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中的“蠱”是什麼東西?“蠱”有多可怕?此文告訴你

相傳帝堯即位東巡不久,又決定南巡。南巡要經過三苗國,帝堯早知三苗國君臣皆非善類,便聽從老將羿的建議,由老將羿親自帶三千兵士扈從。

三苗國主三苗知道這個消息,便與謀臣狐功商量定計要害死帝堯君臣,並要他們死得泯然而無痕跡。

帝堯來到三苗國後,因為對其存有戒心,饋贈的物品不敢享用,設宴招待也當面拒絕。但當帝堯在衡山大會諸侯,舉行黜陟之典後,三苗設宴大饗帝堯君臣及各路諸侯時,帝堯就不好推辭了。

宴席間,帝堯君臣本想託故一點不嘗,但見三苗先飲酒,先嚐菜,便鬆懈了戒備心理。帝堯總有一點疑心,吃的甚少。赤將子輿本是遊戲人間的神仙,自然不吃煙火食。羲叔中暑之後,也不多食。老將羿本不願吃,但被同席的狐功先飲先吃迷惑了,便放膽吃去。

離開三苗國二十餘日的一個晚上,帝堯就發起燒來,老將羿也發燒,而且頭痛欲裂,胸悶欲死。隨行醫生診治服藥全然無效,病勢反加厲害。接著羲叔也病倒了。赤將子與知道這病來得古怪,乾脆叫醫生不用開藥,只給他們沖服自己所吃的百草花丸。並一面派人去都城叫巫咸前來醫治,一面令人在山麓之中建一座行營,以作治病養病的地方。

過了二十多天,帝堯和羲叔才有點清醒起來,解了無數黑糞。老將羿直到巫咸趕來,給他擬了一個方劑服下去,解下無數黑糞後病情才慢慢好起來。巫咸派人細細檢查老將羿拉出的黑糞,發現裡面如鉤如環、糾結不解的蟲類甚多,都已死去。巫咸在靜室作法問神靈,知道這病是小人暗中傷害,但不妨事。帝堯君臣知道罪魁就是三苗國君臣,但是不知道他們怎樣下的毒手。

帝堯一行人在行宮中足足住了三個多月,等老將羿完全康復了才起身西進。

一天夜宿營帳中,帝堯偶然外出,見對面一民房中飛出二物,閃閃有光,一物圓如流星,一物長如閃電,先飛到前邊溪水中,過一會兒仍舊飛回民房中。帝堯進帳問羲叔這是什麼東西,羲叔也不知道。直到有一天走到一處,見到一個揹負著大包布行路的60多歲光景的老者,一切才大白於天下。

原來是帝堯見這老者可憐,命人引他進行帳並賜他午膳,這老者不用給他的筷子,從自己衣袋中摸出一對銀鑲筷子來用。

等老者吃完,帝堯才問他:“為何要用銀鑲筷子這樣奢華的筷子?”

老者聽了嘆息道:“因為一路上要防蠱毒,不得已千拼萬湊去弄這雙筷子。”

帝堯問他:“怎樣叫作蠱毒?”

這老者便為帝堯一一道來:

蠱毒是謀財害命唯一的好方法。因為害死的人與病死的人一樣絲毫沒有形跡可尋。

據傳它來自於三苗國。蠱,聽說是一種毒蟲的涎沫。但這毒蟲不是天生的,是人造的。其方法是每年五月五日正午時,將蜈蚣、蛇虺、蜥蜴、壁虎、蠍子等各種有毒的動物裝在一個器皿之中,上面用蓋壓住,使其不能逃出。然後念起一種咒語去壓制它們。一年後再打開看。裡面各種毒物因飢不得食互相吞噬,最後只剩了一個毒物,這毒物就叫蠱,是什麼毒物就叫什麼蠱。這蠱已通靈,極善變化,而其形狀不一,有些長形的叫蛇蠱,有些圓形的叫哈蟆蠱,有些五彩斑斕、屈曲如環的叫金黿蠱。此外還有其它蠱,都是因形狀得名。

用蠱來害人,就可殺人於無形。而且這蠱你弄不死它,腳踏之不腐,刀斫之不斷,水浸之不死,火燒之不焦。倏忽之間能隱形不見。但是養蠱容易去蠱難,養了蠱就要供養它,無法供養的話,全家人就要被蠱蟲食盡。這就叫自作自受了。只有刺蝟是蠱蟲的天敵,見一個吃一個。

防備蠱毒只有兩種方法。一種是當面叫破:飲食時問主人:此中有蠱毒沒有?這一問其法自破,就不會中毒了。一種就是用銀筷或象牙筷進食:象牙筷遇毒即裂,銀鑲筷見毒即黑。

老者說:“自己孤身來往,深恐遭蠱毒暗算,所以隨身帶著銀筷子。”

羲叔問老者:“中蠱後什麼時候發作?”

老者答:“中蠱毒之後,發作時間不一,有隔一日發作的,有隔幾日發作的,還有隔幾年發作的。”

帝堯等人聽了,才恍然大悟,知道三苗的毒計確實厲害。但無奈帝堯等人天命在身,三苗也只能徒呼奈何。

帝堯問老者:“養蠱之人看得出來嗎?”

老者回答:“人的面貌看不出來,但其家裡看得出來,其家裡一定是一無灰塵,潔淨之至。還有的養蠱人家夜間放蠱蟲出來飲水,如流星,如閃電,如金光。”

帝堯這才知道那晚自己看見的就是出來飲水的蠱蟲。

聽完老者的述說,羲叔等人無不對陰險兇惡的三苗切齒痛恨。老將羿受害最久,尤其忿忿不平,要請帝堯下令征討三苗。帝堯認為事雖的確,但毫無證據,與其師出無名,不如待將來再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