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因過度使用農藥化肥所產生的問題應如何解決?

用戶9284576837793


國家農業部2015年2月17日下發了《到2020年農藥化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方案》,這就給土地過度使用農藥化肥這個問題給出了指導性文件。如果土地過度使用農藥化肥就會是土地板結,酸化,各方面殘留超標,使得作物產量品質下降。出現這種情況,要採取以下措施:

1.停止使用農藥化肥,使用自己做的漚肥或者正規廠家生產的商品有機肥,逐步改良土壤。

2.提倡桔梗還田,休耕時種一些紫雲英作物進行返田,逐步改良土壤。

3.使用生物製劑農藥,培養天敵,以蟲治蟲。

4.以上措施通過3~5年的轉化期,會得到明顯改善。


老段侃農


大家好,我是牧豆人,很高興來為大家解答這個問題。

現在很多地方都出現土地因為過度使用農藥化肥而出現一系列問題,例如周圍的水體富營養化;土地中由於農藥殘留量過多導致種植的植物幼根受損,不能正常生長;最重要的是化肥過多導致接下來一段時間化肥的利用率低,土壤出現板結。因此我們要重視這一問題。接下來我來講一下這些問題應該如何解決。


  1. 氮磷鉀三種肥料應該平衡配合使用,有機肥使用比例稍微增加,減少化肥的使用。我們可以在蔬菜作物幼根周圍一圈施加富含微生物的生物有機肥,既能補充微量元素,又能保護蔬菜作物幼根,恢復土地中微生物的活性。

  2. 種植作物之前應該進行深耕,疏鬆土壤,減少土壤板結,逐步恢復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

  3. 可以在土地進行秸稈還田,採用高溫堆肥的方法調節好溫度、水分和通氣條件,讓秸稈發酵一段時間,然後將發酵後的秸稈作為土壤肥料。

  4. 種植作物可以採取蔬糧輪作或者不同種蔬菜輪作方法,可以改善土地的不良性狀。

  5. 我們最基本的還是要減少農藥和化肥的使用。我們可以選擇防蟲網,殺蟲燈來減少殺蟲劑的使用,選擇某些昆蟲的天敵來進行消滅害蟲,可以減少農藥殘留。還有使用植物源的農藥,例如辣根素,它就不會對土壤產生不利影響,加上它高效無殘留的優點,防治效果好,適用於破壞嚴重的土地。而減少化肥,就和第一點一樣,增加生物有機肥的施用比例,可以減少化肥的流失,增加化肥的利用率。



以上就是我對於這個問題的回答,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牧豆人


自從人類進入工業時代,農藥化肥的使用就一直伴隨著農業生產的方方面面。現代的農業已經很難離開農藥化肥。它的優缺點都很明顯,但是優點還是大於缺點的。

從農作物種植來看,如果用量過大,至少會有三個方面的危害:

1、出現藥害。這個不必多說,物極必反的道理大家都知道。

2、出現抗藥性,近些年,農民朋友可能會發現對付同一種病害不僅藥量越用越多,使用農藥的種類也需要不斷變化。這中間很大的原因就是因為病蟲害的抗藥性在變化。這無形中增加了我們的防治成本成本。

3、農藥殘留超標問題。這個在水果、蔬菜的種植上更明顯,農藥用量過大,農藥殘留就很容易超標。賣不出去不說,自己吃有一定的危害,最後可能得面臨銷燬,損失慘重。

從土地角度來看,農藥化肥使用過量的危害更大且更難解決。

1、土地汙染。引起酸化,土壤板結等情況。

2、水汙染,通過土地滲透到地下水造成地下水汙染。

3、殘留超標。土壤農殘超標可能會導致土壤元素失衡,影響莊稼生長,嚴重的可能導致莊稼絕收甚至土地廢棄。

那如何解決?

首先,國家有相關規定對於高毒農藥的禁用,也體現了在這方面的決心,所以農藥使用超量問題,我們作為農民來說,從自身做起,不使用劇毒農藥。

其次,儘量用生物防治代替藥物防治。比如利用魚蝦或者鴨子等吃掉害蟲來減少蟲害。

對於化肥使用超標的問題,我們可以通過使用有機肥或者科技施肥,利用測土配方等現代化的科學施肥手段來減少化肥的使用。

如果土地已經因過度的使用農藥化肥造成了汙染,我們還可以通過撂荒一段時間(通常需要一年以上),讓土地通過自身的淨化恢復。

綜上,解決土地農藥化肥過度使用產生的問題最主要是通過科學管理,合理用藥,精準施肥使土地更健康和可持續發展。



海西新農人


很高興回答你這個問題:關於土地因過度使用農藥化肥所產生的問題應如何解決?

首先我們應該瞭解,我國農藥化肥使用現狀的基礎上,分析造成農藥化肥不合理使用的原因。才能夠找到相應的對策。才可以提高我國農業生產科學化的水平和標準。

據我所知道的數據,中國擁有地球上7%的耕地,但化肥和農藥的使用量卻是全球總量的35%。我國化肥平均利用率35%左右,是低於美國等發達國家5~10個百分點。

近年來,由於大量地使用農藥化肥,導致土壤和地下水汙染,嚴重影響生態環境的事件不斷髮生。同時由於攝入食品和水導致有害物質在人體內產生累積、聚積,嚴重危害人體健康,出現此類情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果不加以注意並引起警惕,將嚴重危害我國的農業生產和糧食食品安全、人身健康安全。

農藥和化肥是目前農業生產離不開的使用輔助條件。如果沒有農藥和化肥,中國將有更多的人無法解決溫飽問題,可能還要進口更多的農產品,滿足人民的生活需要。

由於中國的農業同質化嚴重,存在靠量取勝的現象,導致了化肥農藥的使用不斷增加。

農藥化肥過渡和氾濫使用的後果是出現土壤酸化、板結嚴重,地下水汙染、空氣汙染,農產品農藥殘留超標,品質降低等一系列的嚴重問題。

據聯合國的一份統計資料顯示,我國每年有74億美元出口商品,由於農業殘留超標受到不良影響。

化肥和農藥的過量使用,既浪費了資源又汙染了環境和耕地,得不償失。

所以真的要解決土地過度使用農藥的這個問題。

第一,國家應該出臺相關制度政策。

第二,要找到農藥化肥不合理使用的真正原因,以及帶來的後果。

第三,提高農民的科技素養。

第四,作為新時代的農民,我們更要有這種意識。

第五,把量大為贏的這種觀念拋棄。只有長久堅持靠質取勝才是長久之宜。

好啦!我的回答到此結束。希望我們的所有農民朋友,以大眾利益為中心,才能夠獲得自己利益。讓自己和他人都能夠吃上放心的農產品。


農村天哥


生態種植要實現有機種植、養殖、輕加工、包裝以及銷售於一體的傳統農業與現代農業結合的新型農業,實現和不斷完善自給自足有機可持續循環的良性生態,確保食品的健康性。

大家好我是小仇

今天和大夥分享一下如何養好花

然後以養花為起點

圍繞著農業將來應當如何發展

以及如何以自然之力恢復自然

當今社會市場上的瓜果蔬菜

玲琅滿目

五花八門

色澤豔麗

看了都想買回家吃

我可以佷負責任的告訴你,如今市場上一般價格買到的果蔬,甭管他是在超市買的、還是在市場賣的再或者說是在地頭上買的,全部都有農藥殘留,雖然國家對農藥有管控,這也正是人吃下去不會立馬造成任何傷害,殊不知會在體內一點一點的積累,直到到達一定量

現在農戶都依然被農資人騙著

用化學生產出來的農業用品,確實會立竿見影,效果明顯,但是你有沒有發現效果一年不如一年,然後你會換另一種化肥農藥,有所改觀但還是會重蹈覆轍,然後土地越來越板結,大量的元素被固定在土壤中,植物沒法吸收,結出來的果子本身就帶有了農藥殘留,然後來年又種上了,就形成了 傳代的惡性循環。

人類在地球已經5000多年曆史,植物更是比人類在地球上的時間更久,在歷史的長河中,人類進化的越來越完美,抵抗力也隨之進化的越來越強,可在近幾年,癌症病患者越來越多,有很多年紀輕輕的,就患了重病,這充分的證明了人類的抵抗力下降,我一直懷疑是在飲食上出了問題。 人類是有抵抗力的,植物也是有抵抗力的,我們偏偏給他們打農藥,殺蟲、殺菌、促大這些本來植物自己能夠解決的問題,都被我們做了,植物本身的抵抗力就一點一點的退化了,我們吃了沒有抵抗力的果子還帶著農藥殘留,哪能不生病。

還記得許多年前,村裡的老爺爺靠在石頭牆上曬太陽嗎 有錢難買老來瘦,是真的 看一看那些90多歲的老爺爺,古銅色皮膚,身體瘦條,非常健康,他們無不都是自給自足,自己種點菜,養點雞鴨鵝的,平時什麼都不買,人 動物 植物 相互循環,形成良性循環。

自然界中可以解決掉所有你在種植生產中碰到的問題,維護好一個生態系統,自然就會回饋於你一個豐收的園子,以自然之力,恢復自然,以自然之力,獲得自然之力。

牛糞發酵碳氮比30:1








南坡地生態農場


解決過度使用化肥和農藥的科學辦法

1、為了有效降低化肥農藥的使用量,有關部門應當廣泛推廣測土配方施肥,引導農戶科學定量施肥,氮磷鉀肥並重;

2、農資企業應生產一些價廉物美有機肥等,增加農戶的選擇餘地。

3、要輔以政策措施,擴大高效環保現代農藥的替代使用量;執法機關還要加大力度整肅農藥生產、流通環節,杜絕違規農藥進入農業生產領域。只有這樣,才能促進化肥農藥的科學減量使用



快樂大豐收2020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土地用藥過度已經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了。很多土地出現了鹽鹼。如果想解決這個問題就是及時的使用微生物肥料改變土壤環境。降低化工農藥對土地的傷害。這需要兩到三年的土壤改變。



圍場飛哥


解決過度使用化肥和農藥的科學辦法

1、為了有效降低化肥農藥的使用量,有關部門應當廣泛推廣測土配方施肥,引導農戶科學定量施肥,氮磷鉀肥並重;

2、農資企業應生產一些價廉物美有機肥等,增加農戶的選擇餘地。

3、要輔以政策措施,擴大高效環保現代農藥的替代使用量;執法機關還要加大力度整肅農藥生產、流通環節,杜絕違規農藥進入農業生產領域。只有這樣,才能促進化肥農藥的科學減量使用


小黃探野


題主所提到的這些問題,從大的方面講,個人認為可以從這些方面去做:

1、選育抗病、抗蟲新品種。

培育抗病能力強,抗蟲能力強的新品種,可以少殺蟲,少使用農藥,避免增加新的藥害。

2、採用生物防治方法。

生物防治方法主要是利用害蟲的天敵進行防治。如防治蝗蟲,在做種植農作物的同時可以養一批鴨子或雞,這樣可以快速的抵禦害蟲的繁殖,從而降低農藥的使用率,也進一步減少了藥害。

3、作物輪作。

作物輪作可以有效的防止蟲害和肥害,不同的農作物,對土壤元素的要求是不一樣的,吸收的養分也不一樣,作物輪作可以很好的調理土壤的元素平衡,不會出現長期種植一種作物而出現的缺情況,也就避免了大量施肥而留下的肥害。同時隆重還使農作物的長勢更好,抵禦蟲害的能力更強,也就減少了殺蟲次數。

4、水、早輪作。

水旱輪作,更是讓土地可以很好的進行水田和旱地的平衡,由於水平和旱地所種的作物是不一樣的,對土壤的調理也就更加好。

5、發展緩釋肥。

釋放回主要是在肥料中添加某些輔助劑,避免肥料元素流失太快而產生肥料汙染,同時也可以減少施肥量和施次數,避免因大量施肥而產生肥害。

6、配方施肥。

配方施肥是根據作物的需要來配置不同的肥料。這樣施肥更有利於作物的生長,也有利於肥料的利用,很好的保護了土地。

7、提高肥效。

提高肥料生產技術,以便生產出來的肥料得以高效使用。目前我們的化肥,在土壤裡面的利用率還不到23%,如果能夠大幅度的提高肥料利用率,那真是一件偉大的事情。

8、開發利用有機肥。

這裡特意提出的必須是發酵好的,優質的有機肥。如果是劣質的沒有發酵好的有機肥,施到土壤裡面,不但沒有效果,反而會汙染土地,增加很多的環保問題。只有是用好的有機肥才能充分改良土壤,提高土壤的有機質,使土壤更好地保水保肥。

9、發展生物農藥。

生物農藥重要的特點就是高效低毒,只有使用這種高效低毒的生物農藥才能更有利於保護環境。

10、提高農業技術水平。

西方發達國家的農業技術水平都比較高,像北歐,德國等國家,亞洲的日本也做得很好。我國近年來農業技術水平也不斷的提高和發展,國家也非常重視農業科學技術的發展,相信未來我國的農業生產技術水平會逐步提高,跟上甚至超越發達國家的農業。


周半顏


化肥都是由各種不同的鹽類組成,所以長期和大量施用這些由鹽類組成的肥料。

農藥大量施用後,造成農藥殘留或深入地下水,對水源也造成汙染。

化肥汙染引起的環境問題主要有: 河川、湖泊、內海的富營養化。引起水域富營養化的原因,主要是水中氮、磷的含量增加,使藻類等水生植物生長過多。

土壤受到汙染,土壤物理性質惡化。長期過量而單純施用化學肥料,會使土壤酸化。土壤溶液中和土壤微團上有機、無機複合體的銨離子量增加。

為了防止環境汙染,應對施用的化學肥料進行控制和管理。

有機農藥 有機農藥可分為有機磷農藥、有機氯農藥、有機氮農藥、有機硫農藥、有機金屬農藥,以及含硝基、酰胺、腈基、均三氮苯等基團的有機農藥。在上述幾大類有機農藥中,論應用歷史以有機氯農藥為最長;論品種則以有機磷農藥為最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