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誌於都」於都縣教育工作2018年度年鑑

【概況】 2018年,高標準、高質量通過國家、省、市“縣域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專項督導檢查;普通高考文化一本上線人數1206人(佔全市比例為12.6%),比2017年增加306人,文化二本以上上線4370人(佔全市比例為14.27%),比2017年增加786人,有2名考生被清華大學錄取;于都縣被市教育局評為2017-2018學年度“中學教學質量綜合評價先進單位”。

「方誌于都」于都縣教育工作2018年度年鑑


全縣現有各級各類學校共429所,其中:小學379所(含教學點113所),初中37所(含九年一貫制學校2所),完全中學7所(含十二年一貫制2所),高中2所,職校3所,特殊教育學校1所;現有學生總數184911人,其中小學生97459人,初中生51339人,高中生30432人,職業學校學生5416人,特教學校學生265人。另有幼兒園307所,在園幼兒38599名,幼兒園教職工2436人。

【機構隊伍】 于都縣教育局屬贛州市于都縣政府的職能機構,主管全縣教育事業和語言文字工作。內設行政股室有行政辦(增掛于都縣教育局武裝部牌子)、人事股、計劃財務審計股、基礎教育股(增掛于都縣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辦公室牌子)、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股、安全監察股(掛計生綜治辦牌子)、社會力量辦學管理股(增掛學校體制改革辦公室和幼兒教育工作辦公室牌子);下屬事業股室有教育工會、招考辦、教研室(增掛師訓辦牌子)、電教室、學生資助管理中心、校建辦(掛勤工儉學辦公室牌子)、縣高等院校中等專業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辦公室(掛于都縣大中專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中心牌子),直屬學校有于都中學(正科級)、于都二中(正科級)、于都七中(正科級)、仙下中學、水頭中學、三門中學、利村中學、禾豐中學、梓山中學、寬田中學、于都八中、縣職業中專(正科級)、縣教師進修學校(正科級)、城關小學、實驗小學、于都三小、于都六小、長征源小學、明德小學、思源實驗學校。縣政府教育督導室(正科級)駐教育局辦公。局機關在職人員56人。

【系統黨建】 一是開展了“黨支部規範建設年”活動。以“弘揚偉大長征精神,爭做新時代紅色傳人”主題教育實踐活動為抓手,抓好黨建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大力推進“黨支部規範建設年”活動,先後召開系統黨建工作會、班子民主生活會、教育系統黨組織書記抓基層黨建工作述職評議大會和黨員民主評議會,切實加強基層學校黨的組織建設、思想建設和作風建設。

「方誌于都」于都縣教育工作2018年度年鑑


二是開展了“學習型黨組織”建設活動。制定《于都縣教育局2018年度機關學習工作方案》,認真組織廣大黨員機關幹部進行理論、業務學習,並做到每週三常態化。向全縣師生印發18.6萬冊“黨的十九大精神解讀”宣傳冊,組織各校開展紅色誦讀活動。一年來,教育機關黨辦黨務幹部和于都職業中專、進修學校、于都中學、實驗小學老師的誦讀作品先後在《贛南日報》播放,其中教育局機關報送的第215期作品《二論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榮獲優秀作品獎。

三是推進了“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進一步完善相關制度,積極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對78個基層學校支部“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工作進行督查。開展黨建“支部體檢”工作,協同縣委組織部對非公組織民辦學校黨建工作進行巡察。

四是抓好了系統黨風廉政建設。全面落實系統崗位風險點預警月報制度,制定教育扶貧工作資金項目主要風險點的監管措施;充分利用監督執紀“第一種形態”,抓好拒腐防變工作,開展提醒談話1000餘人次,下達函詢通知12次,通報批評5起;加強對招生宣傳、試卷安全、考風考紀、政府採購等重要環節的監督,規範教育收費行為,嚴肅處理教育亂收費現象。

「方誌于都」于都縣教育工作2018年度年鑑


【教育管理】 強化了教師隊伍建設,新招聘了教師665人,其中音體美教師251名,佔比達37.7%,高出省標準22.7個百分點;全面鋪開超編學校教師轉崗分流工作,進一步規範教師隊伍管理,較好地化解一部分教師的懈怠思想,充分調動廣大教師的工作積極性。

擬定了中小學“悅讀”工作評估方案,全縣中小學按照縣局閱讀計劃安排,每校有閱覽室,每班有圖書角,每師每生有閱讀書目,每週有閱讀專門課時,每月有閱讀主題活動,每學期有閱讀活動總結。目前,于都縣有111所學校在“擔當者行動”的幫扶下,培訓閱讀“領航員”教師。據不完全統計,一年來,全縣開展校級悅讀專題活動達到平均每校3次,閱讀書目平均每生5本,平均每師3本,開展班級閱讀專題活動達到平均每班10次,關於閱讀活動開展的美篇報道達四千篇之多。

開展名師團隊建設,各名師工作團隊不僅完成常規的送教下鄉、片區教研、專題研討、教學展示活動,而且還創造性地開展各具學科特色主題研討活動,各名師團隊師徒結對、小組研討、團隊分享、網絡研修多管齊下,堅持“四有”標準(有主題,有主持,有主講,有主評),紮紮實實開展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培訓研修活動。2018年,20個名師工作團隊共完成展示活動68次,送教下鄉190次,研修主題達9939個,交流發帖16279餘條,編撰《于都教研》2期,省級課題立項11個、市級課題立項18個。各名師團隊成員在各級各類現場競賽中(含指導學生)獲國家級一、二、三等獎各1人次;省級一等獎1人次,獲市級一等獎5人次,二等獎1人次;承擔省級培訓任務2人、市級培訓1人,縣級培訓任務50人。

「方誌于都」于都縣教育工作2018年度年鑑


【義務教育工作】 全面實施了“一校一策”項目建設,全力推進與完成農村中小學擴園徵地工作。縣財政已投入資金近7000萬元,共為104所農村中小學擴容徵地786.9畝;全力推進與完成173所學校旱廁改造;全力推進與完成塑膠籃球場、運動場建設,新建籃球場182個,塑膠運動場52個,足球場31個等;全力推進與完成301所迎檢學校新建功能室、“穿衣戴帽”校舍維修、場地硬化等項目建設,新建學生宿舍182間,新建功能室816間,教學樓、宿舍樓、綜合樓等校舍“穿衣戴帽”式維修31.1萬平方米,場地硬化22.9萬平方米,新建校門48 座、維修40座,新建圍牆2.4萬米等;全力推進與完成301所迎檢學校的校園文化建設工作。

完善了教學儀器設備設施,統籌資金7183.5萬元,用於加強教學儀器設備設施的添置,完善全縣教育教學信息化基礎環境,其中,為全縣中小學採購新增圖書127.4萬冊、圖書架2002付、圖書櫃971頂、學生床架1620付、學生計算機366套、“班班通”一體機2320套,裝備農村初中錄播教室8間、“專遞課堂”21間;此外,還投入資金為勝利學校配備教學儀器、辦公設備等。一年來,縣教育局先後獲贛州市中小學電腦製作技能提升活動、中小學優秀網絡學習空間展示活動“最佳組織獎”。

啟動實施了一大批城區項目建設,規劃新建勝利學校、城北中小學、新八中、上歐中小學、上歐工業園小學、職業中專等城區學校6所,擴建水南小學及利用棚戶區改造後改擴建城關小學、長征源小學3所。

【教育精準扶貧】 加強了教育扶貧政策的宣傳,牽頭組織于都縣教育精準扶貧專題培訓會,對學校專幹、鄉鎮分管領導進行專題培訓,建立貧困學生電子檔案信息系統,對貧困學生享受資助情況全程跟蹤,實行資助政策校長負責制,確保不遺漏一名建檔立卡學生,確保學生不因家庭經濟困難輟學,切實阻斷貧困代際傳遞。據統計,2018全年,全縣共計資助貧困學生56765人次,發放資助金4908.559萬元;其中建檔立卡戶子女27601人次,發放資助金2642.04萬元。全力做好義務教育控輟保學工作,全縣無學生因貧輟學。

「方誌于都」于都縣教育工作2018年度年鑑


【領導名錄】

局 長

鄧昌海(2012.08~ )

副局長

康育生(2013.09~ )

廖臘梅(2015.12~ )

盧志輝(2017.09~ )

教育督導室副主任

王愛紅(2015.02~ )

工會主席

王金波(2015.11~ )

「方誌于都」于都縣教育工作2018年度年鑑


撰 稿 :葉海林 審稿:鄧昌海 王愛紅 黃小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