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搖滾紀錄片,籌備2年卻僅上映1晚


《Spirits in the forest》紀錄片在巡演結束一年後、2019年11月21日公映,

投放到全球2800座影院中,但是僅上映一晚。


這部紀錄片對於Depeche Mode來說顯然是不計成本的,而能在第一時間通過公映觀看到這部影片的觀眾,不消說絕對是樂隊的真愛粉,想象一下在世界的各個角落,素昧平生的人們在那一晚因Depeche Mode而產生某種連接,而這些連接起來的數萬粉絲,則由影片裡的6位主角作為代表,道出他們人生中的“Depeche Mode故事”。


這部搖滾紀錄片,籌備2年卻僅上映1晚


這6位主角是從上文提及的“粉絲佔領Facebook Campaign”中甄選出的,他們不僅作為視點人物參與了紀錄片的拍攝,還去參加了柏林的終場演出。攝製團隊為此跨越蒙古、哥倫比亞、羅馬尼亞、法國、美國和德國共6個國家,在導演Anton那擅長捕獲搖滾樂人冷峻面容的鏡頭中,6位粉絲因Depeche Mode而改變並連接在一起的人生卻是生動不已。


這部搖滾紀錄片,籌備2年卻僅上映1晚


02

音樂帶他們飛出地緣的藩籬


這部搖滾紀錄片,籌備2年卻僅上映1晚

△No.1 來自蒙古的粉絲Indra


22歲的Indra是6位粉絲中年紀最小的一位,她出生並生活於蒙古國首都烏蘭巴托。


在她作為影片開場人物的那幾分鐘裡,除了她擺弄的那些封套已經泛起毛邊的Depeche Mode唱片之外,她所居住的公寓裡幾乎沒有西方流行文化駐留過的痕跡——綠色的牆皮,磨出鏽斑的暖氣片,錫皮暖水瓶,牆上的黑白相片,一切都帶有蒙古計劃經濟時期的印記。Indra與年邁的祖母一起在這棟公寓裡生活了22年,如無意外,老人希望在此生活到最後一刻。

這部搖滾紀錄片,籌備2年卻僅上映1晚


Depeche Mode第一次進入Indra的世界時她只有8歲,往後的暑假裡她每次都會聽著Depeche Mode的歌隨家人進入草原。她聽的是什麼?是《Enjoy the Silence》的空寂,還是《Somebody》的純然深情?在天地交匯處,年輕的蒙古族女孩凝神其間。


這部搖滾紀錄片,籌備2年卻僅上映1晚


Indra對Depeche Mode的印象是一步一步加深的。從只聞其聲,到繼父指著電腦上的演出視頻,告訴她誰是合成器的操盤手Andy Fletcher,誰是創作主腦Martin,誰是主唱Dave;從不解其意,到學會英語聽懂Dave高唱之事,她在不斷地與他們重新連接。


影片中,Indra站在烏蘭巴托成吉思汗騎馬像前,用流利的英語向歐美遊客介紹歷史風貌,旁白裡她的語音響起:她曾夢想成為歌手,但現在從事著這份導遊的工作,並無任何卑怯,她的蒙古族外貌下已然有了西方文化和高等教育塑造出的自信。


這部搖滾紀錄片,籌備2年卻僅上映1晚


如果將影片中Indra的許多片段單獨剪輯出來,很難將它們和Depeche Mode聯繫上,事實上Indra成長的整個環境——那棟老舊公寓,馬背上的假期,這些似乎都和Depeche Mode合成器裡的“時髦”世界並不相干。音樂對Indra的影響抹去了地緣、出身和文化符號設下的界限,讓她的內心世界從那棟斑駁的綠色公寓裡向著廣闊外界延伸。


這部搖滾紀錄片,籌備2年卻僅上映1晚

△No.2 來自羅馬尼亞的粉絲Cristian


1989年,Depeche Mode的曠世傑作《Personal Jesus》問世,隨後一年,樂隊發行了迄今為止商業上最成功的專輯《Violator》。


影片的第二個故事中,羅馬尼亞粉絲Cristian回憶起年少的自己在首都布加勒斯特與樂隊的“邂逅”。在那個東歐經歷劇變的年代,歐美流行音樂在羅馬尼亞只能通過Bootleg私制唱片的形式在地下市場流通。音樂不是能在陽光下大肆欣賞的藝術,Cristian的父母在廚房偷偷播放唱片,音量必須控制在一牆之隔就無法聽清的程度。


這部搖滾紀錄片,籌備2年卻僅上映1晚

△《Violator》專輯封面


直到局勢開明,Depeche Mode的《Worlds in My Eyes》和《Personal Jesus》第一次通過羅馬尼亞的電臺播出,那盤旋上升的絕妙合成器音色在耳間跳動,對於只能一窺地下唱片之禁忌魅力的羅馬尼亞年輕人,等同於只看過盜版Mp4電影的鄉鎮青年終於一睹imax 3D的魔力。


這部搖滾紀錄片,籌備2年卻僅上映1晚


來自蒙古的Indra和羅馬尼亞的Cristian,他們在學會英語之前,都不明白歌詞的含義,Depeche Mode對他們的“第一次打開”是純音樂性的,面對歌詞從不解其意到演唱會現場自然的跟唱,這是音樂對一個樂迷的“第二次打開”。


03

音樂讓他們與孩子緊密相連


這部搖滾紀錄片,籌備2年卻僅上映1晚

△No.3 來自法國的粉絲Carine


Carine與兩個女兒居住在法國佩皮尼昂,面對導演的鏡頭,她講述了一段令人心碎的往事。


25歲時,Carine遭遇了一場嚴重的車禍,車禍造成了失憶和漫長的抑鬱症,她想不起自己是誰,也認不出身邊任何一個人包括最親的家人,“就像陷進一個洞窟之中。”在病房裡,父母試圖用照片、書籍等物件來喚起Carine的回憶碎片,但她的海馬體仍舊像失去信號的有線電視一樣——除了Depeche Mode當她再一次聽到他們的歌時,她脫口而出的第一句話是:“Hey,I know it, I loved that.”


這部搖滾紀錄片,籌備2年卻僅上映1晚


那是怎樣的一個瞬間?有一種無法名狀的感情從空白之中被喚醒,那純粹的喜愛甚至不需要回憶為之佐證。在6位粉絲當中,導演給予Carine的鏡頭最為柔和,命運給了她一道殘酷的傷痕,但她選擇接受25歲後重啟的人生,就像接受Depeche Mode再一次成為她生命的一部分。


這部搖滾紀錄片,籌備2年卻僅上映1晚


影片中的Carine身上已經看不到太多曾經遭受過的苦難。她帶著兩個小女兒逛唱片行,兩個孩子非常自然地接受媽媽給她們挑選Depeche Mode的唱片。母女三人在臥室的床上對著電視又唱又跳:“I Just Can’t Get Enough”。孩子們對Depeche Mode童真般的喜愛,又何嘗不是Carine丟失回憶的最好延續?


這部搖滾紀錄片,籌備2年卻僅上映1晚

△No.4 來自哥倫比亞的粉絲Dicken


Mute唱片在2005年為Depeche Mode推出過一首先行主打歌《Precious》。這首歌講述的是樂隊成員Martin Gore與前妻那段失敗婚姻的回憶,這段婚姻磨滅了兩人的愛情也給孩子們留下傷害。因此,《Precious》雖然依然由Dave來演唱,但歌詞卻極力訴說Martin心中的悔痛。


不知道是不是導演有意為之,影片中出現的家庭都是殘缺的,法國媽媽的丈夫沒有出現在影片中,來自哥倫比亞的樂迷Dicken,與妻子離異,兩個孩子定居在邁阿密。《Precious》強烈共鳴著他們內心脆弱之處,在柏林終場演唱會現場,暮色掩護下,Dicken在全場《Precious》的合唱聲中淚流滿面。


這部搖滾紀錄片,籌備2年卻僅上映1晚


Dicken認為,Depeche Mode是他和孩子們之間的連接。與妻子分居時,女兒7歲兒子4歲,他決定用一種特殊的方式來彌補失敗的婚姻帶給孩子們的傷痛。他帶著孩子們一起翻唱Depeche Mode的老歌,用的樂器都是兒童電子琴、手鼓、沙錘,甚至是空水瓶。


這部搖滾紀錄片,籌備2年卻僅上映1晚


從第一支歌《Shake the disease》發佈到網絡上開始,他們越唱越多,直到2012年,這支家庭翻唱樂隊正式定名為DMK(Depeche Mode Kids), 開始被媒體廣泛報道,甚至收到了去音樂節的演出邀約。


雖然出名並不在Dicken的預料和掌控之中,但對他來說重要的是能以這種方式參與到孩子們的成長過程中,孩子們也認可並追隨他的音樂愛好,這就足夠了。


這部搖滾紀錄片,籌備2年卻僅上映1晚


04

音樂是他們內心的慰藉


這部搖滾紀錄片,籌備2年卻僅上映1晚

△No.5 來自德國的粉絲Daniel


夜色於林中降下,Depeche Mode開始演唱他們的名曲《Walking in My Shoes》,舞臺背投裡,高挑的男演員打扮出女裝扮相。蒙太奇一轉,生活在德國的粉絲Daniel將自己的故事投射在了這首歌上。


Daniel出生在巴西一個傳統的天主教家庭中,用他的話來說,“人生處處都被規劃好”:學習、工作、結婚、生子,但他常常覺得自己與這周圍人習以為常的生活方式格格不入,里約的年輕人都喜歡週末去海灘放鬆,但他不喜歡。他總有一種“生活在別處”的感覺。


這部搖滾紀錄片,籌備2年卻僅上映1晚


Daniel的內心撕裂來源於他對自我的認知。影片中,他袒露身為同性戀生活在一個傳統家庭中的掙扎,他父親的兄弟,也就是Daniel的教父死於HIV,Daniel因此選擇深櫃。但是他說,“父母其實什麼都知道”,媽媽一個電話就讓他卸下了偽裝。現在,Daniel和丈夫生活在柏林,父母通過視頻通話和他們聯繫,Daniel的選擇最終被家人所認可並支持,更重要的是,他對自我的堅持。


這部搖滾紀錄片,籌備2年卻僅上映1晚


鏡頭切給柏林演唱會現場,Dave高唱“Try Walking in My Shoes”。若不解其意,《Walking in My Shoes》大概在Depeche Mode的代表作裡顯得過分詭秘,但那道鋼琴走吉他效果器的編曲勇氣,分明是屬於所有那群和普通人“不一樣”的樂章,暗藏玄機。


這部搖滾紀錄片,籌備2年卻僅上映1晚

△No.6 來自美國的Liz


在以上5位粉絲的國家裡,搖滾樂和跳舞音樂都不是主流的生活方式,只有來自美國的Liz生活在一個流行音樂遍地開花的社會。但要在美國刻板的社會印象中堅持自己的音樂喜好也並不容易。


比如大部分人會覺得Hip-hop屬於非裔美國人,而非裔美國人就只能喜歡Hip-hop,但是Liz偏偏是“異類”,身為非裔美國人,她喜歡來自英國的Depeche Mode。


Depeche Mode的音樂,唱的就是Liz的整個生活。雖然在影片中,Liz和兩個兒子其樂融融,他們甚至能像朋友一樣坐在餐桌前討論紐約地下搖滾的門類起源,但這個家庭也一度面臨破裂。


這部搖滾紀錄片,籌備2年卻僅上映1晚


乳腺癌蠶食著Liz的生命,在接受放療期間,已經與她形成默契的醫生會在一旁播放Depeche Mode的音樂。有朋友問她,“為什麼要把你愛的東西和如此痛苦的事情聯繫起來?”《Precious》的音樂響起,Liz說,這至少讓她感覺自己除了是癌症病人之外,還有另外的人生。


這部搖滾紀錄片,籌備2年卻僅上映1晚

△Liz在柏林終演現場極度忘我


尋常如我們,不太可能體驗《Spirits in the forest》中6位Depeche Mode粉絲如此撕裂的人生,無論是經歷車禍失憶,還是在癌症放療期間醫生為你播歌,說到底都是生活之苦,如果紀錄片淪為粉絲賣慘,那麼樂隊和導演絕對搞錯了立意。


我們都想看到的是,Depeche Mode最終為所有人帶來一場美好聚會,每個人都聽到自己的心頭所愛,即使是一首翻唱也有另一個像我一樣心潮湧動的人。


就好像無論Depeche Mode如何轉型,最後讓所有人都跳起舞來的,都是那首如此純粹的《Just Can’t Get Enough》。


這部搖滾紀錄片,籌備2年卻僅上映1晚


-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