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女》紀錄片


《剩女》紀錄片

看完真的覺得很現實,很現實的環境。

開篇以主人公之一和婚介公司的對話開始,主人公表達了自己的婚戀要求“尊重女性”(其中或許包括不生孩子)我覺得她並不是不想生孩子,只是希望一切水到渠成,而不是變成一個逼迫她的理由。婚戀公司告訴她“不要覺得我很年輕,我狀態很好,我外形很好”那是錯的,你不年輕,你也不漂亮。她像把人物品化了,你不要有這麼多要求!你的想法不對!趕緊找個適合的嫁了就對了!

我原本以為主人公是個很強勢的人,沒錯,她在聚會上面對友人評論家庭對自己的壓力的時侯,她強硬的表示“大家都很自由,但是並不能說難聽的話”來維護自己的家人,即使在那個農村家裡,全家逼婚讓她流下眼淚,嚎啕大喊。我也能理解,家人的做法,因為我就聽到過奶奶和媽媽評論哪一家的閨女還沒有嫁出去,有個名詞稱呼我忘記了,但是絕對不好聽,還稱全是她媽媽的錯。我不能理解,但我也不去辯駁。主人公去各個地方想盡辦法找相親對象,全都沒有成功。和一個相親對象聊天時,對方問她是哪裡的,儘管對方都知道是一個城市的人,她第一反應還是有些猶豫。她自卑嗎?我不知道。當談到大男子主義,她說她不希望,而男子表示,他可能會的。結果可想而知。

主人公找心理醫生,她形象的把現在的處境描述了出來,她覺得自己戰勝了,但那是她一個人的勝利,她像溺水一樣,只有跑到岸上才是安全的。她一邊戰鬥一邊撤退,那個在夜店蹦迪的感覺,我深深的感受到了她的壓抑痛苦。最終,她決定去法國留學。

臨走他的父親對她說的話是最讓我感觸的話“家裡沒有兒子 別人都看不起他 他就要證明他閨女比兒子都強”一樣的話 自我懂事至今聽過無數遍,也改變了我,壓抑,不會和父母交流,自卑,敏感的要命。剩女也讓我有些焦慮,因為雖然我19但是我不敢去接觸戀愛。同樣一直的話“家庭條件好的 本地的不能跑遠了”深深禁錮住了我,讓我不敢去邁出第一步。好想什麼都不去想的談一場戀愛,不然我覺得我最後也會走上相親的那個舞臺。最後,她很厲害,那個法國留學的她完全不一樣了,自由,放鬆,最終更是找到了自己的幸福,一位外國的男朋友。用自己賺的錢,往前走,我跟佩服她。也一樣她能幸福下去,做自己。

第二位主人公,不到30歲,也在忙著相親。她坦言不是找不到,是媽媽的要求太高,而她百分之八九十會聽媽媽的。為什麼?心理醫生讓她閉上眼,回想兩三歲的畫面,她不聽媽媽的話,媽媽就走了,也不讓她哭,她流淚了。她說她看到了那個小女孩,好心疼她。她曾試圖和表達對媽媽的埋怨,母女倆不歡而散。也有一部分原因是表達方式的問題吧。可見,一個行為,一句話,對一個孩子的影響有多大。等長大,那種我明知道不對,卻無力掙脫的感覺。我知道即使我選擇了什麼不符合媽媽要求的,最終也是我勝利,可是我不想讓她難受。

第三位主人公,大學教授,女強男弱,女大男小。在一年內飛快的完成了換工作,結婚,懷孕。她描述的前後生活,婚前是豐富多彩的,是interesting,婚後是boring但確是幸福的。彈幕說完全看不到她對老公的愛,我不予評論。但她確實到了一個安全的環境,不用受自己高齡的困擾,不用受來自社會的看法。

現在儘管中國男女平等方面有很大進步,但在還是有人深受其害。我想等我教育我的孩子的時候,我一定會讓她成為一個自信,有勇氣的人。我不會讓她揹負很多,而是讓她自由選擇。

最後,為什麼只有精子庫,沒有卵子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