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笼罩下全球的生活如何?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3月11日说,新冠肺炎疫情从特征上可称为“大流行”。

不过,由于有中国、韩国、新加坡等国前期抗击疫情的经验可供后来者借鉴,谭德塞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可能是历史上首次可控的大流行病。

“宅家”生活蔓延全球

当地时间11日晚,意大利总理孔特发表直播讲话,进一步升级该国的疫情防控措施,要求全国除药店、食品店等必要门店外停止所有商业活动。

9日,孔特宣布自10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封城禁令。

除可证明的工作、健康和紧急需求三种特殊原因,全国范围内民众不得擅自离开所在地;酒吧、餐厅和商店仍可以营业,但是需要遵守一定的限制;禁止公共场所聚会,包括意甲联赛在内的各等级体育赛事也都将暂停。

为了避免与工作有关的通勤与差旅,意大利政府敦促该国国营与私营企业给员工放假。

目前,意大利是欧洲新冠肺炎疫情最严重的国家。

在疫情阴影下,全世界很多国家民众的日常生活,都开始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

丹麦首相梅特·弗雷泽里克森10日呼吁民众错峰搭乘公共交通工具,短途出行尽量使用自行车或步行;在公共场合避免与人握手、拥抱和亲吻,并勤洗手。

泰国首都曼谷市政府10日宣布,取消4月中旬的泰历新年宋干节、也就是泼水节庆祝活动。此前,孔敬、芭提雅等地已经陆续宣布取消今年的宋干节活动。

为呼吁伊朗民众减少出门,伊朗国家电视台主持人日前在电视直播节目中突然跪下,恳请大家尽量待在家里,以防止疫情进一步传播。

多国出现抢购风潮

由于疫情继续蔓延,全球不少国家近期出现抢购潮。

据意大利《共和国报》报道,在总理孔特宣布全国封城后,担心抢不到物资的民众连夜来到超市,等待进门购物。

尽管意大利政府一再强调食品及生活用品的供应有保障,但罗马、那不勒斯等城市的超市门前还是出现了排队的景象,意面、罐头等食品被一扫而空。

随着疫情升级,英法等国部分城市也出现抢购现象。

据新华社报道,在巴黎和伦敦的多家大型超市,意大利面、米、面粉、罐头和卫生纸是市民抢购的主要商品,部分货架处于断货或者少货状态。英国已有超市对部分生活必需品实行限购。

英国广播公司(BBC)和《卫报》3月8日报道称,为了限制疫情之下的囤积式消费行为,英国最大的超市乐购(Tesco)开始限购生活必需品,限购规定同样适用于线上购物。

BBC援引英国一项基于2000名消费者的抽样调查显示,每10名消费者中有一名正在囤积生活必需品。

在大西洋另一边的美国,在疫情恐慌情绪下,大批美国消费者涌入超市,争抢清洁用品、搓手液、消毒产品、纸巾、瓶装水以及各种罐头食品等。网上有视频显示,超市门口出现大批顾客大排长龙的景象。

美国最大会员制仓储超市开市客(Costco)的2月销售由此出现井喷,当月的净销售收入相比去年同期激增13.8%。

停课需要配套措施

同样由于受疫情影响,很多国家纷纷推出了学校停课措施。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0日公布的数据,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已经导致亚洲、欧洲、中东和北美的15个国家在全国范围内停课,14个国家实施局部地区学校停课。

全球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阶段近3.63亿学生受到影响。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0日召开全球高级别教育官员视频会议,来自中国、法国、伊朗、意大利、日本、韩国等72个国家的代表分享了不少方法和最佳实践,以便在学校停课期间确保学生学习的连续性。

针对学校、幼儿园临时停课,致使家长工作受到影响的问题,日本厚生劳动省在3月9日发布了详细的工资补助金制度条例。

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补助的主要对象是为了照顾孩子而不能上班的职工。除了按政府要求停课的中小学、幼儿园以及托儿所等场所的工作人员外,没有得到官方认可的保育机构、托儿所也在受助范围内。

在2月27日至3月31日期间,受助者每天最多可领取8330日元(约555元人民币),受助者以何种形式被公司雇佣,以及受助者公司的企业规模不会影响补助金的多少。(梁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