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投债、公司债市场动向深度观察(2020年3月12日)

疫情期间,信用债、城投债和公司债活跃度和改革力度明显提升,具体动向如下:

城投债、公司债市场动向深度观察(2020年3月12日)

城投债、公司债市场动向深度观察(2020年3月12日)

融资平台密集发行“疫情防控债” 48只城投债借新还旧居多

疫情发生后,诸多非金融企业通过发债方式融资,资金投向疫情防控相关领域,这类债券被称为“疫情防控债”。据梳理,截至3月11日,共有220单“疫情防控债”发行,规模合计1761亿元。

其中,地方融资平台亦成为“疫情防控债”的重要发行主体。据了解,疫情防控中城投平台承担着城市运营商职责,积极参与到当地医院建设、医疗物资采购等疫情防控工作中,金融机构对平台的融资支持增加。此外,基建加码、稳增长均需城投进一步发力。在此背景下,城投信仰再度强化,城投债受到市场追捧,发行利率明显下降。

国商信联的专家表示:“由于政策放松,平台外部现金流得到明显改善。通过历史对比发现,外部现金流改善对于城投信用资质而言更为重要。因此,当前政策环境将更为利好城投。”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交易商协会、发改委、上交所、深交所等监管机构陆续推出相关政策,支持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地区或者行业企业募集资金用于疫情防控领域或者借新还旧,此类债券被市场人士称为“疫情防控债”。

截至3月11日,城投平台发行“疫情防控债”48只,占同期非金融企业“疫情防控债”发行总只数的21%;发行规模合计349亿元,占比约为20%。从评级来看,48只债券中发债主体评级在AA+以上的共有42只,占比接近九成。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弱资质平台的滚续再融资并未有明显实质性改善。

从监管部门的政策看,疫情防控信用债的资金用途较为宽松,并未严格限制在疫情方面,也可借新还旧。具体来看,48只债券筹集的资金主要用于三个方面:一是借新还旧,二是补充流动资金,三是用于疫情相关的业务。整体看,用于借新还旧的资金占比较大。

“今年城投更稳了。”北京地区某券商债券交易员表示,“疫情对城投的负面影响较小,城投债违约风险较低,仍是相对安全的债券种类。”

国商信联的专家提醒,在疫情期间,发行人利用“疫情防控债”的发审效率较高的优势和当下流动性充裕的环境,密集发行债券,后续或存在着中短期财务压力增大的情形,因此需对发行人的中短期的流动性压力做出评估。

上交所首单“注册制”公司债完成注册

公开发行公司债券实施注册制后,审核注册效率大幅提升。从提交申请至注册完成,上交所的首单“注册制”公司债用时仅8个工作日。

公司债实施注册制后的首个工作日,即3月2日,中煤能源向上交所提交了公开发行一期公司债的申请。提交申请当日,上交所便完成了受理工作。短短两个工作日后,该期债券在上交所公司债券项目信息平台中的项目状态变更为“提交注册”,上交所已完成了审核工作,并在当天提请中国证监会履行发行注册程序。3月11日,中煤能源该期公司债的项目信息状态已变更为“提示注册结果”,即可以开始簿记发行了。

国商信达的专家表示,2015年以来,公开发行公司债券建立了由交易所上市预审核、证监会采用简易核准程序的“准注册制”发行监管制度,审核效率较高。如今,从中煤能源公司债的情况看,提交申请至注册完成的审核周期较此前进一步缩短,审核注册效率继续提升。

上交所相关负责人表示,上交所于3月1日注册制实施当日发布通知,明确注册制过渡期业务衔接安排。同日,在申报系统发布业务问答,就市场关心的申请文件内容变化和审核程序调整等问题进行说明,并提供申请文件模板,大幅提高了发行人和证券服务机构编制申请文件的效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