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一个市,人口超600万,素有“鱼米之乡”之称

广东省,名由岭南东道、广南东路演变而来,简称“粤”,省会广州,是中国大陆南端沿海的一个省份。广东是岭南文化的重要传承地,在语言、风俗、历史文化等方面都有着独特风格。截至2018年底,广东省下辖21个地级市,包括62个市辖区、20个县级市、36个县、3个自治县。其中,就揭阳市来说,人口超600万,地处广东省东部。北靠兴梅,南濒南海,东邻汕头、潮州,西接汕尾,内陆江河主要有榕江、龙江和练江三大水系。素称“鱼米之乡”“浮水葫芦”、“水上莲花”。在历史上,秦朝时期设立揭阳县,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了。


广东省一个市,人口超600万,素有“鱼米之乡”之称


首先,揭阳市,广东省地级市。在地理位置上,揭阳市位于广东省东部,地跨东经115°36ˊ至116°37ˊ39",北纬22°53ˊ至23°46ˊ27"。北靠梅州,南濒南海,东邻汕头、潮州,西接汕尾。揭阳市内陆江河主要有榕江、龙江和练江三大水系。素称“鱼米之乡”“浮水葫芦”、“水上莲花”。就揭阳市的历史来说,根据出土文物考证,揭阳已有一万年以上的人类生活史,五六千年的文明史。在旧石器时代,揭阳已有人类居住繁衍。春秋战国时期,该地区属百越之地。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嬴政南平百越之地,将今广东、广西一带纳入到秦朝的疆域中。在郡县制下,秦朝设立揭阳县,隶属于南海郡。


广东省一个市,人口超600万,素有“鱼米之乡”之称


由此,对于揭阳这一建制,始于秦朝时期,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了。自秦朝到汉朝时期,今广东省揭阳市一带长期隶属于海郡揭阳县。三国这一历史阶段,魏蜀吴三国鼎立,今揭阳市一带成为东吴的疆域。晋朝建立后,揭阳县隶属广州义安郡、潮州。唐朝建立后,揭阳县属岭南道。岭南道,治所位于广州(今广州市),辖境包含今福建全部、广东全部、广西大部、云南东南部。咸通三年(862年),岭南道被划分为岭南东道与岭南西道,东道治广州,西道治邕州,揭阳县属岭南东道。宋朝建立后,揭阳县属潮州。彼时,潮州揭阳县地域包括今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榕城区、揭东县、梅州市丰顺县大部。


广东省一个市,人口超600万,素有“鱼米之乡”之称


元至元十六年(1279 年),元朝改潮州为潮州路总管府,隶属广东道,潮州路仍领4县,仍辖“潮州三阳”,即潮州下辖的海阳、潮阳、揭阳3县合称“潮州三阳”。元贞元年(1295年)梅州隶入潮州路,潮州路下辖海阳、潮阳、揭阳、程乡4县。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改潮州路为潮州府,揭阳县属广东承宣布政使司潮州府。明嘉靖三年(1524年),潮州府潮阳县分出部分地区设立惠来县,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潮州府潮阳县分出部分地区设立普宁县。对此,在笔者看来,这意味着揭阳县的范围相对于建县之初,自然是不断缩小的。清朝取代明朝后,揭阳县隶属于广东省潮州府,也即在历史上,揭阳和潮州有着不解之缘。


广东省一个市,人口超600万,素有“鱼米之乡”之称


最后,到了1914年,揭阳县属潮循道。1928年,揭阳县直属于广东省。1965年,汕头地区揭阳县分出部分地区设立揭西县,同年设立丰顺县。1991年12月,汕头市分为今汕头、潮州、揭阳三市,揭阳县升格为揭阳市,原汕头市揭西县、普宁县、惠来县、揭阳县划归揭阳市管辖。如今,作为广东省下辖的地级市,揭阳市下辖榕城区、揭东区2区和惠来、揭西2县,代管普宁市(县级)。截至2018年底,地级揭阳市总面积达5240.5平方千米,总人口约为608万人,也即为广东省一个人口中等的地级市。对于揭阳市,你怎么看呢?欢迎留下你的观点,让我们一起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