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五湖四海的攀枝花人│移民城市攀枝花的人口形成与发展

攀枝花建市之前所在的区域,大致上以金沙江为界进行划分,江北区域为四川省管辖,江南区域为云南省属地.。

来自五湖四海的攀枝花人│移民城市攀枝花的人口形成与发展

1965年,攀枝花特区成立(1965年3月4日被定位攀枝花市成立日期)。国家将云南省永仁县的27个公社、华坪县的10个公社,四川省盐边县的4个公社和会理县的2个公社共43个公社划归攀枝花特区管辖。随同这些公社划归的共有17782户,总计80836人。加上当时特区从全国各地调进的建设队伍41407人,到1965年底,攀枝花共有18016户122243人,户均6.79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2193人,占34.52%;农业人口80050人,占65.48%。这就是攀枝花最初形成的人口规模。

来自五湖四海的攀枝花人│移民城市攀枝花的人口形成与发展

其后经过四川和云南的3次区划调整,共增加67202户,总计332318人划归攀枝花管辖。

其中在1974年,国家将云南省永仁县的平地、大龙谭两个公社的3661户,共计21448人,划归攀枝花管辖。

接着在1978年,先将四川省会理县红格区的红格、新九、猛新以及和爱4个公社4419户,共计23298人,划归攀枝花管辖。后又将四川省米易县、盐边两县共59122户,共计287572人,划归攀枝花。

到1978年底全市人口增至141079户788775人(户均5.59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62779人,占45.99%;农业人口425996人,占54.01%。

1978年以后,攀枝花市行政区划相对比较固定,全市人口开始走上正常发展的轨道。从1978年至1985年的7年间,人口以每年1.06%平均增长。

来自五湖四海的攀枝花人│移民城市攀枝花的人口形成与发展

攀枝花人,真的来自祖国的五湖四海。从1965年开始,参加钢铁工业基地建设的人员从全国各地被调集进入攀枝花,后期又因为其他地区建设需要和攀枝花地区工程数量减少而离开攀枝花,从而造成全市人口机械的变动(迁入和迁出的变动)数量巨大。在1965年至1985年的21年间,全市共迁入人口674007人,同期全市迁出人口达322257人。

到1985年底,全市有176970户,总计849132人(户均人口4.8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09917人,占48.27%;农业人口439215人,占51.73%。

1985年底人口分布情况:东区260586人,西区104573人,仁和区186091人,米易县173128人,盐边县124754人。

1985年后,攀枝花人口没有出现大的机械变动,按正常的自然增长不断发展。

2019年05月,攀枝花市政府发布统计公报,其中写到“年末户籍总人口108.3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2.30万人,非农业人口56.04万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