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根儒莖佛葉花——儒釋道三家思想對中國文人的影響

儒曰:精進利生。

道曰:謙下養生。

佛曰:聖淨無生。

在中國歷史上,先秦時期曾出現過百家爭鳴的現象,信奉不同思想的祖師爺們提出了各種各樣為人處世的準則,也為人倫綱常制定了標準的法則。儒家、道家兩家,作為這一時期思想競爭的佼佼者,幾乎是制定了最為受文人推崇的道德準則。而緊接著漢朝董仲舒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又使得儒家思想成為封建王朝文人最正統的思想,影響了一輩又一輩的文人。因此,在文人的潛意識之中,最為崇尚的一定是儒家思想,就是所謂的精進利生。魏晉南北朝時期,由於社會局勢的大動盪、大變革,且因為一些君臣相爭的原因,昏暗的朝政和難以啟齒的皇室作風,使得讀書人對於儒家所崇尚的三綱五常產生了懷疑,同一時期的名士迫切地想要找到人生新的目標和生存方法,於是,他們開始去鑽研煉丹吃藥,鑽研黃老之術,鑽研玄學,生活地態度也逐漸趨向於無為,與道家暗合。而佛教的大興也在魏晉、南北朝、隋唐期間,而佛家思想最大的受眾並不是讀書人,而是平民百姓,佛家推崇的因果輪迴也是統治者所需要的思想武器,因此又得到大興。

儒、釋、道三家所崇尚的有相同之處,在思想方面似乎殊途同歸,而在人生追求上又求同存異,為後世的許多文人提供了處世之道。

道根儒莖佛葉花——儒釋道三家思想對中國文人的影響

精進利生——儒家的處世之道

如果仔細瞭解孔子的一生,很容易發現孔子本人的一生是相對不得志的。孔子的一生都在周遊列國,想要勸諫各國君王要勤政愛民,以仁治國,以德治國。只是他的治國理論並沒有得到各國君主的認同,那個時候的君主普遍認為要靠武力來取得別國的認同。

我們細細分析,儒家的思想是在要求臣民克己復禮,同時希望自己能夠得到國君的重用。孔子生活的魯國,當時是處於一個非常混亂的局勢,一國之君受到士大夫的脅迫,正處於所謂禮崩樂壞的時期,因此這激發出了孔子的內心責任感。他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恢復原來的周禮,以達到天下大同的目的。

孔子的思想之所以在春秋戰國時期沒有得到君王的支持,是因為當時的社會處於一個戰爭、混亂的時期,這種亂世,並不適合儒家思想來治國。當時的秦國之所以被稱為虎狼之師,主要是得益於商君治國理政的思想,而後秦王嬴政又重用韓非、李斯,從而奠定了統一六國的局面。雖說法家和儒家算是出於同門,但是法家的思想更為嚴苛,最終目的是以法去束縛人的行為;而儒家則是要求一個人有禮有德,從內心深處去束縛自己的行為。因此,儒家思想只適合是太平盛世的治國理念。

道根儒莖佛葉花——儒釋道三家思想對中國文人的影響

對於讀書人來說,所渴望看到的一定是太平盛世。所謂亂世出梟雄,讀書人若非是熟讀兵法,否則在亂世滿嘴之乎者也並不能在那裡討得好處。太平的盛世為文人和讀書人提供了一個發揮才華的平臺。

漢代以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這個為考核、選舉官員提供了一個普遍的標準——四書五經。這些儒家經典成為讀書人的必讀書目,從這些書目中,能夠學到仁義禮智信,能夠習得忠君愛國、三綱五常。這正是君王所希望的,希望自己的官員能夠忠於自己。對於熟習儒家經典的文人來講,儒家所貫徹的積極進取、建工立業的人生觀就是他們的行為準則。修身並不是為了自己一身,而是為了齊家、治國、平天下。而儒家經典中又貫徹了許多中庸的思想,就引得無數的文人不斷追求天下大同。所謂腐儒腐儒,儒生總歸是迂腐的,是憤青的,自己的才華淹沒就會怪罪君王、上級沒有賞識人的慧眼,就會慨嘆自己的人生可悲,際遇悽慘。所以仔細看看唐宋那些出名的詩人、詞人,哪個不是有著被貶謫的經歷。豪放如詩仙李白,也不得不嘆一句:“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細細一品,也蘊含了自己抑鬱不得志的辛酸苦楚,一壺美酒只能作為慰藉吧。

由此看來,儒家思想給予文人的是一顆功利之心,要求人去積極進取,去積極入仕,要求文人豐富個人內涵的時候能夠“拿得起”。

道根儒莖佛葉花——儒釋道三家思想對中國文人的影響

謙下養生——道家放空之態

道家的思想對個人的期許簡而言之就是四個字——淡泊名利。要求文人不要有什麼特別實質性的追求,或是功名、或是金錢,都是大夢一場。道家思想與儒家思想一樣,希望讀書人能夠豐富自己的學識,在學術方面順其自然,有所成就。

其實儒家與道家在某種程度上是殊途同歸,從《老子》一書中就很容易理解: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老子所追求的是一種大道的境界,要求人不要過於突出,就像現在俗語所說:槍打出頭鳥。這與儒家的中庸思想不謀而合,儒家也是追求一種和平的。

道根儒莖佛葉花——儒釋道三家思想對中國文人的影響

道家的思想,一般並不會為讀書人首先採納為指導思想。由於四書五經是科舉考試的指導數目,中國文人骨子裡是希望能夠有參與政治、為國家效力的機會的,即便不是文人,武將也是如此想法,正如辛棄疾不得重用,也會用一句“廉頗老矣,尚能飯否”來慨嘆自己抑鬱不得志。只有在儒家思想無法支撐文人生存時,他們才會去選擇道家思想作為精神支柱。

山水田園派的詩人將道家思想發揮到了極致,詩詞之中不見對個人的期許,也不見對生命的悲痛,也沒有對政治的慨嘆,有的只是縱情山水之後的愜意。這些文人的一生,大都有過貶謫、入仕、再被貶謫的經歷,此時他們一經心灰意冷,而道家所追求的內心清靜無為,所追求的順其自然便是他們自我尋找慰藉的藉口,一旦有機會入仕,文人的潛意識還是儒家那一套的入仕態度。

道家給予文人的是在失意之時自我尋找慰藉的方法,是一種隨遇而安的生活態度,簡單來說就是要求文人“放得下”。

道根儒莖佛葉花——儒釋道三家思想對中國文人的影響

聖淨無生——佛家的釋然

崇尚佛家的讀書人並不是十分多,但在一定的社會背景和條件下,這又成了文人所推崇的思想。縱觀大文豪蘇軾的一生,會發現十分的奇特,因為儒、釋、道三家的思想在他生命的不同時期完美地雜揉在了一起,實在是豐富多彩。佛家所追求的是無私地奉獻他人,同時內心要清潔寧靜,要學會寬容、釋然。

因此佛家思想是積極的、樂觀的、看淡生死的,所提出的因果輪迴雖然說是玄學的範疇,但是為人心所思提供了一扇窗,讓人去想開、去放空。就正如蘇軾在經歷黃州、嶺南的官職苦痛之時,依舊能夠寫出“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做嶺南人”。這不正是一種釋然的生活態度嘛,而現在很多人推崇的精神明亮,也正是佛家思想的一種體現。

佛家在文人生活低谷時給予精神安慰,幫助文人去釋然,去“想得開”。

道根儒莖佛葉花——儒釋道三家思想對中國文人的影響

雖說儒釋道三家對於個人的期許有不同之處,但是說到底依舊是殊途同歸的,他們所追求的也都是一種“天下大同”的狀態,所追求的是一種“和諧”的社會。西方哲學家曾經提到過人生的三個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這正是對應了儒、道、佛的三個境界,世道對文人的影響,決定了文人處世的三個態度。以儒家思想處世,總是不知事故,但卻世故。總是在塵世不斷鬥爭,直到頭破血流位置。道家思想處世,知事故,也世故。既然曉得事態炎涼,那麼就要放得下,放下所謂的功名利祿,放下凡是中所追逐的虛妄。佛家思想處世,那便是知事故,不世故的境界了。頗有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感覺。人生在世,並不是所有人都有一顆慧眼,能夠看得開,不為俗世糾結,這也與個人的經歷和所處的階級社會有關。

三教本為一家,殊途本就同歸,且去進取、去放下、去看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