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老旧车限行丨抽独断之薪,止民意之沸

近日,西安市环保局发布了一份关于老旧车限行的通告(征求意见稿),

西安老旧车限行丨抽独断之薪,止民意之沸

其核心规定是:

“自公告发布之日起,全天禁止2013年7月1日前注册登记的柴油汽车进入我市三环路(含)以内通行。自2019年8月1日起,全天禁止高排放老旧汽车进入我市三环路(含)以内及远郊区县主城区内通行。自2020年8月1日起,全天禁止高排放老旧汽车在我市行政区域内通行。”

此消息一出: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了大众的讨论、吐槽,九成以上网友表示反对。

:难道高污染车在三环外面开就不污染西安市的空气了?

曹大河:各种柴油版的豪车想哭

wzh:不管车龄多少年,只要排放检测符合相关标准,就应允许其正常上路

YellHell:以环保为名强拉一波消费啊

汉唐:必须执行的。看看空气污染,我们要健康快乐

倪娜:想法是好的,只是一刀切有点残忍。应该对车况较好的车子由政府或销售方进行补贴回收

:车辆的各项收费都是按年收的,限行是不是应该退费呢?!

聆听:政府做事要让人民群众口服心服

姜永锋:如果西安真的淘汰那些车的话,这些车势必会流入到关中其他城市,关中城市群应该联动起来

黎蛋蛋:11年4万公里的车主飘过……这也操之过急了吧,羊毛不是这么薅的

根据调查显示,雾霾很大一部分来源于汽车尾气。西安的雾霾确实要治,如何治理的好、如何平衡环境利益与人民利益之间的关系、如何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方案使政策能够顺利推行下去,这是对有关部门的一次测验。就目前的反馈来看,西安市环保局的成绩显然是不合格的。

政策初衷是好的,但是需要从西安市的实际情况出发:柴油车11.5万辆,占比3.83%,汽油车16.2万辆,占比5.4%。面对庞大的私家车数量,限行问题不是那么简单。因为老旧车可能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就禁止老旧车上路,这种一刀切的举动无疑是因噎废食。就如同大禹治水一般,一味堵解决不了问题,能够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才是解决之道。

西安老旧车限行丨抽独断之薪,止民意之沸

在之后举行的媒体发布会上,环保局指出“禁行并非报废,政府只是鼓励淘汰”。既然措辞中使用了“鼓励”,那么就应该选择权交给车主,让他们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是否使用新能源汽车。老旧车不能进入三环以内,让许多家庭的代步工具没了用武之地,造成了经济损失。鼓励淘汰在本质上等同于强制报废,是不合理的。

对于那些到了年限但保养较好的车辆,给出的解答是“可以商量,属于特例”。但是在” 可以商量”的模糊地带,并没有做出明确规定。那么这是否留出了可以人为操作的空间,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制定政策不能够全面考量相关情况,是不严谨的。

政府所要扮演的角色存在一定矛盾性。这次政策之所以引起如此强烈的反应,是因为涉及了绝大多数车主的切身利益。当环境利益与人民需求发生冲突时,政府要守好关、把好舵:不能因为部分人利益而破坏环保的大局,也不能一味追求环保而罔顾人民利益受到损失。要做好这一切,无非落实在两个字:合理。既要保证政策合理推行下去,又能维护车主利益不受损失,这是西安市环保局需要努力做到的。

把数据摆出来看看

在大数据时代,用数据说话才能服众。相关部门并没有给出有关车辆的详实污染数据,只是扣了一顶“莫须有”的大帽子。国二国三标准下的汽油车到底会给环境造成多大污染,不知道。政策实施后会减少多少尾气排放,也不清楚。况且以“老百姓可能听不懂,‘我不知道我的车是国几的标准,但我知道我的车是什么时候买的’”为借口,就草率给08年以前注册的汽油车判“死刑”,实在是不能服众。没有切实可靠的证据,老百姓自然不会买账。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把数据摆出来看看,给双方一个透明的对话空间。看的见,才做得好。

让百姓加进来说说

这件事在西安怨声载道,相同的情况,在其他地方会如何?

在北京,同样是老旧车限行,内容条款相似;不同的是,北京通告发出之时就明确规定了相应的补偿标准,而西安的相关部门只有一句轻飘飘的“正制定实施细则”,直接激化了双方之间的矛盾。

通告目前只是征求意见稿,目的是考虑社会各方面的诉求,但是西安环保局表示该政策仍会继续执行,那么此次公开征求意见真的有必要吗?

李克强总理说:“施政之要在于顺应民意”,既然政策关系到了车主的利益,就更应该考虑他们的意见,尊重老百姓合理吁求。只有政策和民意手牵手,政府和百姓才能心连心。抽掉独断专行的柴火,才能缓解民意的沸水。毕竟人民群众的感受与评价最有说服力,民心所向才是正确的施政方向。

西安老旧车限行丨抽独断之薪,止民意之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