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士、坦克英雄的免傷、回血、護盾,為何在如今版本不堪一擊?

本文只代表個人觀點

作為一款MOBA遊戲,王者榮耀中英雄定位明確,坦克、戰士、法師、射手的分工十分明確,對應的技能設計也與英雄職業相符合,本來英雄的定義設計之初是遵循了大自然的“生物鏈”系統,雖然作為遊戲而言,很難做到平衡,每個賽季的更新也都會出現某一個位置出現超標的現象,遊戲也會圍繞超標現象對遊戲改動。

但是在S17、18賽季連續出現射手強度超標的現象,峽谷中的英雄剋制從來沒有像這兩個賽季一樣如此混亂,“生物鏈”系統完全出現了失調,本該出現的英雄剋制隨著射手強度的超標成為笑話。

戰士、坦克英雄的免傷、回血、護盾,為何在如今版本不堪一擊?

拋開一切外在因素,遊戲職業的剋制大致就如圖所示

坦克依靠強硬的身板可以在與戰士類英雄較量中略佔上風,戰士類英雄可以抵抗住刺客的爆發,隨後對刺客進行反打,刺客類英雄可以依靠爆發秒殺脆皮英雄法師與射手,而射手類英雄可以依靠持續傷害,在面對法師中技高一籌點殺法師,而剋制戰士與刺客的坦克又被法師類英雄剋制,所以峽谷中的職業定位與大自然的生物鏈有異曲同工的效果,生物鏈的存在才能保持大自然環境的正常,而峽谷中的英雄剋制保持,才能穩定峽谷的平衡。

注:輔助英雄是隊伍戰術體系的制定者,是隊伍的指揮官,不在剋制關係考慮之內!

但是在S18賽季,峽谷中的“生物鏈系統”好像脫節了,作為生物鏈重要一環的坦克、戰士,存在感越來越低,而射手這個環節卻出現了超標的現象,剋制射手的戰士與刺客已經沒沒有了與射手一較高下的能力,生物鏈已經完全失去了意義。

戰士、坦克英雄從理論上看,擁有免傷、回血、護盾等增益性機制,對比其他類職業擁有天生的優勢。可是為什麼戰士、坦克英雄的免傷、回血、護盾在峽谷成為了擺設,在射手面前為何如此不堪一擊?

本篇文章結構

第一:免傷機制解讀

第二:回血機制解讀

第三:護盾機制解讀

第四:裝備被動剋制

第五:峽谷現階段剋制關係

第六:免傷、回血、護盾完全被射手剋制

戰士、坦克英雄的免傷、回血、護盾,為何在如今版本不堪一擊?

免傷機制解讀

免傷,顧名思義就是免除一定的傷害,這個機制在戰士、坦克英雄中十分常見,項羽的被動、趙雲的被動、莊周的免傷被動、白起的免傷等等。

免傷沒有固定數據,經常是按比例減免,像物理防禦力與法術防禦力都是以免傷作為標準,理論上免傷比例越高,免除的傷害數據越高。但是免傷機制需要受到攻擊才能產生效果,在戰士、坦克身板加強方面的收益顯然不如後兩者。

回血機制解讀

回血是戰士坦克英雄增強抗傷害能力最直接的方法,像:曹操的三技能、程咬金的三技能、豬八戒的被動、東皇太一的被動等。

回血技能是戰士、坦克英雄增強身板最有效的手段,因為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中,最好的防守就是進攻,因為血量上限的限制,依靠回血可以從側面增強自己的血限,戰士、坦克的回血是增強坦度最行之有效的方法。

護盾機制解讀

護盾機制除了是某些英雄的技能機制(夏侯惇、夢奇的護盾技能),還包括裝備的被動技能(血魔護手、救贖之翼),護盾機制相較於上述而言,其作用效果更高,免傷機制需要被攻擊、血量回復受至於持續時間,而護盾效果大多是瞬間生效,而且加成效果可以直接生效,動則幾千點護盾的加成,讓戰士、坦克英雄殘血反殺與逃生的機會更高。

但是護盾效果也有很大的弊端,真實傷害的存在讓護盾效果可以直接失效,相比較與免傷與回血,護盾的不確定性有時候很難對戰士、坦克起到作用。

總體而言,免傷、回血、護盾作為戰士、坦克除了血限與防禦力外最重要的生存機制,在面對輸出位置方面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也因為這個存在,讓峽谷的“生物鏈”得以平衡,但是在現階段版本,免傷、回血、護盾這些戰士、坦克曾經引以為傲的機制,已經被峽谷中射手蹂虐的所剩無幾,到底是因為什麼,讓戰士、坦克英雄在“生物鏈”中脫節了呢?

免傷、回血、護盾都有天敵,剋制與效果相比更加無解

免傷這個機制雖然從字面解讀很強大,但是效果卻很侷限,如果滿血被攻擊免傷的確可以增加英雄的站樁時間,但是在殘血方面,免傷無法為英雄提供有效的生存,只是增加被射手多A一下的時間而已,不能起到太大的實質作用。

再一個原因,本來剋制射手英雄的反傷刺甲,經過改版以後,反彈傷害是以實際受到的傷害為標準,而坦克英雄的免傷實際上削減了反甲的作用,本該是剋制射手英雄的神級裝備,卻有時候因為免傷機制的存在,反而效果降低了。

戰士、坦克英雄的免傷、回血、護盾,為何在如今版本不堪一擊?

回血其實是戰士、坦克最受用的機制,所有的傷害減免都是在血量的基礎上減免,而血量的增加是戰士、坦克英雄最有效提高抗傷害能力的方法。

但是回血機制被某些裝備剋制,制裁之刃與夢魘之牙是專門剋制回血的裝備,回血英雄在面對這兩件裝備的使用者,回血增益會大大降低,回血加成受到限制,會讓某些以回血為主要手段的戰士、坦克英雄的抗傷害能力大大降低。

護盾雖然擁有免傷不具備的主動性與回血不具備的立竿見影效果,在實際對戰中,有時候確實會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但是峽谷真實傷害的存在,讓護盾效果有時候成為了擺設,雖然大部分射手不具備真實傷害,護盾這個機制讓坦克英雄在面對射手類英雄時候稍微起到剋制作用,但是也只限於僅此而已,護盾成為了戰士、坦克英雄在面對射手類英雄時候,最後一塊遮羞布!

峽谷現階段剋制關係

峽谷在以往賽季所堅守的“生物鏈”在這兩個賽季明顯失衡了,射手英雄好像沒有了天敵,在這個“生物鏈”中顯得格格不入!

戰士、坦克英雄的免傷、回血、護盾,為何在如今版本不堪一擊?

現階段,本該屬於輔佐全隊伍的輔助英雄,成為了射手位置的專屬,雖然坦克、戰士、刺客、法師還保持著“生物鏈”關係,但是射手位有了輔助的助力,已經完全脫離了“生物鏈”系統,輔助配合射手已經完全剋制任何位置,峽谷的平衡已經被脫離“生物鏈”的射手完全破壞了。

免傷、回血、護盾完全被射手剋制

從理論上說免傷機制配合自己本身的物理防禦力免傷加成,可以達到可怕的地步,但是射手神裝破曉的變態被動,增加的物理百分比穿透,直接讓戰士、坦克英雄面對射手沒有還手的餘地,高額的基礎傷害雖然讓免傷可以抵禦的傷害數據更高,但是基礎傷害的變態本身就超出了戰士、坦克可以承受的範圍,免傷又有何用?

戰士、坦克英雄的免傷、回血、護盾,為何在如今版本不堪一擊?

回血機制具有持續性,雖然有利但是弊端更大,射手英雄的定位就是持續輸出性,而法師英雄的定位是爆發性,剋制回血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爆發,直接爆發秒殺,你回血持續根本沒有發揮的機會。射手現階段在峽谷中有了比擬法師的爆發性,戰士、坦克的回血機制在射手面前也就成為了擺設。

戰士、坦克英雄的免傷、回血、護盾,為何在如今版本不堪一擊?

李元芳標記直接爆發秒殺呂布

護盾機制相比於上兩者被射手剋制較少,擁有真實傷害的射手英雄不多(馬可波羅與公孫離擁有真實傷害),但是護盾的加成在團戰中發揮作用的機會只有一次,前期技能CD的過長,讓護盾釋放時機很難把控,後期射手傷害的超標,又讓護盾的增益性大大降低,雖然團戰中經常出現戰士、坦克依靠護盾機制造成反殺,但是從總體來說,護盾效果的強度還是低於現階段峽谷射手傷害的平均值。

結語

免傷、回血、護盾這些增益機制本來是戰士、坦克英雄賴以生存的本領,依靠生命、物理加成,再配合這些機制,戰士、坦克英雄才能擁有擔任隊伍前排、抵抗成噸傷害的能力,才能在峽谷“生物鏈”中擔任剋制者,但是如今戰士、坦克英雄顯然沒有了這個能力,免傷、回血、護盾在射手面前成為了擺設,本來是剋制射手的殺手鐧,卻根本對射手起不到作用。顯而易見,射手英雄沒有了天敵,已經站在了“生物鏈”頂端,峽谷中已經沒有了平衡可言!

圖片桃夭之華製作

桃夭之華作品,抄襲必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