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標題文章

汝州城鄉的鞭炮業淺議

無標題文章


在民國時期,汝州城裡的鞭炮業非常興旺。因這個行業涉及火藥易爆,大多數都分佈在北后街僻靜的角落裡。這個行業也是歷代的重稅行業,是舊時代汝州城裡的經濟支柱。那時沒有機械化,全部手工製作。原料材料是隨手可得的沒用廢物。技術易掌握,只要有幾年在這個行業裡的作徒史,有場地有資金,就可自立門戶了。製作中除關鍵工藝,如裝藥等可集中外,其它過程可分散完成,易家庭生產和計件付薪。

這個行業主要分佈在市區倉巷街,北門裡和前後火神廟街。行業中有字號,影響大的有:

朱合興,其生意座落於倉巷街北頭路西,稱汝州城鞭炮行業第一家。據該家房子檀條上記載,他們的生意清朝嘉慶年間就具規模了。汝州的同行業中,大多與該家有師徒或者從業關係。民國三十年代,朱合興因人命官司導致生意衰落,房產賣給了西關李家。解放初期土地運動中,因此宅劃為剝削階級房產被沒收公用做糧倉。它留給倉巷街人至今的記憶——朱大院。

義合順,在倉巷街南頭。創辦人馮文煥,民國二十年左右開業。所制鞭炮質量好,信譽佳,除暢銷本地外,主要銷往豫東。因他的作坊在居民區,鑑於有事故限隱患限制了發展。

倉巷街中段還有創建時間和義合順基本同期的奎寶興和天豐魁兩家,其規摸不抵朱合興和義和順。產品主要銷往黃河以北和晉南地區。

無標題文章


肖太興,地址在孟拐街東頭現在市政府後牆外,創建時間稍晚於朱合興。創業人肖鐵須,清光緒三年從偃師逃荒至汝,少時在倉巷街朱合興炮坊當夥計,掌握技術後獨立開業,重點生產兩響炮,質量好,信譽高。產品暢銷陝西等地。肖家二代,兄弟五人不分家經營此業。置有五處宅院和幾百畝地。解放後公私合營。

閆家,指火神廟街西頭閆拴、閆信興和閆新興兄弟三人,這家字號以生產鞭為主,與肖太興字號是夥伴關係,售炮的必來捎鞭。兩個字號的父輩都是朱合興字號的徒弟。因臨近火神廟,生意亦頗為紅火。

民國時期的望嵩的這幾個街道上小作坊星羅其布,釘炮聲,捲筒聲徹夜不斷。出現了許多配藥匠,搓稔匠和制鞭炮高手,每逢節日,這些炮坊都牽頭製造些起火,焰火燃放,以添節日氣氛。

無標題文章

解放後,輕工業系統在廣育路北頭(市標南)建一炮廠,仍以這些老技工為骨幹,紅火一時。文化大革命時,由於慶祝活動增加,鞭炮需求量大增,望嵩大隊,北大街及西街所屬的各生產隊,基本都以鞭炮業為副業從事生產活動。這個行業屬高利潤行業,它本一,稅一,利一。後來受到湖南的湘炮價格的衝擊,老汝州的手工作坊受到了影響。但湘炮使用的火藥安全係數低。汝州鞭炮配藥是火硝,安全係數高。解放前後那麼多年,從無發生一次因火藥爆炸的事故。由於這些優勢,直到上世紀八十年代,汝州鞭炮在激烈的竟爭中又紅火一段時間。後來,終由火硝價太高之故,改用硝酸銨化肥。但因此導致的鞭炮閃光點降低,又易引發爆炸傷人而逐漸失掉市場。

另外,四鄉後來亦有鞭炮生產,較為出名的為夾河史村孫河炮坊。孫河又稱老孫河,他從小時候起鞭炮做到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停止,幹了四五十年,在北汝河南岸有很大的影響。

無標題文章


另外,原王寨鄉(今汝南辦事處)怯莊村的張天順花炮廠、下陳村的馮聚印花炮廠,是從外地引進的技術,一度填補了汝州鞭炮行業的空白,曾轟動一時。其間,為我市一年一度的燈節集中聯歡和家庭娛樂增添了不少光彩。

進入新世紀,隨著各地禁燃禁放政策的出臺,汝州的鞭炮製造業主先後關門,今天蹤影全無,悄無聲息地走進入了歷史。

無標題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