孿生兄弟——邦國與城邦的殊途同歸

邦國發源於大河文明,城邦發源于海洋文明。古希臘的城邦和西周的邦國,這一對孿生兄弟,哥哥邦國出生在公元前一千年,弟弟城邦出生在公元前八世紀,雖然出生日期相仿,但社會形態卻截然不同。

西周建立之初,進行了大規模的分封,受封對象是王公功臣以及先代貴族,為了達到“以藩屏周”目的,一口氣封了71國。

這些邦國與古希臘城邦有著一個很明顯的區別,邦國上的諸侯對自己的領土只擁有治理的權力,名義上的主權歸為天子。

天下之土,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孿生兄弟——邦國與城邦的殊途同歸


意思就是各個諸侯的領土,包括他自己本人,在名義上都是屬於天子的。諸侯對自己領土治理的權力,也是由天子授予,若沒有經過天子授權,則諸侯擁有的領土言不正民不順,不合法合理,其他諸侯就可以出兵討伐他。

反觀古希臘城邦,不論城邦大小,都是真正意義上獨立自主的國家,擁有主權和治權,因為他們沒有一個天下共主“周天子”,所以不必受制於人,國之大事皆由自己決定。城邦與城邦之間,原則上相互平等,不得干涉其他城邦內政。

兩者的管理制度也大相徑庭,在諸侯領土上,還要往下分封大夫,大夫之下還有士。大夫們統一由諸侯管理,對諸侯負責,士由各自的大夫管理。有句話說得好:我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每一級都只能由他的上一級管理,各級之間不能逾越插手,平級之間也不得相互干涉。具體就是周天子不能越過諸侯,直接管理他的大夫,諸侯在國際上不得干涉其他諸侯,在國內不能越過大夫,直接管理他的士。這是一種相鄰原則,即我這一級只對上一級負責,只對下一級管理,其他與我無關。這裡補充一點,雖然依據王,公,侯,伯,子,男諸侯國被劃分成不同等級,但若沒有周天子允許,高等級諸侯也無權管理低等級諸侯。


孿生兄弟——邦國與城邦的殊途同歸

從士到諸侯都只對上一級負責,下一級管理


相比邦國,城邦的管理體制就要簡單得多。因為城邦大小大致相當於一箇中國的縣 ,甚至還要小,地方也小人口也少,典型的小國寡民。這樣管理起來就方便得多,他們的管理方式是直接民主。城邦的管理階層,均由選舉產生,對本邦公民負責,而且還有任期,任期一到就需要重新選舉,這樣一來大家就可以輪流坐莊。所以城邦民主制的特點就是:主權在民,輪番而治。


孿生兄弟——邦國與城邦的殊途同歸


城邦與邦國,管理者權力範圍差別很大。天下共主周天子,真正擁有的管理範圍只有京畿一帶;諸侯只能治理本國領土,大夫只能治理自己的采邑,如此類推。城邦公民則是擁有全部的治理權,但凡所有關係城邦事物,均可進行管理。

雖然兩者的差異如此巨大,但是他們的結局卻是一模一樣,都走向了帝國制度。邦國本就是戰爭打出的結果,當週王室式微,鬆散的組織結構再也堅持不住而垮掉了,被到來被戰爭終結掉,再加上農業文明地域廣袤,人口集中的特點,中央集權發展成為帝國幾乎是歷史的必然,這一點我們毋庸置疑。

可是,城邦沒有以上種種因素和條件,蕞爾小邦是怎麼發展成帝國的呢?其實城邦本來就不具備發展成為帝國的條件,民主制在當時就是一種很先進的管理制度,民主要是走向專制,豈不是歷史的倒退。這就不得不說在當時,民主制的出現是一個奇蹟,一個例外,它本不該出現,而它卻出現了,打破了歷史應有的發展規律和進程,在不該出現的時候出現了,就註定了它只能曇花一現。結果就是被馬其頓人,羅馬人滅亡了,建立了馬其頓帝國,羅馬帝國。


孿生兄弟——邦國與城邦的殊途同歸


縱觀整個歷史。從分散發展到集中是一種必然,不能變成帝國的城邦只是個特例,奇蹟。但它卻給後人留下了兩樣寶貴的遺產:民主與共和。

邦國和城邦在同一歷史時期,分別出現在東方和西方,一個成為了帝國制度的源頭,在我國綿延了兩千多年,獨佔一時風頭;另一個是共和的源頭,在千年後的今天大發光彩,成為不可阻擋的潮流。邦國與城邦這對孿生兄弟,各領風騷,獨有千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