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曹操說:“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玄德大驚?

思燕2018


因為這句話會要了劉備的命。

當時劉備官職是徐州牧,曹操是他的上級。同朝為官,本來可以和睦相處,建立和諧的上下級關係,但問題在於曹操是挾天子以令諸侯,而劉備居然是“皇叔”。在這種情況下,劉備具備成為曹操權力道路上的障礙的可能性。

所以青梅煮酒論英雄,是一次試探。

是曹操摸清劉備野心的鴻門宴,是劉備是否可以打消曹操疑心的一場考試。


雙方進行了友好而親切的寒暄後,曹操拋出了題目:君以為天下誰是英雄?

劉備:……

曹操:……

劉備:……

曹操:……

……

以劉備之智商情商,我認為他在裝傻,至少有忽悠的成分在裡面。

結果曹操一點都不拐彎抹角,直接來一句:

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

無語!


這就等於說:兄弟你別裝了,你說那麼多都木有用。這天底下,就我們兩個是英雄。

這句話背後的潛臺詞也是:你會成為我的對手,成為我權力路上的障礙,我是不是乘你羽翼未滿先除掉你,免留後患。

這才是要命的地方。

我相信劉備當時是震驚和尷尬。

震驚在於這傢伙洞察世事明瞭人性,說話簡單粗暴有效直指要害。尷尬是自己被曹操這樣的人評價為英雄,這是一種榮耀(無異於今天被人民日報@),但作為一個被皇帝尊為皇叔,勢力巨弱卻志存高遠人,最明智的方法是韜光養晦積蓄力量,等待厚積薄發。而這一切,在青梅煮酒中,本來一件內心的小秘密,被對方無情的揭穿了。

這時候曹操舉起了刀,觀察劉備什麼反應。


打雷了,

好吧!圓過去了。

也許是輕視了劉備的爆發力,也許是對自己的人格魅力有務必的自信心,也許是羅貫中同志的意識形態問題。

反正,劉備喝完酒,成功出了園子。


寒鐵衣


曹操說:“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出自《三國演義》中的煮酒論英雄!

那為何曹操說:“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玄德大驚?是因為劉備心虛。

曹操在白門樓勒殺呂布後,帶著劉關張三人回到了許昌,而劉備回到了許昌後,沒多久就和漢獻帝攀上了親戚關係,既然是親戚了,漢獻帝就和劉備密謀,想除掉曹操。劉備和漢獻帝密謀好了以後,為了避人耳目,劉備就在自己住的地方,每天於後花園中學起農民,種起蔬菜。但突然有一天,接到曹操的邀請,過府敘宴!當時的劉備心裡肯定是忐忑不安的,因為他心虛,而且不知道曹操為何要單獨宴請他!

於是心中有鬼的劉備去赴宴了,在論及天下英雄時,操以手指玄德,後自指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劉備聽了以後,吃了一驚,因心中有鬼,所以當時嚇得手中所執匙箸,不覺落於地下。時正值天雨將至,雷聲大作。劉備很從容撿起了筷子,說:“一震之威,乃至於此。”由此將曹操的奸詐和劉備裝腔作勢的韜晦刻畫得淋漓盡致。

一句話:曹操說:“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劉備大驚,是因為心虛!


大江侃歷史


這就不得不佩服中國人的說話藝術,這句話的真正含義是,能成為我曹操對手的人,只有你劉備一個人。但這話從曹操嘴裡一說,即抬高了劉備,同時也抬高了自己。還有一層意思就是,我曹操看出你劉備是個有大志向的人,你就別在我這裡玩那套韜光養晦的把戲,我已經看穿你了,你要麼跟我,要麼就是死,你選吧。你說聽了這話,劉備能不大驚嗎?

青梅煮酒的故事發生在呂布被殺以後,劉備兄弟三人跟著曹操回到許昌。劉備宣稱自己是西漢孝景皇帝之子中山靖王的後代,於是漢獻帝就和劉備論起了親戚,算過輩分之後,漢獻帝稱劉備為皇叔。

劉備雖然有了皇叔的名頭,其實混的也不咋地,不得不向曹操低頭,他還要在曹營混口飯吃。劉備為了讓曹操打消疑慮,就在許昌找了塊地,天天在那裡種菜。劉備自認為他已經將曹操騙過去了,其實曹操將一切都看在眼中,默默的注視著劉備的表演。

此時漢獻帝正密謀除掉曹操,就讓太師董承將衣帶詔帶出,聯合心向漢室的大臣,董承最後就找到了劉備。曹操的謀士也覺得劉備是個麻煩,就勸曹操早日將劉備除掉。曹操就一直說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中,其實他也是出於愛才之心,他看中了劉備的仁義,也看中了關羽、張飛這樣的絕世猛將,他還是想收服劉備的。

於是曹操就舉辦了這樣一個小型的酒宴來試探一下劉備。兩人一邊飲酒,一邊閒談,說著說著天就開始變陰了,眼看暴雨將至,遠處已經出現了龍掛。兩人的談話也就轉移到龍掛上來,曹操就問劉備知不知道龍是怎樣變化的,劉備假裝不知就向曹操請教。

曹操就說,龍這種物種,能大能小,能飛昇能隱匿,飛昇的時候就遨遊在宇宙之間,隱匿的時候就藏在雲雨波濤之間,就像這世間的英雄一樣。曹操接著問劉備,當今世上誰可為英雄?劉備就將各地軍閥說了一遍,結果都不入曹操的法眼。

曹操最後指著劉備說,我看啊,天下能稱之為英雄的人,就是你和我了。

這句話可把劉備嚇著了,劉備百般隱忍,就是不想讓曹操對自己有猜忌之心,結果讓曹操一語點破,劉備怎能不驚。曹孟德好猜忌天下皆知,劉備以為這是曹操要藉口將自己殺掉的信號,其實這只是曹操抬舉劉備,收買人心的一種方法。結果兩大“陰人”一碰面,好好的談話,就變得深不可測,危機四伏。

當時劉備就嚇得手一抖,筷子掉在地上,正在這時,天上響了一個炸雷,給了劉備脫身的機會。曹操笑道,“大丈夫還怕打雷嗎?”劉備為了掩飾自己心中的恐懼,就順著曹操說,“聖人聽聞風雷之聲都變臉色,我等凡人怎能不害怕?”

不知為何,敏銳的曹操居然被劉備這樣拙劣的演技騙過,也許是曹操太過自信,覺得可以掌控局面,也不忍失去劉關張這樣的人才,所以才沒動手。


老蟲


很顯然,正史裡是沒有這個場景的,這是羅貫中為了提高《三國演義》的趣味性,自己設置進去的一齣戲。如果曹操那時真的認為劉備是自己將來的競爭者,又怎麼會輕易放走劉備呢?早就殺掉以絕後患了,曹操又不是那種婆婆媽媽優柔寡斷的人。

劉備在曹操處寄人籬下的時候,性命完全捏在了對方手裡,他提醒自己這個時候千萬要低調,什麼匡扶漢室的遠大志向先放一邊,保命要緊,說話做事得處處小心,曹操是一個生性多疑的人,可不能讓他抓到把柄。

所以當曹操說出那句話的時候,劉備驚得筷子都掉地上了,就是怕曹操看出了他心裡的志向。曹操看到他那慫樣,這才放心沒殺他,不得不說,曹操也有婦人之仁的時候,說好的“寧教我負天下人,不了天下人負我”呢?你要是“寧可錯殺一千,也絕不放過一個”,不就沒有後來那麼多麻煩事了嘛!


秦曰漢雲


記得曹操曾對劉備說:“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數也。”劉備當時大驚失色,勺、筷掉了一地。這段情節原本出自《三國志•先主傳》,曹操簡短的一句話,直接挑明瞭兩人的心思。也許是羅貫中覺得不過癮,便效仿鴻門宴,特意單開一章《煮酒論英雄》來描寫當時的場景。

不妨試想當時的場景,酒過三巡。曹操佯裝有點小醉,眯著兩眼對劉備說:“天下英雄,只有你和我兩人罷了!”這時,假如劉備一聲不響,或是依舊在大吃大喝,曹操會怎麼想?

曹操、劉備兩人各懷鬼胎

曹操早就看出劉備胸懷大志,如今只是鳳凰落草,潛龍在淵,他日有機會,必然一飛沖天。況且曹操手下的幾個謀士早就提醒他殺了劉備。不過,劉備當時雖然落魄,當時江湖名聲不錯。曹操為了收買天下豪傑的人心,故意留他一命,但是又不敢放他離去,於是便將其軟禁在身邊。

劉備呢,也知道曹操懷疑自己,便天天埋頭打理自己的菜園子,也不結交朝廷官員,想讓曹操忘了自己的存在,然後伺機逃走。

於是,這兩人都使勁裝,曹操裝成禮賢下士、海納百川之丞相,而劉備則佯為安逸于田園生活的小人。然而,曹操始終想知道劉備的內心想法,而劉備也想知道曹操又沒有對自己已經放下戒備,好早點跑路。

青梅酒宴互探心思

那天,當曹操派人來請劉備赴宴時,劉備欣然應允。兩人都想通過這頓飯局,窺探對方的心思。

其實,羅貫中描寫的那段情節還是很真實的,既然曹操認為袁紹不算英雄,可見兩人之前確實是在把酒論英雄。劉備扯東扯西,將那幾路諸侯說了個遍,實際是為曹操排黑名單呢。劉備心想,讓曹阿瞞專心去和那些諸侯火拼,忘掉自己這個村夫,到時等我壯大後再坐收漁翁之利也不錯。

然而,曹操很聰明,他今天的目標很明確,就是試探劉備,無關他人。因此,無論劉備使出什麼迷魂計,曹操就是不上當。除此之外,曹操還選了一個極好的時機,等劉備以為自己上當而放鬆警惕之時,突然直接將軍,說劉備才是當世之英雄。

大驚失色是劉備的最好選擇

劉備被曹操殺了個措手不及,心裡當然很慌張,本以為瞞過了曹阿瞞,沒想到自己被曹阿瞞玩了。而此時,曹操說出了心裡話,兩眼死死便盯住劉備,劉備接下來的反映很可能決定其生死。羅貫中此時故意借用自然環境中的晴天霹靂來暗喻曹操此話語的殺傷力和劉備此時的心情。

  • 如果劉備從容有餘,那麼曹操便會以為劉備這人太可怕了,膽識過人,不除掉將來必為自己的心腹之患。


  • 反過來,如果劉備嚇得驚慌失色,曹操卻會認為其情有可原,雖然劉備可能有點小心思,然而終究畏懼自己,不敢貿然與自己為敵。

打個比方,考試的時候,老師發現小明在偷看課桌洞裡的課本,老師跑到小明旁邊,小明該如何做才有可能得到老師的原諒。是將課本塞回課桌洞,還是無視老師的存在?

其實,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劉備早就預料到曹操今日可能會試探自己,當然心中已經準備好了應急方案。既然曹操突然發難,自己何不順勢而示弱呢?

因此,劉備扔筷子是人之常情,不扔則是不將曹操放在眼裡的真英雄。


讀春秋思無忌


劉備有了兩個特點,一是愛跑,而是愛哭。這樣一個一無所有的劉備,到處尋找靠山,所到之處卻都受到歡迎和款待,這是為什麼呢?

劉備早年被呂布打敗,投靠曹操,曹操啟奏朝廷封他為左將軍,領豫州牧。劉備被曹操打敗時,投靠袁紹,外寬內忌的袁紹竟出城二百里相迎。袁紹和曹操是當時最大的軍閥,可謂是最牛的兩個人,為什麼都對劉備畢恭畢敬,以禮相待。

那麼劉備為什麼會受到如此待遇?原因只有一個:袁紹和曹操都認為劉備是英雄。

人們總認為劉備是個忍氣吞聲的窩囊廢,其實不是這樣。真實的劉備也是個很有英雄氣概,豪氣沖天的人。比如劉備剛當“公安局長”的時候,那個督郵就是劉備打的,不是張飛打的。當時由於劉備沒錢沒勢,勢力小,處境艱難,劉備不可能像曹操那樣高調的“笑傲江湖”。由於鬥爭的需要,劉備沉默寡言,喜怒不形於色,但這不能說劉備就不是英雄。在劉備沉默寡言甚至忍氣吞聲的背後,依然在骨子裡透著一股英雄氣。

而且劉備的氣魄非常人所能及,在赤壁之戰前,劉備一直寄人籬下,而且投靠過很多人,不斷在敵我勢力之間周旋。換了別人,恐怕沒有一個人有這種忍耐力,早就自暴自棄了。然而劉備沒有,他一直隱忍堅持了下來。

關羽和張飛都是當是傲視天下的人才,而劉備呢?一無所有,顛沛流離,幾乎看不到翻身的希望。而關羽和張飛卻一直死心塌地的跟著他。劉備是英雄,關羽和張飛看出來了,後來諸葛亮也看出來了,劉備投靠曹操的時候曹操也看出來了。所以曹操才說“今天下英雄,唯君與操耳。”






會飛的魚L


曹操是一代梟雄!想當年刺殺董卓失敗後逃回老家途中,一老伯準備殺豬盛情款待他磨刀時他誤認為別人要奪他性命,就沒搞清狀況就殺了人家,此人生性多疑,後來雖然投靠袁氏兄弟但他內心是看不上他兩兄弟的,唯獨覺的劉備能成大器,所以他故意這麼說給劉備聽試探劉備口氣,如果他敢和曹操平起平坐,估計就沒有三分天下的事了,劉備當初寄人籬下比曹操混的慘多了,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大丈夫能屈能伸留的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忍一時風平浪靜,唯有保住性命才有可能有輝煌騰達的一天!劉備算也是個英雄吧


二毛80461649


草根只能歎服羅貫中羅老先生對故事中人物的性格、心理活動等掌握、拿捏達到極致,是基於著者對人性的深刻領悟,因而可以對人物刻畫得“維妙維俏、入骨三分”了!


草根231485533


歡迎來看子正尋道。

導讀:隨著東漢末年的亂世來臨,一些地方實權派人物紛紛崛起,架空了東漢皇室,也開啟了群雄爭霸的時代。在參與中原逐鹿的一眾豪傑中,除了袁紹、曹操這樣實力強大的諸侯,還有劉備這樣可以忽略不計的玩家。可是劉備有一個特點,那就是雖然實力弱小,但他能夠在天下紛爭中,做到遊刃有餘。經過一系列征戰後,劉備的實力開始增強,甚至佔據了徐州。如此優秀的表現,自然引起了曹操的注意。

在佔據徐州的過程中,可謂是一波三折,劉備好不容易從陶謙手中接手了徐州,結果又被呂布奪走了。由於曹操也想攻取徐州,出於共同對付呂布的需要,劉備與曹操達成了聯合。呂布哪是他們二人的對手,很快地就遭到了擒殺。獲得勝利以後,劉備跟隨曹操回到了許昌。後來曹操同劉備煮酒論英雄,說出了: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幸虧劉備表現出了驚恐,才躲過曹操的猜忌。

可以說,劉備驚恐的表現,是根據當時危險的氣氛,做出的恰當反應。

關於這一點,下面稍微分析一下。

其一:這是曹操的試探,確認劉備有沒有爭霸天下的雄心壯志。

從一個織蓆販履之人,到現在擁有了一定的實力,劉備的能力不容小覷。由於劉備的起點太低,倘若他參與群雄逐鹿時,就擁有一定的實力,或許現在的劉備就已經能和曹操平起平坐了。劉備一路走來的優秀表現,曹操可謂是看在眼裡。尤其是他與眾不同的奮鬥歷程,曹操不得不給予重視。因為曹操的志向是統一天下,凡是具有雄心壯志之人,將來都是他的競爭對手。到底劉備有沒有爭奪天下的想法,這是曹操迫切想弄清楚的問題。

於是曹操設計了一個局,邀請劉備來煮酒論英雄,並藉機試探他的真實意圖。誰知道劉備也是一個精明之人,頓時就看出了曹操的險惡用心。這就出現了當曹操說出天下英雄就我們倆時,劉備驚掉筷子的一幕。

其二:這是劉備的安慰之舉,表明自己的內心只是一個庸人。

由於曹操生性多疑,還傳出了夢中殺人的事件,因此劉備不得不提防。倘若曹操認定了劉備是他的競爭對手,那麼劉備就將面臨被殺的風險。出於安慰曹操的需要,劉備必須得做出誇張的舉動。只有這樣,才能徹底打消曹操的顧慮,讓他覺得劉備看起來像一個英雄豪傑,實際上卻是膽小如鼠。如此的膽量,肯定不是一個想謀取天下之人。對於劉備的表現,曹操很滿意,同時劉備迷惑曹操的目的也達到了。

總的來說,劉備聽到曹操說自己是一個真英雄時,所做出的表現非常合理。由此可以看出,劉備胸中具有深厚的韜略,不愧是曹操這輩子最強大的對手。當然劉備的表現,也能給後人以啟示,適當向強者示弱,是一種高明的智慧。


子正尋道


當年劉備自從許昌圍獵後,就參與了董國舅秘謀,殺曹賊,救漢室。為了避人耳目,劉備每天於後花園中學起農民,種起蔬菜。

突然有一天,接到曹操邀請,過府敘宴。這就是所謂的“煮酒論英雄”劉備隻身前往曹丞相府飲酒,在席間,曹操就問劉備,方今天下誰是真正的英雄啊?

劉備不知如何回答,曹操曰: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一言而石破天驚,梟雄如劉備者也變了顏色,匙箸落於地。

忽傳驚雷,劉備這才掩飾說:“一震之威,乃至於此。”怕曹操生疑,劉備就說自己怕打雷掩飾過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