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十堰,襄陽與宜昌,誰會是繼武漢後的下一個新一線城市?

889音樂旅遊


宜昌的地理位置十分優越,自古以來就是交通要道,現在的交通也是逐漸完善了,BRT,軌道交通,三峽機場,輪渡以及夷陵長江大橋等;支柱產業有旅遊,(三峽人家,清江畫廊,百里荒,秭歸屈原故里,九畹溪漂流,三遊洞等等)三峽發電站,葛洲壩水電站,(中國人民家家戶戶不斷電的秘密武器[可愛])秭歸臍橙,五峰茶葉,清江銀魚等,宜昌還是個山清水秀,四季分明的地方,宜商宜居,CBD,自貿區,船廠,雙彙集團,大學,房地產等就不一一列舉了,因為還有很多很多,去過的人才懂得宜昌的美!個人覺得十堰根本就沒有和宜昌相提並論的資格,至於襄陽,我覺得又不是金庸小說中郭靖夫婦率領天下英豪保襄陽,所以還是不要搶鏡的好!(以上純屬個人意見,不喜勿噴)[可愛]


周敦頤的第二


先說結論,除了武漢都不可能!

武漢目前,毫無疑問是“新一線城市”,和成都,南京,杭州並列,這四座城市在綜合實力看來,目前是僅次於北上廣深的。

至於襄陽,宜昌,十堰這三個城市來講,從國家定位到行政級別以及政策,各個維度來看十堰與“兩副”都不是處在是同一個地位。

從目前的三市在省內所處的gdp排名也可以看出,十堰僅僅只有宜、襄兩座城市一半的gdp不到,以及從地理區位角度來看,十堰出於鄂西北山區,城市發展條件也有限,很難做大,在沒有國家政策支持下,很難超過宜襄,而襄陽、宜昌再怎麼說在政策上,是鄂西北、鄂西南的兩個副中心,未來十堰反超可以說機會渺茫!

再說襄陽和宜昌,目前這兩座城市在我國大體出於45-55這個位次波動,湖北兩副是不折不扣的三線城市,別說晉升新一線了,在現在各省做大省會的背景下,幾乎不可能!因為我國大陸目前32個行政區劃,在未來肯定會全部超過襄宜(即使現在經濟規模不如兩副的省會有:太原,呼和浩特,貴陽,烏魯木齊,西寧,蘭州),而且國內還有4大計單市(寧波、大連、泉州、青島)。四個經濟特區,沿海省份還有一眾經濟強市,蘇州,南通,無錫,溫州,泉州,煙臺,濰坊,常州,徐州等等。


除了這些因素以外,還有一些很具有實力的三線城市,襄陽、宜昌都不一定能保持優勢,例如安徽蕪湖、江西贛州、湖南株洲、浙江金華,廣東惠州,中山等,並且目前中西部第一非省會城市是洛陽。可以說GDP排在兩副後面的城市(部分省會和一些政策支持的強市)發展迅猛,排在前面(傳統沿海經濟強市)的穩如泰山。

基本上兩副能維持在50名上下,維持一箇中等的三線城市地位。

當然了,只是我個人看法。


銘察視界


要問中國城市哪家強?我就看中國城市大比拼

我是中國城市大比拼我來回答

說到湖北,我們就應該知道他擁有著中部第一的城市武漢。這是湖北的驕傲,同時我們也應該發現,湖北除了武漢以外,還有哪些城市的崛起正在悄然地進行中呢,今天我們就來看一看。

首先,我們要關注的就是我們的襄陽,它位於湖北省的西北部。同時,他也是湖北省的省域副中心城市。值得我們關注的,是他在人口以及佔地面積方面都是非常的龐大。所以在未來的發展中肯定是潛力巨大,並且經濟的增長速度已經快和武漢所相持平,同時再加上他的地理位置。在未來的城市建設方面也非常的便捷。如今,襄陽在交通設施的建設方面還有待提高,不過他的成績已經非常值得我們肯定,在未來他是否能夠成為繼武漢之後的第二個新一線城市呢?

處了襄陽之後,我們第二個就是十堰這一個城市或許他並不如襄陽那麼出名,不過由於它的地理位置在四省交界處,所以在城市的規模方面也是比較龐大的,當然。近年來十堰在四大支柱產業的扶植下,以及其餘產業的支持下這一個城市在城市建設上也是下足了功夫,並且在經濟的增長速度方面可以說是非常之高,雖然它的經濟建設不如湖北省其他城市,但是由於高速的經濟增長,這也促使的她成為了湖北又一個冉冉升起的明星城市。

最後一個就是我們的宜昌市了,這一個城市在綜合實力方面可以說是繼武漢之後又一個強大的城市,同時它在綜合實力方面幾乎是比襄陽還要出色,那麼在近年來的城市發展中,宜昌的發展卻有些稍微緩慢。你認為他會被我們上面的兩個城市所超過嗎,你又最看好哪一個呢?


中國城市大比拼


十堰會成新一線城市,趁現在作會夢吧,天黑了就沒有白日夢了,隨著西安武漢的崛起,十堰的人口總量會持續下降,人口,產業,土地供應量都是十堰的硬傷,十堰的未來就是一支點小城,做到山青水秀,乾淨衛生,宜居養老就己經很好了。宜昌雖然近年發展勢頭良好,但從長期看襄樊更具長期竟爭優勢,襄樊有基礎有土地更佔據交通便利,但達二線城市就已止頂


誠信德龍


要成為新一線,這三個城市是遠遠的不夠資格的。那麼多省會城市都還沒評上新一線,就更不可能輪到這三四線城市。而且想想,十堰,襄陽,宜昌加起來的GDP還比不過武漢,二線還勉強。但如果說按照武漢現在的發展有朝一日能被國家直轄的話,從這三個中選一個當省會的話,這個問題就可以討論下。

十堰是最不可能的,雖說在幾十年前十堰實力排湖北第三(車牌號鄂C開頭),但自從二汽搬到武漢後,十堰就越來越不行了,漸漸的排到了倒數。並且隨著時代的發展,十堰沒有足夠的魅力去吸引企業投資,十堰以後的實力發展肯定要差襄陽,宜昌一大截。


一個人的孤處


成為新一線城市,對襄陽、宜昌來說可能還為時過早,十堰就更是遙遙無期。

為什麼這麼說,首先一線城市在我國還只是極少數,城市經濟發展也有其不平衡性。政府不可能讓每座城市都成為一線城市,也不是每座城市都能成為一線城市,不然一線城市就只是徒有虛名,沒任何意義。



一線城市評選有相當多的限制條件,其中最直觀的就是GDP。比如老一線北上廣深四市GDP都超過兩萬億,再比如新一線武漢、成都、蘇州、天津GDP也都超過一萬億。



我們再來看十堰、襄陽、宜昌三市。

十堰位於湖北西北部,是著名的武當山景區和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丹江口水庫所在地,也是我國二汽東風汽車誕生地。2018年全市GDP總量不到兩千億,GDP這一項指標就限制了十堰成為新一線城市的可能。而不到兩千億的GDP想成為新一線城市談何容易。新一線城市動輒上萬億的GDP對十堰來說更是望塵莫及。所以十堰成為新一線城市只能是遙遙無期。


襄陽,位於湖北西北部,與十堰毗鄰。襄陽是我國曆史文化名城,也是湖北“一主兩副“的兩個省域副中心城市之一。2018年襄陽全市GDP總量達到了4300億,這也使之其在省內成為僅次於武漢的第二經濟大市。襄陽可以說近些年經濟發展一直不錯,很有起色。在全國各地級市中也是可圈可點的,但和動輒上萬億GDP的新一線城市相比差距可謂是不小,所以說襄陽成為新一線城市還為時過早。

宜昌位於湖北西南部,是三峽和葛洲壩水利樞紐的所在地,所以宜昌有“水電之都”的美稱。宜昌和襄陽在湖北省內地位很相似。都是湖北“一主兩副”的省域副中心。在省內各地市其GDP也是一騎絕塵,名列前茅。2018年其全市GDP總量超過了4000億,位列全省第三。但和一線城市相比宜昌明顯有些“力不從心”,和一線城市差距也顯露出來。所以說宜昌成為新一線城市也為時過早。



超人愛學習


湖北限制了武漢的發展,動不動說武漢吸血,武漢周邊的黃石黃岡鄂州孝感咸寧四五線,有什麼資源給武漢吸?每年咸寧的溫泉收入全是武漢供應的,武漢花錢做的武孝城鐵提高孝感的經濟,大量工廠遷到周邊縣市,不知道誰吸血


昊燁


要我說,十堰跟宜昌比差太多了!但是宜昌在二十年內是進入不了新一線的,因為目前宜昌僅僅只是三線城市,和新一線城市比較中間還隔個二線城市,等宜昌進入了二線方陣再說吧!十堰市呢,想都不要想了!不喜勿噴!以上僅代表在下觀點。


紅滿天4861


誰會是繼武漢後的下一個新一線城市,提問者就這麼肯定這三座城市會成為新一線城市?是這三座城市有這個實力還是新一線城市不值錢呢?這裡並不是小看十堰、襄陽和宜昌三座城市,“新一線城市”雖然比不了一線城市發達繁榮,但也並非是一般普通地級市就容易做到的。

目前全國一線城市只有四個,就是北上廣深,而新一線城市則有15個,都是實力雄厚的省會和幾個經濟發達的地級強市。

即使是二線城市,名額只有30個,大部分也是普通省會城市和經濟較為發達的地級市,即使像無錫、佛山這樣的“萬億俱樂部”,都只能屈居二線城市行列,由此可見,想要新一線城市有多難,即使是二線城市也不容易。目前宜昌、襄陽是三線城市,而十堰只是四線城市,因此想要成為新一線城市,可能性幾乎沒有。

十堰相當於宜昌和襄陽來說,實力差距也是比較大的。十堰目前能夠拿的出手的產業就是汽車產業,十堰就是以車城而著稱並享譽全球的現代化汽車城。但目前十堰GDP還不足2000億元,不到宜昌、襄陽的1/2,人均GDP也低於全國平均水平,因此未來能夠達到三線城市已經很不錯了。



宜昌和襄陽是我國中西部非省會城市當中發展比較好的城市,GDP均超過4000億元,這兩座城市都是湖北的省域副中心,它們對降低湖北經濟發展不平衡的格局、彌補省會武漢經濟影響力不足等方面起了很大作用,未來還是可以爭取一下成為二線城市的。


錦繡中源


2020年了,兄弟,十堰是我家鄉。出去走走,你就知道十堰有多落後了,別說新一線,現在就是標準4線,3線都高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