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在前·閔警不退」她們憑啥吸引了新華社

《 戰 “疫” 日 記 》



新華社昨日發佈了一期女神節的特別視頻,上海市公安局閔行分局的警花們也在其中,她們究竟做了什麼吸引了新華社?

根據疫情防控要求,1月30日,上海市公安局閔行分局就成立了一支由7名女警組成的送教團隊,先後培訓了530名小教員,開展了10 2場次的教學,在內部有序有效推進防疫工作的同時,她們也投身志願者隊伍向群眾傳授防疫小常識,獲得了群眾好評。近日,這支送教團隊還榮獲了“上海市公安局三八紅旗集體”的榮譽稱號。我們跟拍了其中的兩位,來看看她們都在幹嘛。


「疫情在前·閔警不退」她們憑啥吸引了新華社


“其實在1月27日,我們梅隴派出所黨支部就開了一次特殊的組織生活會,生活會的主題就是:‘是黨員就要站出來’,我們所裡兩位女同志最先站出來了。” 46歲的張孝穎1996年畢業於武警醫學院護理專業,在武警上海總隊醫院做了9年護士。她說:全區公安民警和醫務工作者、居村委幹部組成了“三人小組”,正在開展聯防聯控工作,加上民警還有日常接處警任務,我要用之前從業的醫護經驗給民警開展防護培訓,這是為民警、民警家屬,也是為市民群眾負責。


「疫情在前·閔警不退」她們憑啥吸引了新華社


“除夕夜,在新聞裡看到部隊醫務人員馳援武漢,我當時就有種責無旁貸要站出來的感覺。” 56歲的梅隴派出所綜合執法民警洪藝先後在解放軍第118醫院、解放軍第85醫院(現海軍905醫院)的外科、傳染科、肝病中心、門診等科室任主管護師。“我們的小分隊裡的小白(政治處秘書科民警白坤)是原解放軍第85醫院醫師。小楊(警保處財務科民警楊彩宇)是原第二軍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護師。其實我們的想法都是一樣的,用所學的知識來幫助身邊人攻克難關!”


「疫情在前·閔警不退」她們憑啥吸引了新華社


在隊長黃琤(警保處副處長)的召集下,大家很快通過走訪,以“一問題一解答”方式整理出“人、車、物、房、食”5大類96個培訓要點,編寫了5套教材。

隊員洪藝、張孝穎利用曾在部隊從醫的經驗,在梅隴所派出所內部設置了全局首個內部隔離區、消毒室,添置紫外線消毒燈、蒸汽消毒儀等器具。她們將建設要點、注意事項製作成“說明書”,指導其它派出所完善內部消毒流程,實現了全局27家派出所內部防疫建設統一標準、統一質量。


「疫情在前·閔警不退」她們憑啥吸引了新華社


在這兩位隊員的“護理”下下,梅隴派出所至今零感染。在七名警花的努力下,閔行公安民警也做到了零感染。

“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根標杆。我們作為曾經的軍人、醫務工作者,帶頭做,規範做,大家才會更安心,正確認識防護知識,隊伍才不會慌,警察有信心,才能讓他們帶給居民群眾更多的安全感。” 張孝穎說。


「疫情在前·閔警不退」她們憑啥吸引了新華社


小分隊還特邀上海市“五一”勞動獎章、2018年度全國“最美醫生”獲得者顧昊醫生來“相幫”,大家群策群力共同攝製了8部微課程,分別講解了護目鏡、口罩、手套、防護服等裝備的穿戴要點。

送教期間,她們自創“三階段”教學法,課前觀看視頻,課中實操演練,課後拍照“打卡”,保證每一名參訓民警掌握正確的自我防護方式。

“不打卡怎麼行,我們就是要來‘硬’監督,像媽媽樣子來盯住你,不學?不行!”


「疫情在前·閔警不退」她們憑啥吸引了新華社


「疫情在前·閔警不退」她們憑啥吸引了新華社


「疫情在前·閔警不退」她們憑啥吸引了新華社


在內部築牢了圍牆,她們還主動前往社區參加聯防聯控工作。張孝穎與所裡綜合執法民警一起,已經在21小區開展過科普講座。如何穿戴口罩、如何洗手的話題頗受歡迎,甚至還有保安大哥問了“我的口罩能不能洗洗再用”,張孝穎說,其實大家求學的需求都很大,別看上門簡單講講,但是我能感覺到,大家心暖了。


「疫情在前·閔警不退」她們憑啥吸引了新華社


採訪結束,回到一開始的問題她們究竟做了什麼吸引了新華社?我想也許沒有一個最完美的答案。她們沒有千萬流量卻有忠於職守的好品質,她們沒有巔峰顏值卻有春風化雨的真細緻。

窗外,清風徐來,感覺申城的春天真的快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