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遊記之九尾聲,遊秦陵地宮仿真館

早飯完畢,各自收拾好自己的行囊,登車出發。今天遊覽的行程最為寬鬆,只去一個景點—秦陵地宮仿真館。開始我心中還暗自納悶,秦陵地宮不是還沒有挖掘嗎?這又是哪門子的地宮呢?

停車後走景點正門,“秦陵地宮”四個金色大字赫然在目,細觀之,見下面“仿真館”三個銀色小字,方才恍然大悟,疑慮頓消。

西行遊記之九尾聲,遊秦陵地宮仿真館

(秦陵地宮)

這點誠信還是要有的,賺錢的急切心情可以理解,但愛財也要取之有道。

走進展館,見大廳正中是一面屏風,上書“陵園風光 地下皇宮 上具天文 下具地理 始皇棺寢 死乃如生 一覽奧秘 回味無窮”。

西行遊記之九尾聲,遊秦陵地宮仿真館

(前言)

轉視屏風後,輯錄《史記˙秦始皇本紀》。

西行遊記之九尾聲,遊秦陵地宮仿真館

(背面文字)

既無逗號,又無句號。仔細辨讀,方解其意。“始皇初即位,穿治酈山,及並天下,天下徒送詣七十餘萬人,穿三泉,下銅而致槨,宮觀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滿之。令匠作機弩矢,有所穿近者輒射之。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

轉身是展牆,介紹了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的偉大成就,統一文字、統一錢幣、統一度量衡、統一軌距等等。

秦陵地宮,是根據上面司馬遷《史記》中的這些記載和有關歷史資料而建成的,分地上、地下兩部分。

一行人先隨導遊參觀了地上部分。陵園佈局用大型沙盤復原了秦陵封土、城牆、城門、陵寢、陪葬坑等建築物。展廳昏暗,小燈明滅,萬物死寂,宛如置身陰曹地府。

內城被一條東西向的隔牆分為南北兩個部分,南部主要是陵墓的封土,北部又分為東西兩部分,東部為陪葬區,是秦始皇的12個兒子和10個公主;西單元為秦始皇的寢殿,供奉秦始皇的靈位和遺物,北邊為祭奠活動指揮部和文武百官休息的場所。

外城四周是壁畫和雕塑。北面展示了秦北擊匈奴,公子扶蘇、蒙恬建造長城的場景;東面展示了秦兵馬俑的製作過程,塑模結合、分件製作、組裝套合、爐窯燒製、修整彩繪的過程;南面反映了當年修建秦始皇陵園的施工場面;西面展示了秦先民建造秦宮殿的情景。

隨了導遊,踏著窄仄的樓梯,穿過長長的墓道,深入到仿真墓室。

墓室正中底部為秦時版土沙盤。秦時的國界用斷續紅線表示,36個紅點表示秦時設置的36郡。大秦版土之上的江河中,有一條龍舟,秦始皇的棺槨就在龍舟之上。棺槨四角有四盞人魚膏燈長明不滅。

墓室四周,用蠟像雕塑與壁畫相結合,再現了秦始皇生前的一些重要活動場景。

北邊是秦都咸陽宮殿,它高大雄偉、富麗堂皇,它是秦始皇處理政務、面訓百官、會見外國使者的地方,荊柯刺秦的事件就發生在這裡。

東邊是秦始皇登基的場景,宮內張燈結綵,熱鬧非凡。莊嚴雄偉的登基臺上,秦始皇高居正中,身著袞服,頭戴冕旒,躊躇滿志,雄視天下,即將大展宏圖,氣吞萬里。何等的威嚴,何等的氣派,何等的神氣,何等的抱負。

南面是秦始皇出巡的場景,秦始皇一生都在尋求長生不老之藥,此次出巡,秦始皇身染重病,七月到達沙丘,秦皇駕崩。

墓室頂部,是藍色的蒼穹,天幕上星光閃熠,火紅的太陽和銀白色的月亮晝夜交替,白雲朵朵,千載悠悠,構成了一幅美妙的天空圖。天頂上還有伏羲女媧、夸父追日、后羿射日等動人的民間傳說。據說伏羲女媧,這對兄妹結成了眷侶,世代繁衍,才有了今天的華夏民族。

秦陵地宮仿真館,綜合運用聲、光、電等現代科學技術和雕塑、美術、古建等多種藝術手法,讓遊客對秦始皇陵有了初步瞭解,也激發了人們對秦陵更多的遐想。

9點鐘,遊覽完畢。

回想此次西安之旅的4天行程,確切地說只有2天多的參觀時間,只不過是走馬觀花。此行對西安悠久深厚的歷史底蘊,博大精深的關中文化的瞭解也難免是管中窺豹,掛一漏萬,還遠遠不夠。想到此時就要打道回府了,心中還是頗有幾分不捨。

西行遊記之九尾聲,遊秦陵地宮仿真館

(左黃河右秦嶺)

西行遊記之九尾聲,遊秦陵地宮仿真館

(東出潼關)

西行遊記之九尾聲,遊秦陵地宮仿真館

(逢山開道)

兩岸山嶺攔不住,眾人已自關中還。唯盼將來有緣日,再遊古都更酣然。

回憶這次西安之旅的4天行程,確切地說只有2天多的參觀時間,只不過是走馬觀花,西安深厚的底蘊,博大精深的文化,難免掛一漏萬,我瞭解得還遠遠不夠。想到此時就要打道回府了,心中還是頗有幾分不捨。

若有緣,待來日,再暢遊古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