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臺古城:周代

邢臺古城——邢國三城(1)

周·邢國鹿城崗古城。西周成王封周公第四子為邢侯,建立邢國,國都在今邢臺市。鹿城崗遺址位於邢臺市西北十多公里處的西沙窩村南(北外環南側200米處),為邢候始欲建城處。據考證,此為西周古城遺蹟,地面仍保留有高大的夯土城牆。明成化《順德府志》載:“鹿城崗,在縣西北二十里,俗傳邢侯欲築城於此。立標已定,夜有一鹿銜標於今城。清道光年間《邢臺縣志》記載:“鹿城崗:世傳夜裡建城時立標崗上,夜有鹿銜標今城處,其說怪誕。傳說很早以前,村中有姐弟二人,兩人晚上閒聊打賭,姐姐說自己一晚上能做一雙鞋,弟弟稱他一晚上能築一座城。時近黎明,姐姐已做完鞋,但弟弟的城池工程僅完成一半兒,這時有一頭小鹿出來吃草,叼走了立城的標牌,姐姐為了幫助弟弟,就學公雞打鳴,把鹿攆走了,但城只建了一半天也明瞭,所以便留下了鹿城崗的名字。清戚朝卿光緒《邢臺縣志》63卷之七載:“鹿城崗,營頭崗東北二里,初欲於此築城,夜有鹿銜標徙之。”

古城遺址隨地形而建,城的平面呈不規則方形,南北約640米,東西約700米,地面仍保留有高大的夯土城牆,最高處距地面約6米,現存城牆有明顯夯痕。

邢臺古城——邢國三城(2)

周·邢國古城(今城外)。按徐景曾清乾隆《順德府志》記載:邢臺縣,殷祖乙所遷都,周邢候國。“邢臺,在府署大堂西有石刻古邢臺三字”即是邢候之臺及傳說“夜有鹿銜標今城處”之地。

戚朝卿光緒《邢臺縣志》727卷之七曰:“今城內西南隅小城是也。括地誌:在邢州外城內西南角。”邢候第二次建城的地方即是現在的臥牛城城牆之西南角,即新世紀廣場一帶。

邢臺古城——邢國三城(3)

·邢國夷儀城。東周初年,狄人侵犯邢國,邢侯不敵,求救於齊,齊桓公率領曹、衛、宋援邢,戰後邢侯將國都遷於邢國西部山區(即今邢臺縣漿水村)建立夷儀城。戚朝卿光緒《邢臺縣志》727卷之七曰:“夷儀城在縣西。”《水經注》:“大陸澤,一名揚紆藪。今在北直寧晉、隆平及鉅鹿縣境,邢今北直順德府治,即古邢國。僖元年,邢遷於夷儀”。“又順德府西百四十里有夷儀城。”這座城距離現在的邢臺城有七十公里,位於漿水,大約興盛35年,“僖三十五年,衛滅邢。”此處有“邢候行臺”,徐景曾清乾隆《順德府志》載:邢候行臺,在城西一百四十里漿水村。

近日見邢人一著作曰:邢遷於聊城夷儀城,此說大謬。哪有邢侯國在邢臺,而遷城到山東的道理?亦未見此有關記載。《左傳》僖公·僖公元年載:“夏,邢遷夷儀,諸侯城之,救患也。凡侯伯救患分災討罪,禮也。”哪有邢侯國地、民在邢臺,而遷城到山東的道理?朱誥乾隆《邢臺縣志》P196“事記”曰:按文獻通考曰龍崗縣□有夷儀嶺,即其地。山東通志曰在東昌府聊城縣。予謂春秋諸侯各自封地,東昌齊之西鄙耶,安得據而有之?”

齊桓公帶領四國人馬幫助邢侯築城,徐景曾乾隆《順德府志》卷一P26“建置·府城”曰:“建平大城豈春秋時齊桓公率曹衛所城而石勒增之,是未可知矣”。

史論杜注:聊城亦有夷儀,此夷儀自當在邢臺,與聊城遠不相渉。

邢臺古城:周代/邢國三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