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頭:抗擊疫情 金鳳人才在行動

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疫情發生以來,汕頭市各行各業的專業人才,特別是廣大醫務人員、科研人員、工程技術人員,都聞令而動,發揮他們的專業特長和經驗,全力抗擊疫情。他們中,不少是汕頭的“金鳳人才”。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線專業人才舍小家顧大家,守護群眾健康安全的事蹟。

汕頭:抗擊疫情 金鳳人才在行動

來自湖北鄂州的李濤,是醫學博士,現在是醫院感染性疾病科副主任醫師,也是汕頭第一批援助湖北的隊員之一。在武漢漢口醫院,李濤和同事們奔波在病患之中,每個班次雖說是4個小時,但從事前消毒、穿防護服,到交接班,一個班次下來得六七個小時,因此,大家上班提前、下班拖後都是常態。不過,大家始終士氣高漲,科學救治、用心關懷。當地也捷報頻傳,入院患者越來越少,出院人數越來越多。

汕大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感染性疾病科副主任醫師李濤說,“我們的病區早期的時候有70多張床位,也收治了70多名病人,現在就出現了床位等人的現象,現在只有30多名病人了。非常好的一個現象,這說明了病人數明顯下降,這是一個很好的現象,應該說是曙光在前了。”

汕頭:抗擊疫情 金鳳人才在行動

汕頭:抗擊疫情 金鳳人才在行動

在病區裡,李濤他們與患者,親如家人,相互信任。有一對感染新冠肺炎的八旬夫婦治癒出院,考慮到兩位老人年紀大了,外面天冷,大家就從病房一路護送他們到出租車上。

汕大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感染性疾病科副主任醫師李濤說,“都80多歲,老爺爺病情比較輕,老奶奶病情重一些,老爺爺就經常半夜兩三點跑到監護室去給老奶奶蓋上被子。當時他們晚輩都以為這次老奶奶沒辦法挺過去,沒想到後來還能完全康復,生活都能完全自理,非常感謝我們。”

汕頭:抗擊疫情 金鳳人才在行動

汕大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呼吸內科二科主任鄭小河、心臟重症監護室副主任醫師潘紅星等,也是汕頭援助湖北的醫療隊員。眼下,他們跟李濤一樣,衝鋒抗疫最前線,用專業與敬業,日夜與病魔作鬥爭。雖然艱辛疲累,但他們無怨無悔,病人康復出院就是對他們的最好回報和鼓勵。

汕大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副主任醫師潘紅星說,“我們都穿著紙尿褲,小時候沒穿紙尿褲,長大了反而要穿。”

汕大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支援湖北醫療隊臨時黨支部書記、醫療隊隊長鄭小河說,“某某病人有好轉,某某病人能出院了,這是我們最開心欣慰的消息,(還有)看到每天的數據都在下降,在好轉,這是最鼓舞,最開心的消息。”

汕頭:抗擊疫情 金鳳人才在行動

而在汕頭,汕大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是我市新冠肺炎患者的定點收治醫院之一,各科室也都在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而努力。其中,感染管理科作為防控重點單位,全科人員從過年前就加班加點,修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應急工作預案,做好方案的演練和落實,同時,在短時間內就制訂出工作人員穿脫防護用品,以及電梯、病房消毒等的流程,築起預防交叉感染的“防火牆”。

汕大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感染管理科副科長許桂華說,“我們要定這些指引,還有監督培訓到他們每一個人都過關。這實際上也是給大家一種信心,也是保證醫務人員的戰鬥力,可持續來抗疫,不會導致感染而減員。”

汕頭:抗擊疫情 金鳳人才在行動

與此同時,急診科近百名醫務人員則扛起“預檢門診”和“發熱門診”重任,與病毒“短兵相接”,守護健康的第一道防線。

汕大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急診科主任陳英傑說,“我們發熱門診的醫生和護士都比較累,每天都穿著防護服,不能上廁所,特別是夜班,從晚上12點到第二天凌晨,根本就沒辦法睡覺,他們雖然累,但沒有人有怨言。因為我們是一線人員,這個責任是我們的,所以責任在肩上,我們就有義務去完成。”

汕頭:抗擊疫情 金鳳人才在行動

疫情當前,我市醫療領域的專家人才表現出了捨我其誰、敢於擔當的魄力,正是他們的無私付出,才換來百姓的健康和安全,讓我們向他們致敬!

汕頭:抗擊疫情 金鳳人才在行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