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形容男人五大三粗,到底是哪“五大”,那“三粗”呢

“五大三粗”是形容男人的外貌的詞,是形容男人長得高大威猛,身材好。但是這裡的五大三粗是哪“五大”,那“三粗”呢?

古代形容男人五大三粗,到底是哪“五大”,那“三粗”呢


第一大:耳大,從中國的看相來看,一般人都知道一個人的耳朵長得大而且有肉,就是長了一副福相,像中國古代打造的高僧雕像或者壁畫中,我們都能看到他們的耳朵長得很有福氣。

第二大:肩膀寬大,一般肩膀寬大的人,給人的感覺都是比較沉穩的,做事情很踏實,也很值得別人信任,而且讓人感覺肩膀寬大一般都是心胸比較寬廣的,不會斤斤計較,而且肩膀寬,幹力氣活也會比較輕鬆,而且在古代,農民都很看重幹力氣活的人。

古代形容男人五大三粗,到底是哪“五大”,那“三粗”呢


第三大:手大,手大的人一般力氣也比較大,而拿東西也比較穩,所以“手打能聚財”這句諺語也是古代人民生活經驗所得的。

第四大:臀部大,一般下盤紮實的人,臀部就是比別人大一些,正所謂“腚大如山穩”,就是這麼來的。

第五大:腳大,在古代,百姓們都知道腳大的人走了穩,而且走到哪裡都可以憑藉勞動吃上飯。

古代形容男人五大三粗,到底是哪“五大”,那“三粗”呢


三粗,則是腿粗、腰粗、脖子粗,雖然在現代人的審美來看,這並不是很符合大眾的審美,但是對於男人來說,尤其是在古代的男人,這都是顯得他們壯實的標誌,而且在那個時候,一般都是當官的或者是當時的富豪才會長成這個樣子。

在古代,人們並不靠顏值吃飯,而是靠力氣大,幹更多的活養家,每個時代的審美都是受到當時社會的影響,雖然五大三粗的形象在現代看來並不是很好看,但是對於當時靠土地生活的平民來說,這就是有福的象徵。這樣的男人也比較受當時人們的歡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