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日》与《南征北战》有一个共同的源头,难怪两者有着相似处


《红日》与《南征北战》有一个共同的源头,难怪两者有着相似处


《红日》与《南征北战》都是中国战争文艺作品的典范,可以说,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军事文学的发展脉络与轨迹。

但是,一个勿庸置疑的现象是,《红日》与《南征北战》有着高度的相似性,而实际上,这种相似性,如果从它们的创作流程来看,是必然的。

《南征北战》电影剧本完成于1952年,并很快拍成电影。

《红日》与《南征北战》有一个共同的源头,难怪两者有着相似处


长篇小说《红日》于1957年完稿,出现的年代,要迟于《南征北战》。

而仔细地辨析一下,《红日》与《南征北战》描写的是同一件战事。

《红日》里涉及到三个战役,分别是涟水战役、莱芜战役与孟良崮战役。

《红日》与《南征北战》有一个共同的源头,难怪两者有着相似处


而《南征北战》则主要是以莱芜战役为原型的,“北战”部分,基本可以说体现了莱芜战役的面目,而“南战”的最终攻占将军庙车站,则是之后多起战役的浓缩与概括。

这个剧本开始改编的时候,是有很宏阔的创作意图的,是想把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与淮海战役全部包括在内的,可以看出,它的构思比《红日》还要巨大。

但是后来编剧意识到一部电影是难以把这么多的内容,都统编到一部作品里的,所以,便削减了电影的内容,而将电影的主体仅仅关注于一场战事。

《红日》与《南征北战》有一个共同的源头,难怪两者有着相似处


这样电影里的莱芜战役攻占李仙洲的“北战”在电影里得到了较为接近史实的表现,而“南战”的部分,只能进行高度概括的处理了,“张军长”在电影里是被俘获的,这一个角色的原型如果是对应张灵甫的话,显然已经严重偏离史实。

《红日》与《南征北战》有一个共同的源头,难怪两者有着相似处


可以看出,“南战”部分是将华野日后的诸多战役作了浓缩后提炼出来的。

这一点,决定了《南征北战》更像是一部有着原型、但高度概括、进行了抽象加工过的艺术作品。

《红日》与《南征北战》的不同就在这里。《红日》描写的三个战役都是实有其事的战役,《南征北战》故事发生的时间,局限在非常短的时间段内,而《红日》的时间长度,按照实际的战争时长,界定在半年多一点的时间区间内。

《红日》与《南征北战》有一个共同的源头,难怪两者有着相似处


因为《南征北战》与《红日》都表现的是华野的同一个战役,所以,电影里的故事情节给人以似曾相识之感。

而更为关键的是,《南征北战》的电影剧本,还应该追溯到之前的一个话剧《战线》。

《红日》与《南征北战》有一个共同的源头,难怪两者有着相似处


《战线》的话剧剧本是由沈西蒙创作的,而沈西蒙正是日后《南征北战》的编剧之一。

《战线》剧本写作于1950年,当时沈西蒙任华东军区第三野战军宣传部文艺科科长。

《红日》与《南征北战》有一个共同的源头,难怪两者有着相似处


而同一时期,后来写出《红日》的吴强,也与沈西蒙在同一个单位,他当时在南京的第三野战军政治部担任文化部副部长。

从这个关系来看,吴强还是沈西蒙的直接上司,而沈西蒙在创作《战线》直到后来改写成电影剧本《南征北战》的时候,吴强都深度介入,一直负责协调《南征北战》剧本的编创工作。

可以说,《南征北战》里也有着吴强的心血。

《红日》与《南征北战》有一个共同的源头,难怪两者有着相似处


吴强与沈西蒙都曾经在新四军里从事过文化工作,两个人有着很深的交集,甚至他们曾经在一个舞台上共同合作过一个节目的演出。

沈西蒙1950年写出了话剧剧本《战线》,这个剧本共分四幕,后来这个剧本,衍生出《南征北战》,但是,我们可以看出,这个话剧剧本,也孵育了《红日》。

《红日》与《南征北战》有一个共同的源头,难怪两者有着相似处


我们有必要看一看如今在文学史中已经湮没无闻的《战线》。从现在的角度来看,这个剧本不能说是成功的话剧剧作,因为它的内容太过杂乱,四幕剧本,竟然跨年度长达两年以上,因此,情节过分跳跃,故事内容很不连贯,这也是因为编剧最初的创作意图,陷入了概括整个华野战事而最终导致的困境。

《南征北战》对《战线》的最大改变,就是把《战线》的第一幕作为改编内容,进行了扩容充实,形成了一场战役的完整呈现。相对而言,《南征北战》的精炼与浓缩性也因此成为它的傲视天下的优点。

《红日》与《南征北战》有一个共同的源头,难怪两者有着相似处


《红日》与《南征北战》有一个共同的源头,难怪两者有着相似处


《战线》第一幕,表现的是战略撤退的一段情节,这里的不少台词,被用到了《南征北战》中,如“现在不是敌人在拖我们,而是我们在拖敌人”,“蒋介石的算盘珠子,要靠我们来拨。”

这一部分相当于《南征北战》的开始部分,面对强大的敌人,我军组织队伍,向北撤退。

《红日》与《南征北战》有一个共同的源头,难怪两者有着相似处

《战线》话剧演出剧照


《战线》的第二幕,突然发生了巨大的跳跃,已经跳出了后来改编的《南征北战》的时间范围了。时间已经是1947年,莱芜战役已经结束,孟良崮战役即将开始,剧本描写一个营级连队,被沙河堵住,前进不得,后来接到指令,孟良崮战役开始,让部队渡过沙河,北上插进敌人的后方,堵住敌人的退路。

这一段情节,被《南征北战》略去了,但是,却被长篇小说《红日》继承下来。

《红日》在写到莱芜战役胜利之后,小说的节奏放缓了下来,在过渡到最后一场终结战斗的时候,作者写了许多闲笔,比如小说里在涟水战役中受伤的杨军与他的妻子阿菊的故事,在小说里用专门一章进行了详细的描写,经过这一大段看似闲笔的描写,小说很快就进入了剑拔弩张的孟良崮战役段落。

《红日》与《南征北战》有一个共同的源头,难怪两者有着相似处


跷蹊的是,《红日》在描写沈丁部队从鲁南前往孟良崮的堵截地点垛庄前去的路上,必须渡过一条急流滚滚的大沙河,有意思的是,《红日》《南征北战》《战线》三部有着关联的作品,都出现了一个实际地名中并不存在的“沙河”,而《红日》里还特别描写了在战事紧迫的情况下,沈丁部队渡过沙河的额外枝节,尤其是不可思议的是,竟然在小说里描写了一军之长在渡河到达河中心的时候,突然发生了翻船事故,车仰人翻,连他的警卫员,都被急流冲走。

《红日》与《南征北战》有一个共同的源头,难怪两者有着相似处


众所周知,《红日》里的沈丁部队是以华野六纵为原型创作的,军长沈振新是以六纵司令王必成为原型的,小说里写到沈振新的籍贯是湖北的麻城,完全与王必成的真实经历相似。小说里的副军长梁波的原型皮定均,则认为沈振新的个性中,还容纳了叶飞的一些性格特点。

《红日》与《南征北战》有一个共同的源头,难怪两者有着相似处

电影《红日》中的涉水场面,根本没有急流


但是,查了一下所有的关于王必成率领的六纵从鲁南前往孟良崮南端的伏击地点,只提到了两地的距离120公里,必须在48小时到达,没有提及有渡河的场景。

《红日》中却用很大的篇幅,描写了沈丁部队在渡河之时遭遇到的一次意外事故。

据资料显示,沈振新落水事故,根本不是发生在六纵司令王必成身上,而是发生在六纵十八师师长饶守坤身上的事,而且也不是在这一场战役中,而在后来的麻城战役中。麻城战役发生的时间是在1947年7月份,山东进入了雨季,河流暴涨,部队渡河发生了很大困难,多次发生半渡翻船的事故。而孟良崮战役发生在五月份,水流不是那么充足,这样看来,影响了《红日》的《前线》中的第二幕的故事,不仅仅是局限于孟良崮战役发生时期的实际状况,而是采纳了孟良崮之后发生的麻城战役等战事中的素材。

《红日》与《南征北战》有一个共同的源头,难怪两者有着相似处

电影《红日》中骑兵过河


而《红日》似乎受到了《战线》的很大影响,在影片里,把沙河的水势描写得很是浩大,更像是对华野日后在麻城战役期间遭遇到的战争风云的归纳。

从这里可以看出,《红日》对《战线》的布局接纳还是非常明显的。

《战线》第三幕,回到了《南征北战》里的堵截逃敌的主题,我军是保护铁路桥,以更好地击敌人。这里的战役特征,与《南征北战》里发生的铁路沿线的追击战斗较为接近,尤其是《南征北战》里将原来的保护铁路桥换成了保护水坝,还是可以看到与《战线》之间的明显的承继关系。

《红日》与《南征北战》有一个共同的源头,难怪两者有着相似处


《战线》第四幕,紧接着第三幕,叙述了我军堵截敌人成功,大桥得以保护,给追击敌人的我军主力部队铺平了道路。这就是《南征北战》最后的胜利主题。

相比之下,《战线》中,出现了女村长赵少华,还有她的母亲赵大娘,这两个角色,都移到了《南征北战》里,不过,赵少华的名字,《南征北战》里改换成了“赵玉敏”,按照《南征北战》编剧的原有意图,赵玉敏与高营长之间还不得不产生那么一点朦胧的爱情关系,因为《南征北战》里加进了许多《战线》里没有的情节,增加了高营长曾经受伤之后住在赵玉敏家里的前因,按照这样的人物设置,两个人朝夕相处,不产生一点爱情浪漫,也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

《红日》与《南征北战》有一个共同的源头,难怪两者有着相似处


但最后考虑到《南征北战》毕竟是一部战争片,如果加进了画蛇添足的爱情线索,未免冲淡了电影的主题,所以,电影最后对这条线索虚晃一枪,并没有详细交待,但观众多少能从电影里赵玉敏与高营长过从甚密的关系中看出多于同志关系的那么一点粉色味道。

但地方武装与部队将士之间的爱情关系,在《红日》中,却由吴强大张旗鼓地给予了正面描写,好像是弥补了《南征北战》中遮遮掩掩的不足。在《红日》中,副军长梁波与沙河区地方领导华静的爱情故事,在小说里相当的醒目,但也成了小说里的爱情描写最为诟病的一对,以至于吴强后来在1978年修订版里,直接将华静对梁波的爱情渴望给删除得只留一点朦胧的影子了,电影《红日》中也将这一段爱情删得一干二净,甚至梁波这一个人物都没有出现。

《红日》与《南征北战》有一个共同的源头,难怪两者有着相似处


因此,我们现在可以看出,1950年的《战线》虽然形制上比较粗陋,但是却影响了后来的《南征北战》与《红日》。

沈西蒙创作了最初的《战线》,吴强一直与沈西蒙在一个单位,参与了这个话剧向电影剧本改编的整个过程。后来吴强从部队转业,调到上海,显然,他对《南征北战》描写的主体情节故事是烂熟于胸的。他静下心来,把同一战事,以更为全景、立体、深刻的文学笔触进行通透式再现,不能不说受到之前他亲身参与的作品的深刻影响。

《红日》与《南征北战》有一个共同的源头,难怪两者有着相似处


这样,我们便会看到,从《战线》到《南征北战》再到《红日》之间有一个隐隐约约的贯通的线索链条,无论是从创作者的相知相识经历还是三部作品中描写的细节元素,都可以看出,它们之间的藕断丝连的关系是无可否认的。

《红日》与《南征北战》有一个共同的源头,难怪两者有着相似处


就笔者的阅读面来看,没有一部文学史著作认定《红日》与《南征北战》有着隐性的关联,我们提出这一点,有助于看清中国军事文学的承继关系与递变路径,更好地触摸到中国当代文学的内在肌理与脉搏心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