津

12.石斛 甘微寒 歸胃腎經 益胃生津 滋陰清熱

13.黃精 甘平 歸脾肺腎經 補氣養陰 健脾潤肺益腎

14.枸杞子 甘平 肝腎經 滋補肝腎 益精明目

15.女貞子 甘苦涼 肝腎經 滋補肝腎 無需明目 清虛熱

16.龜甲 甘鹹微寒 心肝腎經 滋陰潛陽 益腎健骨 養血補心

17.鱉甲 鹹寒 肝腎經 滋陰潛陽 退熱除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