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即教育!疫情下,農民夫婦用實際行動給孩子上了生動的一課

生活即教育,疫情下,父母們給孩子最好的教育是什麼呢?隨著國家政府和全國人民的齊心協力,肆虐一時的新冠病毒疫情在我國得到了有效控制,企業陸續復工,各地大中小學也將開學日期納入工作日程。今天上午11點多,天津市北辰區大張莊鎮南王平村村民馮洪美、郭洪虎夫婦開著車來到北辰區辰風小學,給即將開學的老師和孩子們送來了新買的洗手液。

生活即教育!疫情下,農民夫婦用實際行動給孩子上了生動的一課

最初考慮到孩子們要開學,可能需要大量口罩,郭洪虎和妻子馮洪美商量想捐贈一些口罩。但考慮質量好的口罩眼下確實不好買,就在網上買了2600元、258瓶洗手液體送到學校,辰風小學周校長和陳校長對此表示萬分感謝。43歲的馮洪美和丈夫郭洪虎夫婦雖然都是憨厚朴實的農民,但在國家有難之際卻心有大愛,盡到了一個國家公民應有的社會責任。

生活即教育!疫情下,農民夫婦用實際行動給孩子上了生動的一課

隨著武漢疫情的爆發,來著各省市的醫療救援隊相繼奔赴一線,來著四面八方的救援物資也陸續發往武漢。此刻,馮洪美夫婦覺得應該做些什麼了。他們先是聯繫天津市紅十字會,想捐一些錢到武漢,可打了幾次電話都沒聯繫上。後來,通過村婦聯,向天津市婦女兒童基金會給武漢捐款3000元。隨後,他們又響應北辰區紅十字會和村委會號召,又相繼捐了2000元和2400元。

生活即教育!疫情下,農民夫婦用實際行動給孩子上了生動的一課

疫情防控期間,口罩成了人們急於購買的硬通貨。聽朋友講,大張莊鎮派出所的公安幹警們的口罩緊張,夫婦倆便通過朋友圈聯繫了300個N95口罩捐贈給公安幹警。接著,夫婦倆又花了14000元買了1000個口罩送給大張莊政府、小區物業和居民。為了響應國家號召,各地醫療隊陸續奔赴武漢一線。馮洪美夫婦聽說北辰中醫院支援武漢救援隊急需保暖棉衣、棉褲,便通過各種渠道和關係,為醫療隊員們每人送去一條羽絨棉褲和發熱背心。

生活即教育!疫情下,農民夫婦用實際行動給孩子上了生動的一課

在天津各個社區實施疫情防控措施後,身為村委會成員的郭洪虎自然擔當起小區的防控職守工作。因為有些年輕的志願者不願意早起,他就把自己的工作調到早晨。而隨著企業的陸續開工,志願者少了,還在上學在家的兒子就報名志願者,擔負起晚上的執勤任務。在支援疫情防控期間,馮洪美夫婦捐款捐物總計3萬多元。作為一對普普通通的農民夫婦,這些錢或許能給他們帶來很好的生活享受,可馮洪美說,能為國家疫情防控出一份力,心裡舒服。這樣做,也是要給孩子們做個示範和表率!

生活即教育!疫情下,農民夫婦用實際行動給孩子上了生動的一課

馮洪美夫婦有三個孩子,而且都在上學。自從夫婦倆當了志願者,兩口子就不得不跟家裡的老人和孩子們分開住,夫婦倆每天除了義務執勤,還要照顧他們的生活。老人和孩子們生活上缺啥了、想吃啥了,他們就買好後放在老人和孩子們的房門口,然後把垃圾丟拿走丟掉。涓涓細流,匯成汪洋大海。支援抗疫,或許他們的捐助微不足道,但他們心有大愛,在國家、民族危難時刻,做出了一個普通公民應盡的責任。

生活即教育!疫情下,農民夫婦用實際行動給孩子上了生動的一課

因為疫情防控執勤,夫婦倆對孩子們的學習都疏於督促,但他們卻用另一種方式代替了對孩子們的教育。兒子是社區的疫情防控志願者,小女兒也擔當起班裡的疫情防控宣傳員,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他們也會像他們的爸爸媽媽那樣,成為一個有擔當、有社會責任感的人。疫情下,農民夫婦用實際行動給孩子上了生動的一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