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游记之九尾声,游秦陵地宫仿真馆

早饭完毕,各自收拾好自己的行囊,登车出发。今天游览的行程最为宽松,只去一个景点—秦陵地宫仿真馆。开始我心中还暗自纳闷,秦陵地宫不是还没有挖掘吗?这又是哪门子的地宫呢?

停车后走景点正门,“秦陵地宫”四个金色大字赫然在目,细观之,见下面“仿真馆”三个银色小字,方才恍然大悟,疑虑顿消。

西行游记之九尾声,游秦陵地宫仿真馆

(秦陵地宫)

这点诚信还是要有的,赚钱的急切心情可以理解,但爱财也要取之有道。

走进展馆,见大厅正中是一面屏风,上书“陵园风光 地下皇宫 上具天文 下具地理 始皇棺寝 死乃如生 一览奥秘 回味无穷”。

西行游记之九尾声,游秦陵地宫仿真馆

(前言)

转视屏风后,辑录《史记˙秦始皇本纪》。

西行游记之九尾声,游秦陵地宫仿真馆

(背面文字)

既无逗号,又无句号。仔细辨读,方解其意。“始皇初即位,穿治郦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馀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

转身是展墙,介绍了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的伟大成就,统一文字、统一钱币、统一度量衡、统一轨距等等。

秦陵地宫,是根据上面司马迁《史记》中的这些记载和有关历史资料而建成的,分地上、地下两部分。

一行人先随导游参观了地上部分。陵园布局用大型沙盘复原了秦陵封土、城墙、城门、陵寝、陪葬坑等建筑物。展厅昏暗,小灯明灭,万物死寂,宛如置身阴曹地府。

内城被一条东西向的隔墙分为南北两个部分,南部主要是陵墓的封土,北部又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为陪葬区,是秦始皇的12个儿子和10个公主;西单元为秦始皇的寝殿,供奉秦始皇的灵位和遗物,北边为祭奠活动指挥部和文武百官休息的场所。

外城四周是壁画和雕塑。北面展示了秦北击匈奴,公子扶苏、蒙恬建造长城的场景;东面展示了秦兵马俑的制作过程,塑模结合、分件制作、组装套合、炉窑烧制、修整彩绘的过程;南面反映了当年修建秦始皇陵园的施工场面;西面展示了秦先民建造秦宫殿的情景。

随了导游,踏着窄仄的楼梯,穿过长长的墓道,深入到仿真墓室。

墓室正中底部为秦时版土沙盘。秦时的国界用断续红线表示,36个红点表示秦时设置的36郡。大秦版土之上的江河中,有一条龙舟,秦始皇的棺椁就在龙舟之上。棺椁四角有四盏人鱼膏灯长明不灭。

墓室四周,用蜡像雕塑与壁画相结合,再现了秦始皇生前的一些重要活动场景。

北边是秦都咸阳宫殿,它高大雄伟、富丽堂皇,它是秦始皇处理政务、面训百官、会见外国使者的地方,荆柯刺秦的事件就发生在这里。

东边是秦始皇登基的场景,宫内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庄严雄伟的登基台上,秦始皇高居正中,身着衮服,头戴冕旒,踌躇满志,雄视天下,即将大展宏图,气吞万里。何等的威严,何等的气派,何等的神气,何等的抱负。

南面是秦始皇出巡的场景,秦始皇一生都在寻求长生不老之药,此次出巡,秦始皇身染重病,七月到达沙丘,秦皇驾崩。

墓室顶部,是蓝色的苍穹,天幕上星光闪熠,火红的太阳和银白色的月亮昼夜交替,白云朵朵,千载悠悠,构成了一幅美妙的天空图。天顶上还有伏羲女娲、夸父追日、后羿射日等动人的民间传说。据说伏羲女娲,这对兄妹结成了眷侣,世代繁衍,才有了今天的华夏民族。

秦陵地宫仿真馆,综合运用声、光、电等现代科学技术和雕塑、美术、古建等多种艺术手法,让游客对秦始皇陵有了初步了解,也激发了人们对秦陵更多的遐想。

9点钟,游览完毕。

回想此次西安之旅的4天行程,确切地说只有2天多的参观时间,只不过是走马观花。此行对西安悠久深厚的历史底蕴,博大精深的关中文化的了解也难免是管中窥豹,挂一漏万,还远远不够。想到此时就要打道回府了,心中还是颇有几分不舍。

西行游记之九尾声,游秦陵地宫仿真馆

(左黄河右秦岭)

西行游记之九尾声,游秦陵地宫仿真馆

(东出潼关)

西行游记之九尾声,游秦陵地宫仿真馆

(逢山开道)

两岸山岭拦不住,众人已自关中还。唯盼将来有缘日,再游古都更酣然。

回忆这次西安之旅的4天行程,确切地说只有2天多的参观时间,只不过是走马观花,西安深厚的底蕴,博大精深的文化,难免挂一漏万,我了解得还远远不够。想到此时就要打道回府了,心中还是颇有几分不舍。

若有缘,待来日,再畅游古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