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投債、公司債市場動向深度觀察(2020年3月12日)

疫情期間,信用債、城投債和公司債活躍度和改革力度明顯提升,具體動向如下:

城投債、公司債市場動向深度觀察(2020年3月12日)

城投債、公司債市場動向深度觀察(2020年3月12日)

融資平臺密集發行“疫情防控債” 48只城投債借新還舊居多

疫情發生後,諸多非金融企業通過發債方式融資,資金投向疫情防控相關領域,這類債券被稱為“疫情防控債”。據梳理,截至3月11日,共有220單“疫情防控債”發行,規模合計1761億元。

其中,地方融資平臺亦成為“疫情防控債”的重要發行主體。據瞭解,疫情防控中城投平臺承擔著城市運營商職責,積極參與到當地醫院建設、醫療物資採購等疫情防控工作中,金融機構對平臺的融資支持增加。此外,基建加碼、穩增長均需城投進一步發力。在此背景下,城投信仰再度強化,城投債受到市場追捧,發行利率明顯下降。

國商信聯的專家表示:“由於政策放鬆,平臺外部現金流得到明顯改善。通過歷史對比發現,外部現金流改善對於城投信用資質而言更為重要。因此,當前政策環境將更為利好城投。”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交易商協會、發改委、上交所、深交所等監管機構陸續推出相關政策,支持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地區或者行業企業募集資金用於疫情防控領域或者借新還舊,此類債券被市場人士稱為“疫情防控債”。

截至3月11日,城投平臺發行“疫情防控債”48只,佔同期非金融企業“疫情防控債”發行總只數的21%;發行規模合計349億元,佔比約為20%。從評級來看,48只債券中發債主體評級在AA+以上的共有42只,佔比接近九成。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弱資質平臺的滾續再融資並未有明顯實質性改善。

從監管部門的政策看,疫情防控信用債的資金用途較為寬鬆,並未嚴格限制在疫情方面,也可借新還舊。具體來看,48只債券籌集的資金主要用於三個方面:一是借新還舊,二是補充流動資金,三是用於疫情相關的業務。整體看,用於借新還舊的資金佔比較大。

“今年城投更穩了。”北京地區某券商債券交易員表示,“疫情對城投的負面影響較小,城投債違約風險較低,仍是相對安全的債券種類。”

國商信聯的專家提醒,在疫情期間,發行人利用“疫情防控債”的發審效率較高的優勢和當下流動性充裕的環境,密集發行債券,後續或存在著中短期財務壓力增大的情形,因此需對發行人的中短期的流動性壓力做出評估。

上交所首單“註冊制”公司債完成註冊

公開發行公司債券實施註冊制後,審核註冊效率大幅提升。從提交申請至註冊完成,上交所的首單“註冊制”公司債用時僅8個工作日。

公司債實施註冊制後的首個工作日,即3月2日,中煤能源向上交所提交了公開發行一期公司債的申請。提交申請當日,上交所便完成了受理工作。短短兩個工作日後,該期債券在上交所公司債券項目信息平臺中的項目狀態變更為“提交註冊”,上交所已完成了審核工作,並在當天提請中國證監會履行發行註冊程序。3月11日,中煤能源該期公司債的項目信息狀態已變更為“提示註冊結果”,即可以開始簿記發行了。

國商信達的專家表示,2015年以來,公開發行公司債券建立了由交易所上市預審核、證監會採用簡易核准程序的“準註冊制”發行監管制度,審核效率較高。如今,從中煤能源公司債的情況看,提交申請至註冊完成的審核週期較此前進一步縮短,審核註冊效率繼續提升。

上交所相關負責人表示,上交所於3月1日註冊制實施當日發佈通知,明確註冊制過渡期業務銜接安排。同日,在申報系統發佈業務問答,就市場關心的申請文件內容變化和審核程序調整等問題進行說明,並提供申請文件模板,大幅提高了發行人和證券服務機構編制申請文件的效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