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心懷感恩之心的君子,才會得到天道輔佐

本文由【易論】原創,品讀《易經》智慧,學習古人文化。

《易經》:心懷感恩之心的君子,才會得到天道輔佐

生活中通常有這樣一種現象,有一些小人得志的人,一旦取得一些小小的成就,就會上演小人得志的醜劇,把最初的謙虛恭敬忘了一乾二淨,這樣的人難有大的作為,並且他所得到的利益也難以長久。

因為他不具備謙虛的美德,對一個人來說,人生所有的福報,皆來源於自己的謙虛感恩之心。

居低位不氣餒,居於高位的時候也不居功自傲,而且居於高位時,更懂得回報別人,以感恩的心去面對自己走過的路,這樣的人才能有所成就。

《易經》之中有這樣一句話:

《彖》曰:謙,亨。

天道下濟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謙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終也。

《易經》:心懷感恩之心的君子,才會得到天道輔佐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天的原則是,陽氣下降,生成萬物,使世界充滿光明。地的原則是陰氣上升,與陽氣交感,是自然循環演化。天的原則是讓自滿者虧損,讓謙虛者受益,地的原則是讓自滿者變得謙虛,鬼神的原則是侵害那些盈滿的,降福于謙虛的。人的原則是厭惡那些盈滿的,喜歡那些謙虛的,謙虛的品德使尊貴者得到尊敬,使卑微者不受欺壓,這就是君子獲得福報的原因。

這一句話是出自於《易經》“謙”卦之中的智慧。

其中所表述的意思就是說:謙虛的人表現出來的謙卑心態,會讓人感覺到一種大度的胸懷,會給人一種好感,會讓人不由自主的去敬重他,這便是德行的來源。

正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無論是個人又或者是一個團隊的領軍人物,能夠得民心,便贏得別人的輔佐,這樣的人才能有所作為。

《易經》:心懷感恩之心的君子,才會得到天道輔佐

單人的力量只能做小事,完全談不上有大的成就,所以要想有福報,就不能以自滿者的態度,以高傲的狀態去示人,這會讓別人離你越來越遠,最終成為孤家寡人,事業必然失敗。

就如我們剛才所說,很多人有一些小的成就,就容易驕傲自滿,這是最忌諱的一個狀態,這也是最令人討厭和噁心的,常懷感恩之情,以謙虛自居才是正道。

春秋時期的齊桓公成為五霸之首,鮑叔牙功不可沒,當初管仲輔佐就為了幫助公子糾爭奪齊國王位而箭射公子小白,也就是後來的齊恆公。

後來齊桓公登上王位之後,卻不計前嫌,任用管仲為宰相,最終稱霸諸侯。

有一份大度的胸懷,有一份居於高位不沾沾自喜的品相,這樣的人才會受到別人真正的敬重和輔佐。

人在受人恩惠的時候就會獲得溫暖和動力,人懂得報答的時候,才會獲得內心真正的滿足和愉悅,在這樣一個循環的過程中,不但體現了個人的情感價值,而且還收穫了人生的成就,這也是人生道德情操的一次昇華,更是人生的一種擁有。

《易經》:心懷感恩之心的君子,才會得到天道輔佐

季羨林老先生在德國留學的時候趕上戰亂,那個時候生活也得不到保障,後來他得到了許多德國師友的真誠幫助與照顧,最終度過了難關。

後來季羨林先生也對這件事情心懷感激,晚年還趁著到德國開會的機會,專門探望了當年的幫助他的朋友,以表示感謝。

一個孝順的人未必能夠有大的成就,但是一個懂得感恩的人,一定會有無盡的福報,因為他拋開的是狹隘的心思,有一份感恩和豁達,這樣的人無論是天道地道還是人道,都會輔佐於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