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以来,佳县县委组织部充分发挥党建示范引领作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把“党建活力”转化为“脱贫动力”,为实现全县脱贫摘帽、102个贫困村退出、16525户44110人脱贫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构筑脱贫攻坚堡垒
坚持党建引领,夯实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把基层党组织建成脱贫攻坚的“主心骨”。实施“555”党建工程,即:建强村干部、第一书记、驻村干部、产业带头人、道德模范“五支队伍”,创建基层党建、脱贫攻坚、产业发展、美丽乡村、社会治理“五面红旗村”,实现党建引领中心工作、品牌建设、乡村振兴、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激励保障“五个突破”。每获得一面“红旗”村支部书记和其他村干部报酬标准每月分别上调500元和300元,获得“红旗村”,支部书记优先推荐参加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考试,连续三年被评为优秀党支部书记,经考察可享受同级同类事业单位人员工资待遇,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的干事创业热情;累计培养选拔党员致富带头人106名,培养村级后备干部587人,整建软弱涣散村党组织85个,采取“一村一策、一人一策”推进村两委“一肩挑”,305个行政村实行了“一肩挑”,占比94.14%,基层组织对农村工作领导力全面提升,筑牢了决战脱贫攻坚组织保障。
夯实脱贫攻坚责任
实行县镇村三级书记包抓脱贫攻坚工作责任捆绑机制,成立20个脱贫攻坚帮扶工作团,按照县级领导包乡镇、乡镇和行业部门主要负责人包村、科级干部包片、“四支队伍”成员包抓、帮扶干部包户的网格化帮扶工作体系开展工作,县级领导和行业部门负责人不定期督导政策落实情况,确保在精准施策、精准帮扶方面与贫困户全方位、全覆盖无缝对接,确保各项扶贫工作任务精准落实;坚持常态化督导指导,县上成立三个督查组,实行“县乡呼应、印证督查”机制,县上1个督查组到县直单位督查,镇上2个督查组深入贫困村督查,上下对接、相互联系,持续不间断检查驻村干部去向和帮扶干部进村入户情况,通过电话了解帮扶干部对贫困户的熟悉程度和具体帮扶措施,掌握帮扶工作效果和国家脱贫政策及“八个一批”项目的落实情况,发现不到位的要求立行立改,不能立行立改的下发督办单责令限期整改。
培树脱贫攻坚先锋
选优配强“四支队伍”,选派102支驻村工作队、102名第一书记、214名驻村工作队员,配备乡镇包村干部570人、联户帮扶干部5392人;将155名扶贫一线人员纳入脱贫攻坚优秀干部后备库,进行单列管理,重点培养使用;实行“双覆盖双鉴定”制度,所有贫困户都要有干部帮扶,每名干部都要结对帮扶贫困户;实现四支队伍“评星定级”管理,每季度对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班子进行考核评定,每季度一通报,年底综合评定,奖优罚劣;加强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鼓励激励措施,半年被评为优秀等次的第一书记及驻村工作队奖励4000元,按照120%的比例发放生活和交通补助,年度被评为优秀等次奖励8000元,按照140%的比例发放生活和交通补助;出台《激励党员干部履职尽责担当作为的若干意见》《脱贫摘帽六条纪律》《脱贫摘帽工作责任追究办法》,2018年以来,238名在脱贫攻坚中表现突出干部得到提拔重用,仅2019年就提拔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工作经历干部38人;组建4支人才扶贫服务队,定期开展人才助力扶贫工作;制定《2017年—2020年佳县脱贫攻坚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将“四支队伍”及帮扶干部的培训工作纳入全县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总体规划,每年培训不少于5天;印发《关于抓党建促脱贫培训的通知》,县委组织部为每个行政村预算培训经费2000元,由各乡镇对 “四支队伍”开展至少4次轮训;各行业部门分别组织多次专题培训,把每一位干部都打造成懂政策、懂业务、善作战、有作为的扶贫“尖兵”。
结出脱贫攻坚硕果
脱贫攻坚以来,佳县先后投资10.64亿元实施项目1860个,累计完成危房改造6636户,新修通村沥青(水泥)路747.9公里、“油返砂”167公里、村组联户道路1023.3公里,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497处,4074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无一辍学,1044名大病患者全部得到救治。全县324个行政村全部建立村集体经济组织,做到“镇镇有主导产业、村村有特色产品、户户有增收项目”,形成了坑镇赤牛坬党建+民俗文化旅游、朱家泥河沟党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通镇向阳湾党建+土地流转、方塌镇谢家沟党建+大棚种植、金明寺镇袁岔党建+小杂粮种植加工、官庄刘才沟党建+多种村集体经济模式等一批个性鲜明、亮点突出的党建促脱贫示范典型,贫困户脱贫内生动力不断激发,实现由输血扶贫向造血发展的转变。
脱贫摘帽后,佳县将继续强化党建引领作用,补短板强弱项,全面完成剩余1544户2292名贫困人口脱贫任务,持续巩固脱贫成果,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閱讀更多 二三裡資訊榆林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