悄悄跟著彥彥重讀《道德圖》第六章:生


宅家學習|悄悄跟著彥彥重讀《道德圖》第六章:生


宅家學習|悄悄跟著彥彥重讀《道德圖》第六章:生

彥彥講述摘錄:今天要讀的這四章生長收藏,實際上我覺得可能是道德經裡面最重要的一個概念。生長收藏是萬物生髮的一個過程,萬物發展的一個規律。所以呢,我覺得生長收藏可以用到我們所有的事情裡面,包括我們要做一件事,或者我們要做一個人,或者是我們要磨練自己的一些心性。其實在很多的事情裡,我們都經常講,要看節奏、要看規律,生長收藏就是一個非常非常重要的規律。

我的感悟: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像四季輪迴一樣,生生不息,現在正好是春天,我們可以感悟萬物生髮的過程,自然界其實把最重要的啟示都給與我們了。

我是一個急性子,很多事情總是急於要結果,就拿學習寫作來說,齊老師說:寫作最重要的是開始然後堅持,在這裡可以理解為:開始就是種下了一粒種子,然後讓種子生髮,堅持就是“長、收、藏”的過程。所以,徹底明白了事情發展的規律,就不會急於求成了。

彥彥講述摘錄:第一句話講的是自然之道不會終止。我們會把它變成孕育千變萬化,生髮萬物的一個母體。我們常常說,大自然母親,對嗎?我等一下可以發一個視頻給大家看一下,就是前幾天看了一個視頻,我覺得特別的感動。那同時其實也特別的痛心,我們人類作為大自然的其中一個,萬物之一,可是卻自以為是掌控自然之神,自己大肆的去破壞大自然。其實大自然不是需要我們,是我們人類這個整體需要大自然。在億萬年前,大自然就已經形成,宇宙就已經形成,我們人類的歷史也不過就是幾百萬年,所以要對大自然有敬畏之心。

我的感悟:人是一種多麼自以為是的動物,實際上,古人是非常敬畏大自然的,社會發展到今天,人類發明了很多東西,當然幾乎所有的發明都在提高人類的生活水平,可是,就在這個過程中,也衍生出了很多破壞大自然的物品,塑料食品袋子的發明大大的方便了我們,可是,當我們看到那些被用過的袋子滿大街飛,海洋把人類拋下去的垃圾又返回到陸地的時候,我們作何感想呢?我們人類很多時候是不是聰明反被聰明誤呢?

我認為,我們學校教育應該從重視學習傳統文化開始,讓每個孩子從小就打好這種敬畏大自然保護好家園的根基,學會如何去做一個人,然後再學習其他。這樣,我們的生活才會越來越美好。

彥彥講述摘錄:很多人喜歡拿自己的那種認知來判定宇宙、判斷自然。其實是無明的狀態,就是很多人都活在自己的那種假想的世界裡面。其實是因為很多人沒有意識到,每一個人的認知,其實都是非常有限制的。所以就捨不得打破自己,經常為了保護自己的那個認知,為了證明自己對。然後,你會發現很多人經常會自我保護。不論別人說他什麼,他馬上就要辯駁。那實際上是因為他的認知太狹隘了。所以他不相信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他所不能知道的東西,或者說他沒有見過,沒有聽過的,認知範圍之外的東西他就不願意接受,所以就回到了我昨天上午講的第一章的認知問題。

我的感悟:關於“認知狹隘”,這樣的人簡直太多了,很多人也不願意去探索和思考,固守自己往常看到的聽到的,他們也不知道人類是渺小的,宇宙是無邊的,實際上這樣的人就是活在無邊的黑暗當中的。最近學習佛家智慧,也感受到了這一點,很多人對於佛家智慧也沒有什麼認知,認為就是有事兒了,求佛、拜佛,沒事兒的時候把佛忘的乾乾淨淨的。

很慶幸自己的世界被推開了這樣一扇智慧的門,裡面花團錦簇,芳草連天。

越來越覺得,堅持讀書是一件多麼重要的事情,也越來越能看清自己是怎麼樣從“無明”走到“清明”的。

彥彥講述摘錄:“玄牝之門,是謂天地之根。其若存,綿綿呵!用之不堇”,就是說這個天地知道他有一個根本所在,就是生生不息的根本所在。那我們如何去認知一件事,或者一個人的生機在哪裡呢?就是他的一個開端,到底在哪裡呢?我們其實是可以這樣去判斷的,如果這件事情,或者這個態勢,這個項目,或者是這個東西,它是有一種綿綿不斷的形成之勢且不會斷絕,就是他會不斷的長下去,那他可以斷定是一個生機。這種生機實際上並不只是代表一個很實在的東西,有可能代表新的機緣。比如說一件事,或一個狀態,一個節奏,新的機遇。

我的感悟:我們自己做生意,其實很多時候需要決斷力,一個正確的決斷會使生意啟死回生,蓬勃發展,今天終於知道什麼是正確的決斷了,就是:這件事情,或者態勢,或者是項目,它有一種綿綿不斷的形成之勢且不會斷絕,它會不斷長下去。

彥彥講述摘錄:為什麼我最近要發起大家打坐跟讀書打卡,素讀經典?實際上,是我覺得之前好長一段時間,很多人都一下子陷入恐懼當中,實際現在還有很多人陷入恐懼當中。可是呢,這樣恐懼下去是不行的,因為如果整個社會、整個中國都沉浸在這一大片的恐懼的能量裡面的時候,實際上我們是沒有能力去改變自己,改變身邊的這種能量場的。我覺得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好強大的意念力,都有非常足夠的智慧。國家有國家能做的事情,我們有我們能做的事情,我們每一個人力所能及生髮一個好的念頭,然後發出一個好的能量,實際上,就能夠幫助整個國家發生很大的一個信念的變化。

我的感悟:最近我們中國以及其他各國發生了很多災難,澳洲大火、美國流感、非洲蝗災、日本意大利韓國等國家和我們中國的新冠肺炎,很多人被焦慮、恐懼、悲傷的情緒所困擾,彥彥在這段提到了心“意念力”,提到了“信念”提到了“能量場”,其實大家小家都一樣,就拿我們每個家庭來說,如果家庭裡的人不斷地訴苦,每天沉浸在過去的種種痛苦裡面走不出來,要麼家裡的人每天活的特別焦躁不安,那麼這個家庭很難好起來。

又回到了那個話題,每個人都做好自己,活成最美好的自己,追求自己內心那份本真,那麼,我們的家庭是和睦的家庭,我們的國家將是欣欣向榮的國家,我們的地球將是我們全人類最美好的家園。一切從自己開始。

宅家學習|悄悄跟著彥彥重讀《道德圖》第六章:生

作者:丁曉莫,一個喜歡讀書、寫字、思考的餐飲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