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卫军第十一"北欧"志愿装甲掷弹兵师——国会大厦最后的精锐

北欧"师于1943年初组建,其主要成员由挪威军团和丹麦自由兵团的老兵组成,都是非德国籍的日尔曼族人。师长是由舒尔茨中将担任,他的前职是“维京”师的“北欧”团的团长。

党卫军第十一

党卫军中的丹麦志愿兵高举着“丹麦”自由军团的旗帜举行宣誓仪式


在1943年8月28日,北欧"师被派往克罗地亚和铁托的游击队交战,在3个月的残酷而又血腥的激战后,该师又被被部署在了列宁格勒前线的奥拉宁堡地区。

党卫军第十一

弗里兹·冯·舒尔兹


在1944年1月,苏军在列宁格勒前线发动大规模攻势,德军部队在惨烈的战斗中蒙受了严重损失,被迫向西撤退。

党卫军第十一

纳尔瓦地区的“北欧”师士兵


“北欧”师则负责掩护主力部队,一直从列宁格勒边打边退到爱沙尼亚——纳尔瓦地区的坦能堡防线,并在此坚守了近两个月时间,但在战斗中,舒尔茨中将阵亡,由约阿希姆·齐格勒少将接任师长。

党卫军第十一

坦能堡防线的“北欧”师士兵


到1944年9月中旬时,“北欧”师放弃坦能堡防线,奉命向拉脱维亚撤退,在库尔兰桥头堡建立防御阵地中,并再次坚守到1945年初,但在苏军毁灭性的打击下,德军防线全部崩溃,“北欧”师被迫在里堡登船,并沿海路撤回到了德国本土。

党卫军第十一

约阿希姆·齐格勒


在1945年3月,“北欧”师退守到柏林的东北方向,同年4月,苏军发动了“柏林战役”,超过250万的士兵朝第三帝国的首都发起了进攻。

党卫军第十一

苏联装甲部队


当时的德军只有80万人左右,冲锋队和参军的平民就占了一半,而柏林市区的守军只有十万人左右,其中就包括“北欧”师。

在4月25日,苏军已经推进到柏林城区,“北欧”师的师长齐格勒已经毫无斗志,只想着跑,所以由克鲁肯贝格少将接管了他的职务,成为代了师长。

党卫军第十一

T-34坦克攻入柏林市区


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克鲁肯贝格进行了一系列的反击,但只有一次成功,暂时的延缓了苏军的攻势,不过在4月27日,苏军重新发动了攻势,德军防线全部被压缩在了国会大厦、帝国总理府等地方。

党卫军第十一

“柏林街道上,北欧”师被击毁的装甲车


4月30日,希特勒自杀的消息传来,克鲁肯贝格命令“北欧”师全体向外突围,但守在国会大厦1000“北欧”师残部却没有撤离,他们与其他党卫军部队的500名士兵从外围一直守到大厦内部,没有一个人投降,全部战斗到了最后一刻。

党卫军第十一

苏军对德国国会大厦发起冲锋


而另一边的突围部队则损失惨重,师长齐格勒和剩余大部分成员阵亡,只有极少数的士兵突围成功,抵达易北河附近的盟军占领区,并向美军投降,而指挥官克鲁肯贝格在柏林躲藏了一周,还是被苏军抓获,从此了无音讯。

党卫军第十一

党卫军士兵


在战争期间,大约有7800名的丹麦志愿兵和3800名挪威志愿兵,在德国国防军和党卫军中服役,其中绝大多数服役于党卫军“北欧”师,而他们只有少数成功回国,大部分都战死在了柏林。

党卫军第十一

“北欧”师标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