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太民族,一個值得研究的民族

猶太民族,一個值得研究的民族

  • 題/形散而神不散則可不亡:依靠民族凝聚力,猶太人做到了散而不亡
  • 文/金色明月,一位熱愛歷史的,喜歡寫點東西的小人物
  • 盜用警告/本號已與“維權騎士”簽約,可實時監測全網盜用文章行為,請遵守道德底線,莫伸手伸手必被捉!

前言:

猶太民族是在猶太人不斷流散的過程中形成的,他們依靠民族凝聚力,做到了散而不亡,在歷經兩千多年的漂泊後,終於在1948年重新建國,實現了千年回家夢。

猶太民族是源自於西亞的一個古老民族,他們歷經萬難而頑強地活下來了,並且進一步得到了發展。在兩千多年的流散過程中,猶太人始終保持著自己的民族特性,實現了千年散而不亡。

猶太民族,一個值得研究的民族

(以色列)

已經完全定型的猶太民族具備了強烈的民族意識

公元前13世紀,摩西帶領猶太人返回巴勒斯坦,他們的地域觀念開始逐步形成。公元前11世紀,以色列統一王國建立,王國的建立和統一為猶太人提供了一個較為穩定的生活環境,促進了經濟的發展和人文的交流,以色列民族完全形成。

公元前957年,聖殿建立,成為了猶太人共同的宗教信仰——猶太教的象徵,在思想和宗教情感上達到了增強民族凝聚力的作用。隨著外來勢力的不斷侵入,猶太人在反對外來統治和壓迫中不斷深化和增強民族意識,尤其在反抗羅馬統治的過程中,猶太人的民族意識進入了民族意識的最高層次。

猶太人大流散前,猶太民族已經是一個完全定型的民族了,並且已經具備著強烈的民族意識。

猶太民族,一個值得研究的民族

(巴比倫之囚)

民族文化增強了猶太人的民族凝聚力

猶太教是猶太人的民族宗教,在維護猶太人的民族特性和民族凝聚力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自公元70年耶路撒冷被羅馬人焚燬後,猶太教就成為了流散在世界各地的猶太人加強精神聯繫的重要紐帶,那些散居在世界各地的猶太人通過猶太教保持著自己的民族特性。

如猶太教的割禮、祈禱、生活禁忌中的各種“規定”就成為了猶太人區別於其他民族的特殊標誌,使得各地猶太人通過宗教保持著民族特性。

猶太民族,一個值得研究的民族

(猶太教標識)

猶太人流散各地後,他們每到一地都會集中到一個區域居住,形成了大分散、小聚居的生活方式,在他們聚集的區域裡猶太人可以自成一體,延續著自己固有的文化傳統、宗教信仰和風俗習慣。

這種聚集的生活區域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猶太區,隨著反猶運動的興起,有些猶太區逐漸有了“隔離”的性質,不過,這種“隔離”也在客觀上維護了猶太人獨特的生活方式。

猶太民族,一個值得研究的民族

(二戰時期慘死街頭的猶太人)

反猶活動從客觀上增強了猶太人的民族意識

早在羅馬帝國時期,就有反猶太的宗教迫害,中世紀的歐洲國家大多數都實行了迫害猶太人的政策,各國的統治階級和基督教會為了轉移群眾的注意力將矛頭指向猶太人,指責猶太人,要求猶太人對黑死病、瘟疫等大災大難負責,迫害猶太人的運動席捲歐洲。

從13世紀開始,西歐的猶太人開始不斷向東遷徙。20世紀納粹更是將反猶主義推向了頂峰,據統計,慘遭納粹屠殺的猶太人高達600萬,約佔了當時世界上猶太人的三分之一。

正是這種持續不斷的反猶活動使得猶太人明白,自己始終是寄居人下的外來人,面對著嚴峻複雜的生存形勢,猶太人唯有不斷深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誰也離不開誰”的民族共同體意識,才能團結一致求得生機,可以說嚴峻的生存壓力從客觀上增強了猶太人的民族意識。

對於猶太人而言,猶太教不僅是一種宗教,更是一種民族精神,伴隨著猶太民族的形成和磨難。在猶太人深受迫害之時,猶太教在猶太人之間凝聚起了一種民族意識,為猶太人和以色列故土之間建立了一種“血脈”聯繫,為他們堅強地生存,以期有朝一日重回故土奠定了生存的思想基礎。

猶太民族,一個值得研究的民族

(以色列國旗)

形散而神不散則可不亡

猶太民族是在猶太人不斷流散的過程中形成的,猶太曆史的形成和民族意識的延續依靠的是時間和對歷史經歷的記憶。

萬眾一心,就沒有翻不過的山;心手相牽,就沒有跨不過的坎。

在歷經兩千多年的漂泊後,依靠歷史上形成的民族凝聚力,猶太人經過不懈努力,終於在1948年重新建國,實現了千年回家夢。

猶太民族,一個值得研究的民族

(猶太復國)

翻看歷史,我們看到,只有具備在艱難困苦中不折不撓,敢於直面時艱的民族才能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猶太人在流浪的生涯中始終牢記著自己的故土在西亞,依靠著舉世聞名的團結和頑強性,猶太人在流浪千年後依然沒有被同化湮滅。

猶太教作為一支屬於猶太人自己的宗教在維繫猶太人形散而神不散方面也發揮了重要作用,散佈世界各地的猶太人始終能夠彼此認同並牢牢地團結在一起,傳承、維繫著民族意識和感情。

猶太民族,一個值得研究的民族

(猶太人的歷史是值得研究的)

一直以來,歐洲都生活著兩支人數超過千萬的流浪民族——猶太人和吉卜賽人,現如今,猶太人實現了回家夢,在西亞建立了屬於自己的國家,而吉卜賽人卻依然在流浪。

同為流浪民族,但結果不同,這原因我認為就在於能否做到形散而神不散。

吉卜賽人沒有民族意識的概念,只想著“今朝有酒今朝醉”,對祖國也沒有濃厚的認同感,只是一味地在各地散居。

猶太民族,一個值得研究的民族

(吉卜賽人)

雖然吉卜賽人也有民族認同,但是,由於沒有共同的宗教或者民族文化維繫著散落各地的同胞,民族感情和凝聚力更是無從保持,各地的吉卜賽人四分五裂,一盤散沙,各自生活在自己的小圈子裡,其團結性和凝聚力跟猶太人根本就不可同日而語。

猶太民族,一個值得研究的民族

(猶太人返回以色列)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不管這本書是國產的還是進口的,我們都要認真看,而且要看好,使其在我們的奮鬥追夢征途中發揮出應有的作用。

猶太人的千年回家夢啟示我們:民族是一個命運共同體,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只有把自己的命運同民族的命運聯繫在一起,才有希望。



更多【不易君子】精彩內容請參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