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安徽事業單位招聘公基備考:庸俗唯物主義考點解析

庸俗唯物主義指19世紀中葉產生、流行於德國,將唯物主義簡單化粗俗化的一種資產階級哲學思潮。主要代表人物都是一些自然科學家、醫學家,首先它主張無神論,肯定物質是唯一的客觀實在。它的主要錯誤是否認意識的特殊性,混淆物質和意識的界限,反對辯證法。他們從自己的專業知識出發,用純生理學觀點解釋思維和精神現象,把複雜的思維過程簡單地歸結為生理過程,認為大腦產生思想,如同肝臟分泌膽汁和腎臟分泌尿一樣。從而抹煞了思想和物質的區別,取消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對立,取消了哲學基本問題。在社會政治方面,它用社會達爾文主義解釋社會現象,宣揚資產階級改良主義,反對無產階級革命,反對馬克思主義。

  該知識點不是一個單獨的考點,經常放在選項中迷惑學生,如下題:

  【例1】 “觀念的東西不外是移入人的頭腦並在人的頭腦中改造過的物質的東西而已。”這句話表達的是()觀點。

  A. 庸俗唯物主義 B.客觀唯心主義 C.辯證唯物主義 D.形而上學唯物主義

  【答案】C

  【解析】C項正確,根據馬克思主義唯物論,物質是世界的本原,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對客觀世界的反映。觀念是一種人對外界事物形成的意識,它的存在基礎是外界事物。“觀念的東西不外是移入人的頭腦並在人的頭腦中改造過的物質的東西而已”是一種辯證唯物主義觀點。故正確答案為C。

  【補充知識點】A項庸俗唯物主義承認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尖銳抨擊唯心主義的思辨哲學和宗教。但他們把意識直接歸結為物質,或認為人的精神活動能力只不過是腦物質的分泌物,或認為思想就是腦髓質的位移。他們對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解釋具有強烈的機械論和社會達爾文主義傾向。

  B項客觀唯心主義把客觀精神(如“上帝”、理念、“絕對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指出現實的物質世界只是這些客觀精神的外化和表現。

  D項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在總結自然科學成就的基礎上,豐富和發展了唯物主義。但它把物質歸結為自然科學意義上的原子,認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屬性就是物質的屬性,因而具有機械性、形而上學性、歷史觀上的唯心主義等侷限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