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排除法”在数学选择题中的作用

一、“排除法的定义

排除法,顾名思义,就是在做选择题的过程中将不符合题干意思的选项排除掉,剩下的就是正确答案。

二、“排除法”在数学选择题解答中的实际运用

排除法是一种快速而有效地解答选择题的方法,因而受到教师和学生的推崇,成为解答选择题的常用方法,而且在各门学科的选择题中都可以运用。那么如何才能更有效地运用排除法,提高解题的正确率呢?这里结合数学选择题的特点,以及实际教学中的体会,谈谈在解答数学选择题时如何才能更有效地运用排除法。 当面对一道选择题的时候,第一步就是要明确题干的意思,也可以说是题目的指向,即到底要考查什么知识点。只有准确理解了题干的意思,才能知道要排除哪些选项,做到有的放矢,使排除更加有针对性。例如:

(1099年全国)已知y=log(2-ax)在[0,1上是x的减函数,则a的取值范围是( )。

(A)(0,1) (B)(1,2) (C)(0,2) (D)[2,+∞)

解:∵2-ax是在[0,1上是减函数,所以a>1,排除答案A、C:若a=2,由2-ax>0得x<1,这与x∈O,1|不符合,排除答案D所以选B.

通过以上的例子我们不难发现,在数学解答中我们如果巧用“排除法”可以使我们的运算时间大大提高,从而为我们的考试争取更多的时间。同时也很好的证明了“排除法”在数学解答中发挥着重要的租用。


精选“排除法”在数学选择题中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