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聯想、OPPO等接連“搶人”,企業如何破局“用工荒”?

在當前環境下,製造業企業不僅出現了復工難,同時也出現了“用工荒”的問題。近年,人們一直提到中國的人口紅利逐年下降、用工成本不斷增加,此次疫情顯示出的問題,是否再次印證了人口紅利的終結?


富士康、聯想、OPPO等接連“搶人”,企業如何破局“用工荒”?


高薪!內推!工廠搶人大戰已經開始


2月21日富士康發佈信息顯示,IDPBG(數位產品事業群)深圳龍華廠區工人緊缺7000人,深圳觀瀾廠區工人緊缺20000人。面對接近三萬人的員缺口,富士康雙管齊下:一邊組織老員工有序復工,另一邊,通過高價的內部推薦,獎勵招募新工人。


富士康、聯想、OPPO等接連“搶人”,企業如何破局“用工荒”?


“高薪”、內部推薦,不單是富士康,幾乎所有制造業企業都在做著相同的事:


  • 聯想開出了每小時24塊的“高薪”吸引工人們的到來。時薪比以前多了5塊錢,漲幅26%。
  • OPPO發起“春風行動”,向員工聚集的七個地市派出免費專車,接員工回工業園,並提高基本工資與加班補貼以招聘新工人。
  • 立訊精密開通了兩條免費專列高鐵,每天2班,每班500人,同時對內推入職的員工每月獎勵上千元。
  • 創維也大力宣傳其內推活動,對推薦人獎勵最高1500元,被推薦人最高可得1200元。


諸多企業的一致舉措,無不標誌著人口紅利正在慢慢過去。近年來國內勞動年齡人口數量持續下降,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9年末16-59歲人口為89640萬人,與2010年相比勞動人口數量下降4321萬人。人口結構的變化將是中國智能製造升級的長期驅動力。


富士康、聯想、OPPO等接連“搶人”,企業如何破局“用工荒”?

中國15-64歲人口規模及佔比情況


“用工荒”並不是現在才出現,只是在疫情衝擊下,“用工荒”問題顯得更加突出。疫情來臨之前,在製造業中雖然很多中小企業自動化水平不高,但人工成本尚未成為核心壓力,因此在勞動力成本不斷上漲的情況下,這些企業也尚能維持。但面對突然而至的疫情,此前被忽視的弱點就暴露無疑。


這次疫情與春節假期剛好重疊,可以說進一步加劇了企業的用工問題,也讓更多的企業意識到了“人”的侷限性。疫情會讓製造業企業再次認清近幾年勞動力供求市場的變化,以及對提升自動化水平的重要性,而2020年初的這場變故也將成為製造業智能化的催化劑。用不會生病,可以24小時工作的“鐵人”來代替人類從事勞動強度大、危險性高、簡單重複的工作會成為更多企業的選擇。


以史為鑑,認清後人口紅利時代的發展之路


3月6日,央視《新聞聯播》報道廣東新寶電器股份有限公司,在疫情之下訂單量不降反升。新寶電器佔全球小家電市場份額的10%,面對疫情壓力,其能轉危為機的原因就在於多年來在自動化改造方面的積累。通過多年來持續的自動化升級改造以及信息化管理,新寶電器不僅在這個時候保住了市場,三、四月份的訂單還逆勢上升,同比增長11.8%,今年淡季訂單比去年高峰期還多。製造業企業在此次疫情中應該認清現實,靠人力堆積生產力的時代已經過去,智能製造以及信息化管理才是長久之道。


富士康、聯想、OPPO等接連“搶人”,企業如何破局“用工荒”?


就產業自動化的前景來看,日本的經驗對當前的中國有著很大的借鑑意義。回顧日本機器人產業的發展歷程,20世紀80年代在勞動力成本上升、產業升級、政府扶持政策等有利因素的影響下,日本的機器人產業經歷了長達20年之久的黃金髮展時期,造就了現在“機器人四大家”日本佔其二的局面。中國目正處於現在同樣的階段,加之此次疫情影響,無論是對應用企業還是設備研發生產企業,新一輪自動化的熱潮已然來臨。


未來已經清晰,佈局更加關鍵。ITES深圳工業展紮根華南20年,旗下深圳國際機器人及工廠智能化展聚焦於針對不同行業的數字化、智能化、個性化創新技術及解決方案,與你分享機器人及自動化的前行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