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子穗為什麼小?該怎麼辦?

海濤


稻子穗小,說明已經水稻抽了穗,每畝有多少穗以及每穗有多少粒稻穀已經定型,稻穀的產量上限也基本確定了,因為產量構成因素中單位面積總粒數與產量相關性最密切,貢獻也是最大。建議做好後期的水分管理(乾乾溼溼到成熟),在齊穗至乳熟期可噴施磷酸二氫鉀,促進水稻灌漿,提高稻穗的結實率和籽粒的飽滿度,降低減產的損失。

稻子穗為什麼小?該怎麼辦?

1、施用控旺劑不當。過量施用多效唑、含有控旺劑的產品,會導致禾苗嚴重矮化,抽出的稻穗很短。記得在2017年有一位農戶在晚稻秧苗期使用過多效唑,在分櫱期又實用了促發蔸、抗倒伏的產品(含控旺劑),禾苗比旁邊的田塊要矮上好多,後面打了赤黴素也沒有補救過來,至抽穗後去田間觀察,稻穗估計也就正常稻穗一半的長度,產量損失30%-50%左右。因此,水稻控旺不是越矮越好,一定要按照產品說明使用!

2、水稻品種的原因。有的品種稻穗比較短小,如美香佔2號的稻穗長20.6-21.1釐米(每穗總粒數108-120粒),隆兩優534的稻穗長23.9釐米(每穗總粒數192.5粒);早稻的稻穗比中晚稻的稻穗要小,加之栽培管理不當(如肥力條件差),很容易出現水稻的稻穗小的情況。建議根據品種特性制定相應的栽培管理措施,加強田間管理。

3、秧齡過長導致早穗或生育期提前,水稻移栽要適齡秧苗,秧齡過大後移栽會影響水稻分櫱,也會影響水稻的幼穗分化,甚至出現早穗,早穗的禾苗一般穗子比正常稻穗小。因此,水稻移栽根據種植時間合理安排播種期,培育適齡壯秧,為水稻高產打下基礎。

4、栽培管理不當,常見的情況有田間施肥不足、種植密度過大。“水稻一枝花,全靠肥當家”,施肥不足,水稻分櫱少,不利於水稻孕大穗(巧施穗肥有利於孕大穗),生長的稻穗短小。施肥不足這點很好理解,傳統種植水稻沒有施化肥,水稻的分櫱少、穗子也短,產量很低。種植密度大,水稻互相爭水肥、爭光照,抽出的稻穗一般比合理密植的稻穗要短小。建議施足底肥、早追分櫱期(促多分櫱)、巧施穗肥(攻大穗),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促灌漿、壯籽粒);拋栽宜合理密植,直播適量用種。

5、病蟲草害的影響,尤其是草害。隨著種植制度的變化(水稻直播增多),田間雜草種類多、發生量大,往往需要使用多種除草劑混配除草,而混配不當很容易出現藥害(隱形藥害和顯性藥害),會傷及水稻根系,影響水稻的正常生長,禾苗出現黃葉矮縮,水稻幼穗分化受影響,抽出的稻穗會變短。近些年每年都有田塊因草荒而出現嚴重減產,雜草與水稻爭水肥、爭光照,影響水稻生長,抽出的稻穗很短。建議根據田間雜草種類、抗性情況合理選擇除草劑、適量施用,重點做好“一封二殺三補”或“二封一補”,控制雜草危害。

雲眾地服務宗旨:幫助農民科普種植技術知識,解決農民種植的難題。更多種植技術知識,歡迎關注【雲眾地】


雲眾地


造成稻子穗小原因有很多,比如:種子的選擇不當、施肥不當、栽培不當、病蟲害等,都是影響稻子正常裹漿,導致小穗發生的主要原因。

常言道稻子穗小,說明稻子已經抽了穗,穗上粒有多少已經定型了,稻子的產量也基本上可以確定了。是什麼原因造成稻穗小,以及怎麼預防呢?跟玲玲一起往下了解吧。


1、水稻品種的原因

水稻分為早稻和晚稻兩種,早稻比晚稻的種子要小,不一樣的品種不一樣的栽培和管理方法,如果栽培管理不當、施肥不及時,土壤用營養成分供應不足,也會造成稻子穗小。建議購買水稻苗秧時分清品種,合理的栽培管理。



2、施肥不當

俗話說“水稻一枝花,全靠肥當家”,肥料不足,種的比較密,水稻互相的爭水肥、爭光照,抽出的穗肯定比合理栽培的稻穗要小。建議栽種水稻時合理的控制間距,施足水底肥,早期施蘗期肥,結穗時及時施攻穗肥。


3、栽培不當

水稻秧苗過大、秧苗時間過長都會造成水稻穗小。早穗秧苗比一般的秧苗要小,所以栽苗時一定要合理的安排時間,種出壯苗,為水稻豐收打下基礎。

4、病蟲害的影響

田間雜草種類多,生長速度快,於水稻爭水肥、爭陽光,結出的稻穗很短。建議根據雜草的種類,合理的施用除草劑,控制雜草生長,做到“一封一殺一補”。



總結:種好水稻其實並不難,一定要選擇強壯的秧苗,及時的實施肥料,科學的管理,有效的控制病蟲害,水稻肯定能大豐收的。

我是玲玲,一個土生土長的農村女孩,如果想要了解更多農村信息,請關注下玲玲說三農,有任何疑問請在下方留言板留言,非常期待您的交流。

玲玲說三農


水稻的稻穗小,原因還是比較多的。比如說品種的特性、養分供應不足、移栽密度過大以及病蟲草害的影響等,都會影響稻穗的正常分化導致小穗。

1、苗床期間溫度管理不當。不知道您是在南方還是在北方。在我們東北地區,特別是黑龍江東部地區,種植11-12片葉品種在苗床育秧2.5葉期間,苗床溫度需要控制在25度左右。一旦出現通風量不足、苗床溫度超過30度,很容易引起移栽之後的早穗,也就是在水稻的葉片數量尚未生長到標準葉片數量時,就已經抽穗了。早穗的最直接的後果就是小穗。

2、品種特性。這一點也是有可能的,不同的品種有著不同的特性。有的分櫱能力差、有的易倒伏、而有的可能就是穗長偏短形成的小穗情況。對於這種因為品種的問題引起的小穗,還是建議更換品種或者是採取增加移栽密度的方式來穩產、高產。

3、養分供應不足。對於這一點,分為兩種情況。第一種是磷鉀肥施用不足,影響水稻的幼穗正常分化,導致的幼穗分化受阻形成的小穗;第二種就是整體脫肥,導致的水稻過早的失綠,植株矮小、分櫱少、過早的脫肥,引起的小穗,同時還會出現大量空癟粒的情況發生。

4、移栽的密度過大。平方米的有效穗數是水稻的重要產量因子之一。但是有效穗數並不是越多越好。有效穗數越多,就說明基礎苗數或者分櫱數量過多。能夠出現這類情況的只能是移栽時的密度過大,比如說基礎苗數過多。養分的生長空間受到過分的限制而出現的小穗、空癟粒多的情況。所以,水稻移栽建議稀植、控制合理的栽培密度來保證穗長、有效穗數和結實率。

5、病蟲草害。農業種植中,病蟲草害是不可避免的。只能通過使用化學藥劑或者其他的手段來減少病蟲草害的發生情況。病蟲草害的防治不到位,首先會影響水稻的營養生長,比如說植株生長慢、分櫱慢、分櫱少;之後就會影響生殖生長了,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影響穗的正常發育,形成小穗、結實率低、成熟度差的情況。

所以,引起水稻小穗的原因比較多。但是已經發生小穗的情況,就沒有辦法能夠改變了,只能是採用一些手段提高稻穗的結實率來減少減產的程度了。而且,也只能在下季種植中多多關注能夠引起小穗的因素,避免這類情況的發生。

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一些看法, 如有不當之處請海涵。


寒地水稻種植技術


水稻種植在我國有悠久的歷史,也是農村的支柱產業,農村人對水稻種植可以說非常熟悉,也積累了豐富經驗,自從袁隆平團隊發明了雜交稻以後,我國的水稻產量可以說突飛猛進,一年一個臺階,成績喜人,對於水稻產量跟不上去,穗小應該從以下幾點找找原因。

一品種:種植水稻種子是關鍵,要選擇優質高產的品種,購買種子要通過正歸渠道,好的種子才有好的收成。

二播種:要適時播種,現在播種的單季雜交稻對播種的時間要求不是太嚴,主要是錯開高溫時段抽穗揚花期,要培育壯苗,

三栽插:一般秧苗在18~23天就開始栽插,栽插要有合理行距在五寸左右,間距在三寸,畝用苗保持在一萬株上下。

三施肥:要施足底肥,就是耕作時畝優質複合肥七十斤,尿素二十至三十個既可,以後視苗情而定,如果秧苗偏瘦,可以每畝補施八至十斤尿素,如果長勢不錯,就不用加肥了。

四田間管理,適時除草,現在栽插的水稻雜草不是太多,用一般的除草劑就行,對水的要求是深水返青,淺水活棵,適時烤田在秧苗栽後二十五至三十天左右進行曬田,以減少無效分櫱。抽穗揚花田間要保證水位在三到五寸左右。最後保持稻田溼潤,乾乾溼溼到收割。

五病蟲害防治:早期要注意稻螟蟲防治,中晚期要注意稻飛蝨,稻縱卷葉螟,稻溫病.紋枯病.白葉枯病的結合防治。

以上環節看似獨立,卻環環相扣,哪個環節出了問題都會影響水稻收成,希望有所借鑑。





春夢秋雲


大家好我是陝南楊哥,米飯是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主食,我們都希望水稻高產,可有些時候不是我們說了算的,種植水稻也會出現諸多問題,比如水稻穗小就會導致減產。是什麼原因導致穗小,該如何防治了?




導致水稻穗小的因素

一 水稻品種的原因

現在水稻品種有很多,比如高產的,早熟的,晚熟的,選擇性是多樣化的,有的水稻品種稻穗就比較小,而且早稻比晚稻的稻穗還要小,加上管理不當等原因。都會造成水稻穗小,不過有些品種本來就比較穗小,所以這都不是根本的原因。

二缺少養分

小時候媽媽就時常教育我們,要多吃飯,卡才能長高,長胖。這是一樣的道理,水稻施肥不足,就會導致分櫱數量減少,稻穗自然也就少了,這也是減產的一個原因。




三 病蟲害的影響

病蟲害對水稻影響比較大,在我家種植的水稻都要打農藥,現在基本上沒有不打農藥的水稻,病蟲害會影響水稻的正常生長,秧苗出現黃葉萎縮,水稻分櫱受影響,稻穗也會變小,嚴重導致水稻壞死。

四 管理不當

常見得有水稻種植密度不合理,分佈不均於,田間缺少水分,尤其是在水稻抽穗時,正是天氣比較乾旱,溫度高,對水的需求量比較大,如果田間缺水,會使水稻抽蕙延遲或水稻不出穗的現象發生。在我們當地天氣比較高旱時,就用水泵從河溝裡往田裡抽水灌溉,以緩解旱情,讓水稻更好的出穗。




如何防治水稻穗小

我主要分析了以下幾點供大家參考

1 選擇優良品種,根據根據品種特性,制定相應的栽培管理措施,加強田間管理,隨時查看水稻的情況。

2 合理施肥,在水稻種植之前施足底肥;在分櫱期施用分櫱肥,以磷肥為主;在出穗前期施用有機肥。

3加強田間管理,田間的雜草要及時除掉,以免影響水稻的生長,及時地灌水或排水,合理的進行曬田,加強病蟲害的防治,如果出現蟲害,要及時噴灑農藥。




綜上所述,造成水稻穗少的原因有很多種,在平時要多加強田間管理,及時觀察水稻的狀況,如果出現問題及時解決,減少不必要的損失。關注陝南楊哥每天都有精彩的分析哦。

陝南楊哥


稻穗長得小的原因大概有一下這幾種情況:一,首先要看咱們選擇的品種是不是這種小稻穗的,如果是,那以後更換其他更好的就可以了。二,肥料是不是均衡,通常來說,剛開始插秧的時候以氮肥催苗,到了二次施肥就要注意各種肥料的搭配均衡了。三,田間管理的問題,比如水的管理以及病蟲害的控制。老話說的好:三分種,七分管,田間管理很重要。所以關於稻穗小,就針對以上的情況去找原因吧。





泥人阿勇


一是品種有問題。品種博士大穗的稻子基礎大歲數來,那是肥大了,必須得倒牙。二是你的地太薄了,鹼,巴拉地能長多大事刀子來,那都奇怪了。那就是你的人太懶地裡的草比苗都高了,那倒是能借出大事嗎,誰也不摸上黃道,也不足地方掛著你有你的歪腦子,想一想。


海邊大臉妹


水稻在經歷過大雨、高溫高溼、倒伏,極易造成穗上發芽現象 ,穗上芽的發生成為制約產量的主要因素之一。

穗上芽是指作物在收穫前遇到連續高溫高溼天氣,籽粒穗上發芽的現象。一般年份在5%左右。

一、穗上芽產生的具體原因:

1、這是由品種的特性所決定的:品種的休眠期。絕大部分雜交水稻制種組合種子都無明顯的休眠期,所以很容易在穗上發芽,休眠期的長短,除了與品種特性有關外,還與抽穗揚花授粉和成熟期間的溫、溼度有關。一般說來,氣溫高、溼度大,休眠期短,就容易出芽,反之氣溫低、溼度小,休眠期長就不易出芽。

2、穀粒上的柱頭。稻粒授粉後,柱頭長期外露,遇到陰雨或早晚有大露水天氣,水分很容易從柱頭浸入種子而發芽。

3、水稻倒伏後,特別大雨天過後,水稻倒伏田塊稻種長期浸在水中,稻穀吸水,更加促使穗上發芽。特別今年水稻成熟後期雨水多,多地水稻倒伏。

4、品種特性,穀殼的厚薄,一般穀殼較薄的品種,吸水速度快,容易在穗上發芽。

6、天氣因素。種穀吸水達谷重的25 %以上時就會發芽。稻種成熟期遇上了氣溫高、雨水多的天氣對種穀吸水發芽有利。

二、穗上芽防治措施:

1、選擇適合本地的優質、高產、多抗、穀殼較厚、休眠期長的水稻品種。

2、根據本地氣象預測資料,掌握氣候變化規律,根據品種生育期,準確地選擇安全揚花授粉期和安全成熟期,避開雨季揚花授粉和種子成熟。

3、稻田應採取適施氮肥、增施【意甲】水稻葉面肥,適時適度晾田,有效防止倒伏的產生。

4、稻田塊排灌方便,雨天后要及時排除田間積水,減少穗頭浸水時間。

5、控制插秧密度,降低田間溫、溼度,做到通風透光。

6、找到適當機會收割。成熟期陰雨天后,要及時排查田塊,凡發現穗上發芽的田塊,就要抓住85%的穀粒成熟,搶抓晴天收割。收穫後的稻種要立即抓緊時間曬乾,可減少發芽,把損失降到最低。







鄉村大米


小櫱很難成穗了,即使3個葉的小櫱能成穗,也不會成大穗的

撤水曬田控櫱,把小櫱曬死,使營養向其它穗上供應,使其長成大穗。


上饒吃了還有果業


水稻穗子小跟品種,後期的肥料有關係,一般早熟品種的水稻生長週期比較短,也會影響穗子小,早稻本身就不高產。水稻種上必須要使催苗肥,要讓稻苗長壯點,後期到7月3號到7月10之間,看水稻苗如果長勢不好,葉發黃還要適當施一次肥料,還要注意防旱和防病蟲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