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農熱線”架起的是“連心橋”

近日,農業農村部新設置了10部涉農熱線電話,幫助農民及涉農企業在疫情防控期間解決生產中的難事。(3月8日 央視新聞)

“涉農熱線”架起的是“連心橋”

“涉農熱線”,顧名思義是專為廣大農民開通的熱線電話,旨在宣傳黨的農業政策,幫助農民朋友解決生產過程中,面臨的困難與難題;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涉家熱線”及時開通恰似“及時雨”,讓農民兄弟倍受鼓舞。

一年之計在於春。時值春暖花開,本是耕耘土地,播種希望的季節;然疫情尚未結束,時值特殊時期,農事未必就能順利進行,極柯能遇到這樣、那樣的一些問題,從而影響到“農事”的順利進行,讓農民利益受損。

民以食為天,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沒有農業的穩步發展,也就沒有了國民經濟的發展,甚至影響著社會的穩定;因此,農事看似農民之事,實則是國計民生的大事,如不能及時有效地將這些潛在的問題解決掉,其後果不堪設想。

立足於中央層面,開通熱線電話,搭建起了黨聯繫農民的橋樑,讓黨和國家關心農民,更加直接,從而既能切實維護農民正當權益,推動農業生產穩步向前發展,又能有效地增強廣大農民的獲得感與幸福感。

“涉農熱線”利推動宏觀農業政策的制定。長期以來,我們黨雖高度重視“三農”問題,不斷推出新政,以促進農業之發展;受客觀條件的制約,很難直接較大規模地聽到農民真實的聲音,自然也難讓農民意願體現於黨的農業政策之中。

撥通電話,普通農民就能將自已的生產中的“煩心事”,直接向最高主管部門反映,更多來自“田間地頭”聲音將彙集於“高層”,省去了“層層彙報”,除去了“變味、走調”,利高層準確掌握“農情、農事”,從而推動“三農”新政的擬定,讓更貼近實際,更能促進農業發展。

在通訊技術高度發達的時代,包括農民在內的國人,基本實現“手機人手一部”,無疑“涉農熱線”極大地方便了農民投訴,既有利於“農事難題”的解決,又增強了農民參與意識,能有效地增強農民的獲得感與幸福感。

“涉農熱線”的及時開通,無疑架起了黨聯繫廣大農民的橋樑,可謂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然開通易,保持與用好則不易;還望農業農村部,在管好、用好上狠下功夫,不僅要立足當前,更需立足長遠,在服務“三農”,推動農業發展方面發揮更大的功效。

要加大投入力度,適當增加電話數量,強化隊伍建設,增強服務意識,讓此電話打得通、有作用,能及時為農民排憂解難,用實實在在的行動取信於廣大農民,讓農民正當權益得到更好地維護,不斷激發農民生產積極性。

同時,還將高度重視並認真對待“廣大農民兄弟反映的問題”,及時進行整理分析,從中找出共性問題,並將其作為制訂相關政策的重要參考依據,讓黨的政策更得人心,更能推動農村經濟社會的健康發展。

聽民聲、解民憂,服務“三農”,“涉農熱線”毫無疑問,就是一座黨聯繫農民的橋;願此“橋”更加緊緊把廣大農民兄弟團結在黨的周圍,為穩步推動農民增收、農業發展發揮更加積極功效。(尚凡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