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周冕的彌渡八景詩

楊周冕的彌渡八景詩

東谷梨花

杨周冕的弥渡八景诗

石洞花魚

杨周冕的弥渡八景诗

天橋掛月

楊周冕(1700年—1785年),字冠山,號古華,晚號鐵臂翁,今彌渡縣彌城鎮人,清乾隆元年(1736年)丙辰科舉人,歷任四川資陽縣知縣、巴州知州、鄉試同考官等職。楊周冕工於詩,著有《古華詩集》二卷。近代文化名家趙藩評價:“詩近率易,自謂香山,不虛也。好在筆能自振新意,名理不同凡響。”

明清之際,各地皆有十景、八景之謂,文人騷客多歌詠之。楊周冕為故鄉彌渡寫下八景詩,流傳至今。

東谷梨花。彌渡東山新莊、紅星一帶,香酥梨種植歷史悠久,相沿至今,有近萬畝規模。春暖花開時節,山塢坡嶺,白茫茫梨花一望無際。楊周冕詩云:“二月春梨擁白雲,開樽酌月枕花茵。朦朧卻被春呼醒,錯認東山鶴一群。”

西河煙柳。毗雄江又名禮社江,貫穿彌渡壩子南北,河堤兩岸遍植柳樹,文人墨客題詠甚多,清末邑人翰林尹蕭怡聯雲:“兩岸柳映千峰雨;一堤桃花萬樹霞”。楊周冕詩云:“萬縷陰中擁畫橋,碧紗煙鎖小蠻腰。欲尋五柳先生宅,迷卻前村路一條。”

南鄉溫水。彌渡境內溫泉有覆釜山、蝦驀口、石嘴、夾石洞、白總旗、高家營、左清河心等處,灌溉沐浴,兼而得之。楊周冕詩云:“地誌溫泉理或然,哪知此處熱如煙。回頭沐浴先齋戒,鼎鑊湯中起白蓮。”

北剎曉鍾。彌渡城北有青螺山,山麓建有東嶽宮、佑聖宮、文昌宮等大小寺觀23座,山野古剎,鐘聲清越。楊周冕詩云:“青螺山腹招提境,方便聲開覺路鏞。誰授僧敲紅日棒,到今留作五更鐘。”

天橋掛月。彌渡城東九里山谷之中,兩山如削似門,溪上一巨石橫跨,狀若偃月,鬼斧神工,形成“石虹嵌月”之天橋奇景,寺宇依山而建築。楊周冕詩云:“一山劈破兩峰挑,水在山根石在腰。月過東山不肯上,倒拖素練搭天橋。”

鐵鎖飛虹。天渡橋始建於清康熙八年(1668年),橫跨城西毗雄江,為迤西開南古道要津。橋為石墩木材結構,橋上建屋十二楹,橋頭建坊,文人墨客題詠甚多。楊周冕詩云:“鐵鎖橫江夾岸虹,風磨雨蕩老山東。行人腳下看明白,此是錚錚鐵臂翁。”

石洞花魚。在今德苴鄉東北5公里的峽谷中,懸崖對峙,古木陰森,崖下有二洞,清泉湧出,深不可測,錦背花魚悠遊其間,俗稱“花魚洞”,是彌渡南鄉勝景。楊周冕詩云:“南山南盡石門遮,兩洞魚翻錦背花。擲米食魚魚受賜,斑衣戲彩拜恩奢。”

梅村晚荷。彌渡城西有梅花莊,莊前十畝方塘,村民年年種植蓮藕,夏秋之間,灼灼荷花,搖曳多姿。楊周冕詩云:“梅花莊下水盤窩,故故金風放晚荷。莫怪橫塘遲吐豔,秋花濃比夏天多。”

彌渡八景至今尚可觀賞者僅存東谷梨花、南鄉溫泉、天橋掛月、石洞花魚,其餘四景已無存。通過品讀楊周冕的八景詩,不僅獲得唯美的詩意享受,還可以追溯300年前彌渡地方生態環境的變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