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日》與《南征北戰》有一個共同的源頭,難怪兩者有著相似處


《紅日》與《南征北戰》有一個共同的源頭,難怪兩者有著相似處


《紅日》與《南征北戰》都是中國戰爭文藝作品的典範,可以說,深刻地影響了中國軍事文學的發展脈絡與軌跡。

但是,一個勿庸置疑的現象是,《紅日》與《南征北戰》有著高度的相似性,而實際上,這種相似性,如果從它們的創作流程來看,是必然的。

《南征北戰》電影劇本完成於1952年,並很快拍成電影。

《紅日》與《南征北戰》有一個共同的源頭,難怪兩者有著相似處


長篇小說《紅日》於1957年完稿,出現的年代,要遲於《南征北戰》。

而仔細地辨析一下,《紅日》與《南征北戰》描寫的是同一件戰事。

《紅日》裡涉及到三個戰役,分別是漣水戰役、萊蕪戰役與孟良崮戰役。

《紅日》與《南征北戰》有一個共同的源頭,難怪兩者有著相似處


而《南征北戰》則主要是以萊蕪戰役為原型的,“北戰”部分,基本可以說體現了萊蕪戰役的面目,而“南戰”的最終攻佔將軍廟車站,則是之後多起戰役的濃縮與概括。

這個劇本開始改編的時候,是有很宏闊的創作意圖的,是想把萊蕪戰役、孟良崮戰役與淮海戰役全部包括在內的,可以看出,它的構思比《紅日》還要巨大。

但是後來編劇意識到一部電影是難以把這麼多的內容,都統編到一部作品裡的,所以,便削減了電影的內容,而將電影的主體僅僅關注於一場戰事。

《紅日》與《南征北戰》有一個共同的源頭,難怪兩者有著相似處


這樣電影裡的萊蕪戰役攻佔李仙洲的“北戰”在電影裡得到了較為接近史實的表現,而“南戰”的部分,只能進行高度概括的處理了,“張軍長”在電影裡是被俘獲的,這一個角色的原型如果是對應張靈甫的話,顯然已經嚴重偏離史實。

《紅日》與《南征北戰》有一個共同的源頭,難怪兩者有著相似處


可以看出,“南戰”部分是將華野日後的諸多戰役作了濃縮後提煉出來的。

這一點,決定了《南征北戰》更像是一部有著原型、但高度概括、進行了抽象加工過的藝術作品。

《紅日》與《南征北戰》的不同就在這裡。《紅日》描寫的三個戰役都是實有其事的戰役,《南征北戰》故事發生的時間,侷限在非常短的時間段內,而《紅日》的時間長度,按照實際的戰爭時長,界定在半年多一點的時間區間內。

《紅日》與《南征北戰》有一個共同的源頭,難怪兩者有著相似處


因為《南征北戰》與《紅日》都表現的是華野的同一個戰役,所以,電影裡的故事情節給人以似曾相識之感。

而更為關鍵的是,《南征北戰》的電影劇本,還應該追溯到之前的一個話劇《戰線》。

《紅日》與《南征北戰》有一個共同的源頭,難怪兩者有著相似處


《戰線》的話劇劇本是由沈西蒙創作的,而沈西蒙正是日後《南征北戰》的編劇之一。

《戰線》劇本寫作於1950年,當時沈西蒙任華東軍區第三野戰軍宣傳部文藝科科長。

《紅日》與《南征北戰》有一個共同的源頭,難怪兩者有著相似處


而同一時期,後來寫出《紅日》的吳強,也與沈西蒙在同一個單位,他當時在南京的第三野戰軍政治部擔任文化部副部長。

從這個關係來看,吳強還是沈西蒙的直接上司,而沈西蒙在創作《戰線》直到後來改寫成電影劇本《南征北戰》的時候,吳強都深度介入,一直負責協調《南征北戰》劇本的編創工作。

可以說,《南征北戰》裡也有著吳強的心血。

《紅日》與《南征北戰》有一個共同的源頭,難怪兩者有著相似處


吳強與沈西蒙都曾經在新四軍裡從事過文化工作,兩個人有著很深的交集,甚至他們曾經在一個舞臺上共同合作過一個節目的演出。

沈西蒙1950年寫出了話劇劇本《戰線》,這個劇本共分四幕,後來這個劇本,衍生出《南征北戰》,但是,我們可以看出,這個話劇劇本,也孵育了《紅日》。

《紅日》與《南征北戰》有一個共同的源頭,難怪兩者有著相似處


我們有必要看一看如今在文學史中已經湮沒無聞的《戰線》。從現在的角度來看,這個劇本不能說是成功的話劇劇作,因為它的內容太過雜亂,四幕劇本,竟然跨年度長達兩年以上,因此,情節過分跳躍,故事內容很不連貫,這也是因為編劇最初的創作意圖,陷入了概括整個華野戰事而最終導致的困境。

《南征北戰》對《戰線》的最大改變,就是把《戰線》的第一幕作為改編內容,進行了擴容充實,形成了一場戰役的完整呈現。相對而言,《南征北戰》的精煉與濃縮性也因此成為它的傲視天下的優點。

《紅日》與《南征北戰》有一個共同的源頭,難怪兩者有著相似處


《紅日》與《南征北戰》有一個共同的源頭,難怪兩者有著相似處


《戰線》第一幕,表現的是戰略撤退的一段情節,這裡的不少臺詞,被用到了《南征北戰》中,如“現在不是敵人在拖我們,而是我們在拖敵人”,“蔣介石的算盤珠子,要靠我們來撥。”

這一部分相當於《南征北戰》的開始部分,面對強大的敵人,我軍組織隊伍,向北撤退。

《紅日》與《南征北戰》有一個共同的源頭,難怪兩者有著相似處

《戰線》話劇演出劇照


《戰線》的第二幕,突然發生了巨大的跳躍,已經跳出了後來改編的《南征北戰》的時間範圍了。時間已經是1947年,萊蕪戰役已經結束,孟良崮戰役即將開始,劇本描寫一個營級連隊,被沙河堵住,前進不得,後來接到指令,孟良崮戰役開始,讓部隊渡過沙河,北上插進敵人的後方,堵住敵人的退路。

這一段情節,被《南征北戰》略去了,但是,卻被長篇小說《紅日》繼承下來。

《紅日》在寫到萊蕪戰役勝利之後,小說的節奏放緩了下來,在過渡到最後一場終結戰鬥的時候,作者寫了許多閒筆,比如小說裡在漣水戰役中受傷的楊軍與他的妻子阿菊的故事,在小說裡用專門一章進行了詳細的描寫,經過這一大段看似閒筆的描寫,小說很快就進入了劍拔弩張的孟良崮戰役段落。

《紅日》與《南征北戰》有一個共同的源頭,難怪兩者有著相似處


蹺蹊的是,《紅日》在描寫沈丁部隊從魯南前往孟良崮的堵截地點垛莊前去的路上,必須渡過一條急流滾滾的大沙河,有意思的是,《紅日》《南征北戰》《戰線》三部有著關聯的作品,都出現了一個實際地名中並不存在的“沙河”,而《紅日》裡還特別描寫了在戰事緊迫的情況下,沈丁部隊渡過沙河的額外枝節,尤其是不可思議的是,竟然在小說裡描寫了一軍之長在渡河到達河中心的時候,突然發生了翻船事故,車仰人翻,連他的警衛員,都被急流沖走。

《紅日》與《南征北戰》有一個共同的源頭,難怪兩者有著相似處


眾所周知,《紅日》裡的沈丁部隊是以華野六縱為原型創作的,軍長沈振新是以六縱司令王必成為原型的,小說裡寫到沈振新的籍貫是湖北的麻城,完全與王必成的真實經歷相似。小說裡的副軍長梁波的原型皮定均,則認為沈振新的個性中,還容納了葉飛的一些性格特點。

《紅日》與《南征北戰》有一個共同的源頭,難怪兩者有著相似處

電影《紅日》中的涉水場面,根本沒有急流


但是,查了一下所有的關於王必成率領的六縱從魯南前往孟良崮南端的伏擊地點,只提到了兩地的距離120公里,必須在48小時到達,沒有提及有渡河的場景。

《紅日》中卻用很大的篇幅,描寫了沈丁部隊在渡河之時遭遇到的一次意外事故。

據資料顯示,沈振新落水事故,根本不是發生在六縱司令王必成身上,而是發生在六縱十八師師長饒守坤身上的事,而且也不是在這一場戰役中,而在後來的麻城戰役中。麻城戰役發生的時間是在1947年7月份,山東進入了雨季,河流暴漲,部隊渡河發生了很大困難,多次發生半渡翻船的事故。而孟良崮戰役發生在五月份,水流不是那麼充足,這樣看來,影響了《紅日》的《前線》中的第二幕的故事,不僅僅是侷限於孟良崮戰役發生時期的實際狀況,而是採納了孟良崮之後發生的麻城戰役等戰事中的素材。

《紅日》與《南征北戰》有一個共同的源頭,難怪兩者有著相似處

電影《紅日》中騎兵過河


而《紅日》似乎受到了《戰線》的很大影響,在影片裡,把沙河的水勢描寫得很是浩大,更像是對華野日後在麻城戰役期間遭遇到的戰爭風雲的歸納。

從這裡可以看出,《紅日》對《戰線》的佈局接納還是非常明顯的。

《戰線》第三幕,回到了《南征北戰》裡的堵截逃敵的主題,我軍是保護鐵路橋,以更好地擊敵人。這裡的戰役特徵,與《南征北戰》裡發生的鐵路沿線的追擊戰鬥較為接近,尤其是《南征北戰》裡將原來的保護鐵路橋換成了保護水壩,還是可以看到與《戰線》之間的明顯的承繼關係。

《紅日》與《南征北戰》有一個共同的源頭,難怪兩者有著相似處


《戰線》第四幕,緊接著第三幕,敘述了我軍堵截敵人成功,大橋得以保護,給追擊敵人的我軍主力部隊鋪平了道路。這就是《南征北戰》最後的勝利主題。

相比之下,《戰線》中,出現了女村長趙少華,還有她的母親趙大娘,這兩個角色,都移到了《南征北戰》裡,不過,趙少華的名字,《南征北戰》裡改換成了“趙玉敏”,按照《南征北戰》編劇的原有意圖,趙玉敏與高營長之間還不得不產生那麼一點朦朧的愛情關係,因為《南征北戰》里加進了許多《戰線》裡沒有的情節,增加了高營長曾經受傷之後住在趙玉敏家裡的前因,按照這樣的人物設置,兩個人朝夕相處,不產生一點愛情浪漫,也於情於理都說不過去。

《紅日》與《南征北戰》有一個共同的源頭,難怪兩者有著相似處


但最後考慮到《南征北戰》畢竟是一部戰爭片,如果加進了畫蛇添足的愛情線索,未免沖淡了電影的主題,所以,電影最後對這條線索虛晃一槍,並沒有詳細交待,但觀眾多少能從電影裡趙玉敏與高營長過從甚密的關係中看出多於同志關係的那麼一點粉色味道。

但地方武裝與部隊將士之間的愛情關係,在《紅日》中,卻由吳強大張旗鼓地給予了正面描寫,好像是彌補了《南征北戰》中遮遮掩掩的不足。在《紅日》中,副軍長梁波與沙河區地方領導華靜的愛情故事,在小說裡相當的醒目,但也成了小說裡的愛情描寫最為詬病的一對,以至於吳強後來在1978年修訂版裡,直接將華靜對梁波的愛情渴望給刪除得只留一點朦朧的影子了,電影《紅日》中也將這一段愛情刪得一乾二淨,甚至梁波這一個人物都沒有出現。

《紅日》與《南征北戰》有一個共同的源頭,難怪兩者有著相似處


因此,我們現在可以看出,1950年的《戰線》雖然形制上比較粗陋,但是卻影響了後來的《南征北戰》與《紅日》。

沈西蒙創作了最初的《戰線》,吳強一直與沈西蒙在一個單位,參與了這個話劇向電影劇本改編的整個過程。後來吳強從部隊轉業,調到上海,顯然,他對《南征北戰》描寫的主體情節故事是爛熟於胸的。他靜下心來,把同一戰事,以更為全景、立體、深刻的文學筆觸進行通透式再現,不能不說受到之前他親身參與的作品的深刻影響。

《紅日》與《南征北戰》有一個共同的源頭,難怪兩者有著相似處


這樣,我們便會看到,從《戰線》到《南征北戰》再到《紅日》之間有一個隱隱約約的貫通的線索鏈條,無論是從創作者的相知相識經歷還是三部作品中描寫的細節元素,都可以看出,它們之間的藕斷絲連的關係是無可否認的。

《紅日》與《南征北戰》有一個共同的源頭,難怪兩者有著相似處


就筆者的閱讀面來看,沒有一部文學史著作認定《紅日》與《南征北戰》有著隱性的關聯,我們提出這一點,有助於看清中國軍事文學的承繼關係與遞變路徑,更好地觸摸到中國當代文學的內在肌理與脈搏心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