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是故鄉明

千里奔波返故鄉,

阡陌農田羊腸巷。

兒時嬉戲高牆下,

空留殘恆草枯黃。

對故鄉最深刻的記憶,

是清晨家家戶戶廚房煙囪升起的裊裊炊煙;

是午後三五孩童嬉戲與水塘間潑起的朵朵水花;

是晚間圍坐在老人身邊聽著那些虛無縹緲的鬼怪故事。

依稀記得以前每年暑假父母都會把我和表妹送到外公外婆家,現在想想那是最美好最無憂無慮的日子,每天睡到自然醒,外婆每天五點就起床,用農村的大鍋做一鍋紅豆粥,粥裡煮上幾個雞蛋,早飯準備完畢後就去農田裡勞作,八九點鐘回家叫我和表妹起床,吃早飯,提到早飯不得不提外婆做的一手好醬,每年入夏時節準備好黃豆,煮熟晾曬加調料密封發酵,那是一種難以言表的美味,現如今生活條件這麼好,我再也沒有嚐到過那種美妙的醬汁,外婆後院是自己的菜園,青椒,西紅柿,豇豆,茄子,土豆,韭菜,外婆總是打理的井井有條,摘點鮮豆角放到醬缸裡浸泡一天一夜,是早上喝粥必備的小菜。

農村的夜晚最讓我印象深刻,晚飯後是村裡鄰居們最休閒的時刻,大家聚在村頭一棵大柳樹下。在我的記憶中孫大爺就住在大槐樹對面,每天晚上他總是先拿著一把掃帚把地面打掃乾淨,鄉親們家家戶戶有搬涼床的有帶草蓆的,有拎著小板凳的都趕來乘涼,各自都自帶著一把大蒲扇,大家說古論今,談天說地,張家長李家短,總有扯不完的話題,他們津津樂道的話題,伴著鄉親們淳樸善良的笑聲的夜空飄蕩;我跟表妹最喜歡圍在外婆身邊,她總有說不完的故事,什麼精怪傳說啦,什麼曾經哪裡哪裡鬧鬼啦,每每聽到這種故事都不由自主的往外婆身邊靠緊一點,彷彿妖魔鬼怪就在身後一般。

那時候的夜空彷彿是一塊蔚藍色的寶石,滿天繁星像一粒粒剛剛出水的水晶。晚風攜著田野的花草清香,它芳香宜人,令人神往。樹上是時斷時續的知了叫聲,河裡是呱呱呱呱的青蛙演奏的樂曲,那時的夏天是漫天螢火蟲飛舞,是滿耳小蟲的低鳴。

鄉村的夏夜,美麗如童話,幽靜像深潭,清涼似山泉。更有“蟬鳴林逾靜,鳥鳴山更幽”的恬淡安逸,徘徊在我的夢裡,更駐足在我的心間,陪伴我度過一個又一個不眠之夜,一直到今天,或許還有明天,後天。。。。

我是“何用孤高比明月”,一個用文字記錄過去的普通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